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華北糧食市場與流通網絡的構造-其「對外依存性」、「動態性」及「前現代性」(1928-1937)

并列篇名

Structure of North China's Food Market and Circulation Network: Its "External Dependency", "Dynamic" and "Pre-modernity" (1928-1937)

作者

姜子浩(Chi Ho Kiang)

关键词

華北民食 ; 華北糧食流通 ; 華北糧食經濟 ; 華北糧食市場 ; North China staple food ; food-grain in North China ; food economy in North China ; food market of Republican of China ; food circulation network

期刊名称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60卷4期(2022 / 12 / 01)

页次

121 - 193

内容语文

英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考察民國時期華北糧食作物的運銷實態及中介組織,廓清華北地區糧食糧食市場的構造,並歸納出其流通網絡的三大特徵。學界對華北糧食經濟的理解,多著眼於一城一地,對其整體運作的認識仍然有限。本文利用中央市場(京津)、中轉市場(石門)、產地市場(冀東)的相關史料,由上而下地梳理糧產品在都市、棉作地帶、糧作地帶間流動的實態。在民國時期華北農業經濟商品化漸趨顯著的基礎認識上,進一步歸納出華北糧食市場的整體的「對外依存性」、一地盈虧「動態性」以及流通樣態上的「前現代性」。民國時期的華北糧食市場的發展處於過渡階段。一方面,在沿海、沿路地區,都市化、現代製粉工業及鐵路網絡的發展,助長了長距離糧食貿易的發展,也改寫了華北地區的糧食經濟。都市地區及部份農村因此發展出對外地,甚至外國糧食的依存性。當然,這種對外地糧食的依存性,亦是會隨農情變動、物價波動而出現調整,一地之糧食產銷是「黑字」抑或「紅字」,是消費更多的外國糧、外地糧或本地糧,始終是動態的。這種動態性,又由於當時糧食流通網絡新舊技術、制度、組織並存,而更趨不穩定。一般而言,都市本位的知識份子,均認為前現代集市網絡的諸多交易慣習及中介組織,削弱了華北農產品的競爭力。不單知識份子提倡農村復興,國府也積極尋求於國內糧食產運銷擔當更大角色。

