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長時段的回歸與公眾歷史:近來臺灣出版市場的「全球史熱」

并列篇名

The Return of Longue Durée and Public History: the "Global History Fever" of Publishing Market in Taiwan

作者

蔣竹山(Chu-Shan Chiang)

关键词

公眾史學 ; 全球史 ; 歷史書寫 ; 歷史意識 ; Public History ; Global History ; Historical Writing ;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56卷3期(2018 / 09 / 01)

页次

271 - 30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來臺灣的公眾歷史書寫市場有三種特色,臺灣熱、中國想像與全球史視野,其中又以全球史的著作既反映當代歷史學的研究趨勢;又能兼具有傳達給民眾世界觀與歷史意識的公眾史學功用。大衛.阿米蒂奇「長時段的回歸」的論點,似乎揭露了一個新的史學時代的到來,暗示大歷史與全球史更符合當前的世界公\民的需求。作為一位世界公民,我們必須跳脫傳統的民族國家史觀,將自身的歷史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下來看待。雖然這樣的趨勢在臺灣的學院裡尚未形成風潮,但卻已在民間的史學出版上,看出這類歷史書寫的時代特性。從《槍砲、病菌與鋼鐵》到《西方憑什麼》及《人類大歷史》的長銷,在在都說明了全球史書寫與公眾歷史的密切關連。

英文摘要

Recently, Taiwan's writing market of public history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Taiwan fever, Chinese imagination and global history. Among them, the works of global history reflect the research trends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and can also convey the world view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Public history function. The argument of David Armitage's the term "longue durée" seems to reveal the arrival of a new era of historiography, suggesting that big history and global history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current world citizens. As a world citizen, we must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history of the nation and look at our own history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history. Although such a trend has not yet formed a wave in Taiwan's colleges, it has already s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ra of 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publishing market. The long-term sales of "Guns, Germs and Steel" to "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and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all illustrat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history writing and public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計畫簡介/院共同課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網址:http://www.cla.ntnu.edu.tw/classic/super_pages.php?ID=classic1&Sn=4。點閱日期:2017 年7 月26 日。
  2. 〈錢乘旦談全球史寫作:有局限性 很難使用第一手資料〉。中國新聞網(2017 年5 月21 日), 網址: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5-21/8230159.shtml。點閱日期:2017 年7 月26 日。
  3. 〈2016 / 105 年 年度書目〉。國家文官學院每月一書,網址:http://www.nacs.gov.tw/05_lifelong/02_yearbook.asp?year=105&change=0。點閱日期:2017 年7 月26 日。
  4. 大衛.阿米蒂奇、胡全威譯(2013)。思想史的國際轉向。思想史,1,213-241。
  5. 巴貝爾.庫恩(2012)。德國歷史教育中的「世界歷史觀」,作為全球化挑戰的一種回應。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教育︰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比較,上海:
  6. 伊安.摩里士、潘勛譯(2015)。西方憑什麼:五萬年人類大歷史,破解中國落後之謎。臺北:雅言。
  7. 周樑楷、王鴻濬、潘宗億、吳一晉、蔣竹山導言(2014)。「東華讀字節」專刊:閱讀《1493》。人社東華,1
  8. 孟鍾捷編、蘇珊.波普編、吳炳守編(2012)。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教育︰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比較。上海:上海三聯。
  9. 哈拉瑞、林俊宏譯(2014)。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臺北:遠見天下文化。
  10. 查爾斯.曼恩、黃煜文譯(2013)。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臺北:衛城。
  11. 格奧爾格.伊格爾斯、王晴佳、楊豫譯(2011)。全球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
  12. 喬.古爾迪、大衛.阿米蒂奇、孫岳譯(2017)。歷史學宣言。上海:格致。
  13. 彭慕蘭、邱澎生譯(2004)。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臺北:巨流。
  14. 賈德.戴蒙、王道還譯、廖月娟譯(1998)。槍砲、病菌與鋼鐵。臺北:時報。
  15. 蔣竹山(2013)。探尋世界的關聯:全球史研究趨勢與實踐。歷史研究,1,11-16。
  16. 蔣竹山(2012)。超越民族國家的歷史書寫:試論近來全球史研究中的「空間轉向」。新史學,23(3),199-228。
  17. 蔣竹山(2016)。〈近來臺灣出版市場的「全球史熱」〉。聯合新聞網(2016 年8 月20 日),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6928/1908300。點閱日期:2017 年7 月26 日。
  18. 蔣竹山(2018)。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臺北:五南。
  19. 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吳國卿譯、鄧伯宸譯(2013)。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臺北:衛城。
  20. 賽巴斯蒂安.康拉德、馮亦達譯(2016)。全球史的再思考。臺北: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