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雷震回憶錄《我的學生時代》和大正主義時代-從「鄉愁」、「文化傳統」、「文化變容」(濡化)理論的視點

并列篇名

The Spirit of the Age of the Taisho-ism Reflected in Lei Zhen's Reminiscences "My School D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stalgia", "Cultural Tradition" and "Acculturation"

作者

工藤貴正(Kudoh Takamasa)

关键词

雷震回憶錄《我的學生時代》 ; 鄉愁 ; 殷海光「文化變容」(濡化)理論 ; 文化傳統 ; Lei Zhen's Memoir "My School Days" ; nostalgia ; acculturation of Yin Hai-kuang's concept ; cultural tradition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60卷3期(2022 / 09 / 01)

页次

165 - 20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引用了社會學中「鄉愁」的手法,殷海光的「文化傳統」(cultural tradition)和「文化變容」(濡化/acculturation)的概念,解讀了雷震回憶錄《我的學生時代》。因此,可以瞭解到,在《我的學生時代》這部作品中,雷震講述了他在日本留學時所體驗和理解的日本社會特徵,即在日本的「文化傳統」中,滲透著西洋近代的自由、民主、人權、科學合理主義等要素,並對這些要素逐漸地使日本社會向「利益共有社會」(聯組社會/gesellschaft society)的「文化變容」的轉向表示認同。並且《我的學生時代》描述了由於日本人自大傲慢的負面「文化傳統」,使留學日本的中國人有過被侮辱侮辱或蔑視的經歷。同時,我們可以想像,這部回憶錄裏對日本人所具有的負面的「文化傳統」的描寫,也能引起在殖民地臺灣有著同樣經驗的、之後學習了中文而能夠讀這部作品的本省籍知識份子的共鳴。因此,雷震的這本回憶錄被認為是可以連接外省籍知識份子和本省籍知識份子的圖書。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interprets Lei Zhen(雷震)'s memoir "My School Days" by quoting "nostalgia" as a sociological technique and Yin Hai-kuang(殷海光)'s concepts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 acculturation ". As a result, in his memoir " My School Days," Lei Zhen clarif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society that he experienced and understood when studying in Japan, namely, Japanese cultural tradition permeated with western modern freedom, democracy, human rights, scientific rationalism and other elements, and agreed with the " acculturation "of Japanese society gradually into a " Gesellschaft Society". In addition, "My School Days" also pointed out that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cultural tradition" of Japanese arrogance and disdain,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had been insulted or despis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Davis, Fred、間場壽一譯(1990)。ノスタルジアの社會學。京都,日本:世界思想社。
  2. 工藤貴正(2011)。龍瑛宗《紅塵》作為描繪歷史的文學──半身不遂的知識份子。戰鼓聲中的歌聲龍瑛宗及其同時代東亞作家論文集,新竹:
  3. 工藤貴正(2020)。雷震と京都帝大教授.森口繁治──日本留学体験における初期民主.憲政思想の形成。愛知縣立大學外國語學部紀要(地域.國際編),52,119-141。
  4. 工藤貴正(2018)。雷震與京都帝大恩師.森口繁治教授──日本留學體驗之中所形成的初期民主.憲政思想。東亞觀念史集刊,15,307-322。
  5. 中村元哉(2018)。中国、香港、台 におけるリベラリズムの系譜。東京,日本:有志。
  6. 田川大吉郎(1925)。《臺灣訪問の記:附臺灣統治策》。東京,日本:白揚社。
  7. 京都帝國大學(1928)。《京都帝國大學一覽:自昭和二年至昭和三年》。京都,日本:京都帝國大學
  8. 林正弘(編),潘光哲(編),簡明海(編)(2009).殷海光全集.臺北:臺大.
  9. 林正弘(編),潘光哲(編),簡明海(編)(2010).殷海光全集.臺北:臺大.
  10. 范泓(2013).民主的銅像:雷震傳.臺北:獨立作家.
  11. 夏道平(1959)。社論(一):蔣總統不會作錯了決定吧?。自由中國,20(12),3-4。
  12. 傅正(編)(1989).雷震全集.臺北:桂冠.
  13. 傅正(編)(1989).雷震全集.臺北:桂冠.
  14. 傅正(編)(1989).雷震全集.臺北:桂冠.
  15. 傅正(編)(1989).雷震全集.臺北:桂冠.
  16. 傅正(編)(1989).雷震全集.臺北:桂冠.
  17. 雷震(1957)。「社論」今日問題(一):今日的司法。自由中國,17(1),3-5。
  18. 雷震(1958)。「社論」「今日的問題」之十五:反對黨問題。自由中國,18(4),3-4。
  19.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
  20. 薛化元(2020).民主的浪漫之路:雷震傳.臺北: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