英文摘要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circulation network and market organizations in some critical nodes of the grain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clarify the food economy of North China. The history of the grain market and food economy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remains unclear.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grain products move between urban, cotton-and grains-producing areas. Food markets of the central market (Beijing-Tianjin region), the transit market (Shimen) and the producing area (Jidong) will be examined. Recognizing the division of labour occurred within the region,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d economy of North China could be summarized: (1) the "external dependence" of the grain structure in urban and cotton-crop areas, (2) the "dynamism" of the food balance of one village and the whole region, and (3) the "pre-modern" nature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market,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even institutions. Villages. The project captures the transitional character of the food market and the circulation network of North China between 1928 and 1937. In coastal and roadside areas,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ailroad and port networks stimulat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and the growth of mechanized food industr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modern organizat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frastructure. Rural markets, grain stores and paddlers were still the "underpinnings" of the grassroots rural market network in the rural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The coexistence and combination of railways, roads, river transport and rural market networks formed a unique food 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 system during the 1930s. The pre-modern nature of the grassroots markets increased the purchasing prices of the flour mills and limi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ood markets in northern China. Intellectuals of the time called upon the governor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revival of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removal of barriers to domestic trade to alleviate the food insecurity of the cit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Duara, Prasenjit(1988).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Redwood City,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 Friedman, Edward,Pickowicz, Paul G.,Selden, Mark(1993).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3. Fuller, Pierre(2019).Famine Relief in Warlord China.Cambridge, MA:Harvard Asia Center.
  4. Huang, Philip C.(1985).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Redwood City,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 Lee, Seung-Joon(2011).Gourmets in the Land of Famine: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Rice in Modern Canton.Redwood City,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 Lillian, Li M.(2007).Fighting Famine in North China: State, Market and Environmental Decline, 1690s-1990s.Redwood City,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 Myers, Ramon H.(1970).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opei and Shantung, 1890-1949.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Myers, Ramon H.(Ed.),Peattie, Mark R.(Ed.)(1987).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9. Perry, Elizabeth J.(1980).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1845-1945.Redwood City,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Pomeranz, Kenneth(1993).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 Skinner, G. William (Ed.)(1977).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Redwood City,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2. 三村達也(2016)。1930 年代後半,日本人農業研究者と中国華北の「乾地農法」との接触,その評価と吸収:三本木原営農支場の設立までを中心に。中国研究月報,70,14-31。
  13. 千家駒(編)(1936)。《中國農村經濟論文集》。上海,中國:中華書局。
  14. 大豆生田稔(2002)。日本の戦時食糧問題と東アジア穀物貿易——日中戦争勃発前後の米・小麦農業史研究。農業史研究,36,1-9。
  15. 大橋育英(1942)。《京漢沿線主要都市を中心とする糧穀市場構造》。北京,中國:国立北京大学附設農村経済研究所。
