题名

「遺忘」與「反遺忘」:香港文學遺忘史的幾個側面

并列篇名

Forgotten and Anti-forgotten: a Side View o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of Forgotten

作者

陳智德(Chi-Tak Chan)

关键词

馬博良(馬朗) ; 《文藝新潮》 ; 香港文學 ; 遺忘 ; Ronald Mar ; New Tides of Literature and Arts ; Hong Kong Literature ; Forgotten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6卷2期(2018 / 06 / 01)

页次

7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鄭樹森在〈遺忘的歷史,歷史的遺忘--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學〉一文與《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一九六九年)》一書中與黃繼持、盧瑋鑾的〈三人談〉中,自覺地提出他們整理史料的限制,嘗試理清歷史與遺忘的本質。本論文由鄭樹森附帶著無力感的「遺忘論述」出發,透過馬博良在《文藝新潮》停刊後數年離開香港,一度消失於文壇再於1976年復出,以及梁秉鈞1962年間的「馬朗發現事件」,探討「遺忘」與「反遺忘」的矛盾或複雜性;此外,「遺忘」這現象如何被意識到、被標示出,以至被論述到,而其附帶著無力感、哀懷、嘆喟,又如何呼應文學史的發展,以至參與了文學性的塑造。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discourse of the forgotten by focusing on two issues of literary history, namely, Ronald Mar's leaving Hong Kong, his disappearance from the literary world a few years after the suspension of the periodical "New Tides of Literature and Arts", and his return to the literary world in 1976; and Leung Ping-kwan's "discovery of Ronald Mar" in 1962,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flection on historical compilation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by William Tay. To extend the meaning of discourse on the forgotte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how the issue on the forgotten had been realized, indica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how the sense of powerlessness, sorrow and regret has respond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 history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shaping of the literari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陳智德(2016)。「回歸」的文化焦慮:1995 年的《今天.香港文化專輯》與2007 年的《今天.香港十年》。政大中文學報,25,65-90。
    連結:
  2. 也斯(1996)。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書屋。
  3. 方蘆荻(1989)。〈談《文藝新潮》對我的影響〉。星島晚報.大會堂1989 年3 月7 日。
  4. 杜家祁(2003)。為甚麼是「現代主義」?―杜家祁.馬朗對談。香港文學,224,21-31。
  5. 邱貴芬(2007)。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6,87-103。
  6. 洛楓(1990)。香港早期現代主義的發端―馬朗與《文藝新潮》。詩雙月刊,8,30-35。
  7. 馬朗(1983)。「文藝新潮」雜誌的回顧。文藝,7,25-26。
  8. 馬朗、鄭政恆(2011)。上海.香港.天涯―馬朗、鄭政恆對談。香港文學,322,84-93。
  9. 馬博良(1976)。美洲三十絃。臺北:創世紀詩社。
  10. 馬博良(1947)。《第一理想樹》。上海:正風文化社。
  11. 馬博良(2011)。焚琴的浪子。香港:麥穗。
  12. 馬博良(1982)。焚琴的浪子。香港:素葉。
  13. 張默(1985)。風雨前夕訪馬朗。文訊月刊,20,77-88。
  14. 張默編(1995)。臺灣現代詩編目。臺北:爾雅。
  15. 張默編、瘂弦編(1961)。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
  16. 陳國球(2004)。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
  17. 湯禎兆(1990)。馬朗和《文藝新潮》的現代詩。詩雙月刊,6,33-41。
  18. 葉維廉(2016)。現代主義與香港現代詩的興發―一段被遺忘了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晶石般的火焰:兩岸三地現代詩論,臺北:
  19. 鄭樹森編、黃繼持編、盧瑋鑾編(2000)。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一九六九年)。香港:天地圖書。
  20. 盧因(1957)。私生子。文藝新潮,127,12-17。
  21. 盧昭靈(1989)。五十年代的現代主義運動―《文藝新潮》的意義和價值。香港文學,49,8-15。
  22. 盧瑋鑾編著、熊志琴編著(2017)。香港文化眾聲道。香港:三聯。
被引用次数
  1. Tsang, Gabriel F. Y.(2023)。Incarnation of the Real: Approaching the Production of the Hong Kong Literary Magazine Fleurs des Lettres (2006- )。成大中文學報,81,14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