  1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濟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濟寧文史資料第 4 輯工商史料專輯.濟寧,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濟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79).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中國:天津人民.
  1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中國:天津人民.
  1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2002).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中國:天津人民.
  20.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90).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中國:天津人民.
  2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94).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中國:天津人民.
  2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河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徵集工作委員會(編)(1989).天津市河東區文史資料.天津,中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河東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征集工作委員會.
  23. 支那駐屯軍司令部乙嘱託港湾班(1937)。《北支河川水運調查報告:自第二隊至第七隊》。天津,中國:支那駐屯軍司令部乙嘱託港湾班。
  24. 木越義則(2010)。戦前期中国の全国市場圏の形成と日本帝国。社会経済史学,76(3),53-70。
  25. 王士花(2019).日偽統治時期的華北農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
  26. 王立箴(1934b)。〈山東糧食運銷概况(續)〉。《益世報》1934.12.25,第 4 版。
  27. 王立箴(1934a)。〈山東糧食運銷概况〉。《益世報》1934.12.24.,第4 版。
  28. 王立箴( 1935)。〈華北民眾食料的一個初步研究(書評)〉。《益世報》1935.3.16,第 11 版。
  29. 王先明(2013)。試論城鄉背離化進程中的鄉村危機─關於 20世紀 30 年代中國鄉村危機問題的辨析。近代史研究,3,44-59。
  30. 北寧鐵路經濟調查隊(1937)。《北寧鐵路沿線經濟調查報告》。天津,中國:北寧鐵路管理局。
  31. 平漢鐵路管理局經濟調查組(編)(1937)。《寨西店東長壽正定站經濟調查幹線各站經濟調查特輯之五》。北平:平漢鐵路管理局經濟調查組。
  32. 弁納才一(2016)。中華民国前期冀東地区豊潤県3ヶ村における農村経済。金沢大学経済論集,36(2),45-74。
  33. 弁納才一(2019)。近代中国の食糧事情-食糧の生産・流通・消費と農村経済。東京,日本:丸善出版。
  34. 本庄比佐子編、内山雅生編、久保亨編(2014)。華北の発見。東京,日本:汲古書院。
  35. 白木沢旭児(2010)。日中戦争期山東省における食糧事情と農村社会経済構造の変容。東洋学報,92(2),151-180。
  36. 白木沢旭児(2014)。戦時期華北における農業問題。農業史研究,48,29-39。
  37. 任雲蘭(2006)。民國時期華北災荒與天津糧食市場(1912-1936年)。中國農史,2006(2),69-77。
  38. 光田剛(2007)。中国国民政府期の華北政治─ 1928-37 年。東京,日本:御茶の水書房。
  39. 安富步、深尾葉子(2013)。「満洲」の成立─森林の消尽と近代空間の形成─。名古屋,日本:名古屋大學。
  40. 曲直生(1933a)。《農產品運銷研究的方法》。北京,中國:社會調查所農業經濟組。
  41. 曲直生(1933b)。〈中國爲甚麼需要農產品運銷的研究〉。《大公報》1933.1.17,第 6 版。
  42. 曲直生(1934)。《華北民眾食料的一個初步研究》。南京,中國:參謀本部國防設計委員會。
  43.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秘書處(1933a)。〈本會設立之經過〉,《農村復興委員會會報》,5: 58-115。
  44.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秘書處(1933b)。〈報告調查國內產麥滯銷情形報告〉,《農村復興委員會會報》,5: 58-115。
  45. 巫寶三(1934)。《中國糧食對外貿易:其地位趨勢及變遷之原因,1912-1931》。南京,中國:參謀本部國防設計委員會。
  46. 李文海(編)(2014).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鄉村經濟卷中.福州,中國:福建教育.
  47. 李文海(編)(2014).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近代工業卷中.福州,中國:福建教育.
  48. 李洛之、聶湯谷(編)(1948)。《天津的經濟地位》。天津,中國:經濟部冀熱察綏區特派員辦公處結束辦事處駐津辦事分處。
  49. 金城銀行總經理處天津調查分部編(1937)。《天津糧食業概況》。天津,中國:金城銀行總經理處天津調查分部。
  50. 孫詩錦(2012).啟蒙與重建──晏陽初鄉村文化建設事業研究(1926-1937).北京,中國:商務.
  51. 張心一(1932)。《中國糧食問題》。北京,中國:中國太平洋國際學會。
  52. 野中時雄(1936)。《河北省農業調查報告(三)大清河及子牙河流域地帶》。天津,中國:南満州鉄道天津事務所調查課。
  53. 陳伯莊(1936)。《小麥及麵粉》。上海,中國:交通大學研究所社會經濟組。
  54. 陳耀煌(2020).中國農村的副業、市場與共產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5. 曾業英(1998)。日偽統治下的華北農村經濟。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
  56. 渡辺兵力(1939)。《河北省晉縣視察報告》。北京,中國:国立北京大学附設農村経済研究所。
  57. 華北交通株式會社(1942)。〈華北蒙疆雜榖需給調查報告書各論北京鐵路局管內石門市場〉。北京,中國: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58. 華北総合調查研究所緊急食糧対策調查委員会(1943)。〈緊急食糧対策調查報告書天津地区〉。北京,中國:華北総合調查研究所緊急食糧対策調查委員会。
  59. 萬鈾能(2001).中國近現代糧食貿易簡史.武漢,中國:武漢.
  60. 滿鐵北支事務局調查部(1939)。〈農畜産物出廻調查報告(其ノ二)(京漢線、北京、保定、石家荘、順徳、彰徳)〉。北京,中國:滿鐵北支事務局調查部。
  61. 滿鐵北支事務局調查部(1937)。《北支農業要覽》。北京,中國:滿鐵北支事務局調查部。
  62. 滿鐵北支經濟調查所(1940)。〈北支ニ於ケル主要食糧ノ需給ニ關スル調查報告〉。北京,中國:滿鐵北支經濟調查所。
  63. 樊如森(2003)。清末至民國時期京、津的糧食供應。中國農史,2003(2),58-64。
  64. 蔣學楷(1937)。《支那ノ食料問題ニ對スル新考察》,木村留平譯。天津,中國:天津事務所調查課。
  65. 蔣學楷(1937)。〈中國食糧供求的新估計〉,《國民經濟建設》,2, 21-11。
  66. 鄭大華(2000).民國鄉村建設運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
  67. 鞍田純(1945)。《華北農業の課題と実態》。北京,中國:国立北京大学附設農村経済研究所。
  68. 鞍田純(1943)。《日支事變勃發後の華北農產物流通過程の動向》。北京,中國:国立北京大学附設農村経済研究所。
  69. 興亜院文化部第一課(1940)。〈各国ニ於ケル農産物関係雑件/農産物作柄状況/北支ニ於ケル主要食糧問題ニ関スル資料〉。北京,中國:興亞院文化部第一課。
  70. 興亜院華北連絡部(1941)。《天津磨房業の概況》。北京,中國:興亜院華北連絡部。
  71. 濱口允子,汪壽松(譯)(2002)。華北城市的糧食供給結構—以天津斗店為中心。城市史研究,21,1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