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黃榮堅(2011)。幫助犯之不法與故意─評最高法院96 年台上第7142 號等判決。法令月刊,62(3),50-69。
連結:
-
蔡聖偉(2010)。論排他互斥的犯罪構成要件。東吳法律學報,21(4),87-117。
連結:
-
蔡蕙芳(2003)。電磁紀錄無權取得行為之刑法規範。中正法學集刊,13,97-196。
連結:
-
柯立明、林峻立,網路釣魚問題之研究,http://ics.stpi.org.tw/Treatise/doc/89.pdf,最後瀏覽日:2012/01/23。
-
Arzt, Gunther,Weber, Ulrich,Heinrich, Bernd,Hilgendorf, Eric(2009).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Lehrbuch.
-
Freund, Georg(2010).Urkundenstraftaten.
-
Gercke, Marco,Brunst, Phillip W.(2009).Praxishandbuch Internetstrafrecht.
-
Goeckenjan, Ingke(2008).Auswirkungen des 41. Strafrechtsänderungsgesetzes auf die Strafbarkeit des "Phishing".wistra,Heft 2,47-55.
-
Goeckenjan, Ingke(2008).Phishing von Zugangsdaten für Online-Bankdienste und deren Verwertung.wistra,Heft 4,128-136.
-
Graf, Jürgen-Peter(2007)."Phishing" derzeit nicht generell strafbar!.NStZ,2007,129-132.
-
Heghmanns, Michael(2005).Strafbarkeit des "Phishing" von Bankkontendaten und ihrer Verwertung.wistra,Heft 7,167-170.
-
Heghmanns, Michael(2009).Strafrecht für alle Semester, Besonderer Teil.
-
Heinrich, Bernd(2006).Aktuelle Probleme des Internetstrafrechts.HFR,Heft 11,125-136.
-
Herzberg, Rolf Dietrich(1977).Betrug und Diebstahl durch listige Sachverschaffung.ZStW,Heft 2,367-415.
-
Hilgendorf, Eric(Hrsg.)(2008).Dimensionen des ITRechts.
-
Hilgendorf, Eric(Hrsg.)(2004).Informationsstrafrecht und Rechtsinformatik.
-
Hilgendorf, Eric,Frank, Thomas,Valerius, Brian(2005).Computer- und Internetstrafrecht.
-
Joecks, Wolfgang(Hrsg.),Miebach, Klaus(Hrsg.)(2006).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
Kindhäuser, Urs(Hrsg.),Neumann, Ulfried(Hrsg.),Paeffgen, Hans Ullrich(Hrsg.)(2010).Nomoskommentar Strafgesetzbuch.
-
Knupfer, Jörg(2004).Phishing for Money.MMR,Heft 10,641-642.
-
Krey, Volker,Hellmann, Uwe(2008).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Band 2.
-
Lackner, Karl,Kühl, Kristian(2010).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
Murmann, Uwe(2011).Grundkurs Strafrecht.
-
Neuheuser, Stephan(2008).Die Strafbarkeit des Bereithaltens und Weiterleitens des durch "Phishing" erlangten Geldes.NStZ,2008,492-497.
-
Popp, Andreas(2006)."Phishing", "Pharming" und das Strafrecht.MMR,2006,84-86.
-
Popp, Andreas(2004).Von "Datendieben" und "Betrügern" - Zur Strafbarkeit des so genannten "Phishing".NJW,2004,3517-3518.
-
Rengier, Rolf(2011).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2.
-
Rengier, Rolf(2011).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1.
-
Rengier, Rolf(2010).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Roxin, Claus(2006).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I.
-
Schönke, Adolf,Schröder, Horst(2010).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
Seidl, Alexander,Fuchs, Katharina(2010).Katharina: Die Strafbarkeit des Phishing nach Inkrafttreten des 41. Strafrechtsänderungsgesetzes.HRRS,Heft 2,85-92.
-
Stuckenberg, Carl-Friedrich(2006).Zur Strafbarkeit von "Phishing".ZStW,118(Heft 4),878-912.
-
Weber, Roman G.(2004).Phishing: Brauchen wir einen Sondertatbestand zur Verfolgung des Internetphishings?.HRRS,Heft 12,406-410.
-
Wessels, Johannes,Hillenkamp, Thomas(2010).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2.Wittig, Petra:Wirtschaftsstrafrecht.
-
大塚仁、馮軍譯(2003)。刑法概說(各論)。法律出版社。
-
王銘勇(2004)。侵入電腦系統罪之研究。法令月刊,55(3),23-31。
-
甘添貴(2010)。刑法各論(上)。三民。
-
甘添貴(2010)。刑法各論(下)。三民。
-
甘添貴(2003)。虛擬遊戲與盜取寶物。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0,178-188。
-
克拉諾、王怡文譯(2009)。網路釣魚小心上鉤。科學人,83,100-105。
-
吳韶卿(2004)。網路釣魚?!小心姜太公的餌。網路通訊雜誌,157,75-77。
-
吳耀宗(2008)。偽造文書罪之文書與準文書概念(下)。月旦法學雜誌,161,154-194。
-
吳耀宗(2007)。偽造文書罪之「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評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一五八二號判決及相關實務見解。月旦法學雜誌,143,266-280。
-
李茂生(2004)。刑法新修妨害電腦使用罪章芻議(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4,235-247。
-
李倫銓(2005)。拆穿「網路釣魚」詐騙術。網路通訊雜誌,162,33-39。
-
李聖傑(2007)。使用電腦的利益。月旦法學雜誌,145,70-79。
-
李聖傑(2005)。溢領借款的詐欺—評台北地院九十七年度自字第十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20,219-228。
-
林山田(2006)。刑法各罪論(上)。自版。
-
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下)。自版。
-
林佳明(2005)。拒絕被釣!常見的3 種網路釣魚技術。資訊與電腦雜誌,299,73-75。
-
林孟皇(2011)。妨害電腦罪章的無故取得電磁紀錄─評最高法院一百年度台上字第三三七五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12,83-92。
-
林東茂(2012)。刑法綜覽。一品。
-
林冠宏(2006)。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章之研究。刑事法雜誌,50(6),82-118。
-
林鈺雄(2011)。新刑法總則。自版。
-
施威銘研究室(2011)。新視界計算機概論。旗標出版。
-
柯耀程(2003)。刑法增訂「電腦網路犯罪規範」立法評論。月旦法學教室,11,117-129。
-
徐偉群(2009)。提供人頭帳戶之詐欺罪責─兼評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六年度上易字第二六四一號判決暨台北地方法院九十六年度易字第八十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68,257-269。
-
張天一(2006)。偽造文書之本質與定位─對「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要件之檢討。玄奘法律學報,6,199-237。
-
張世敏譯(2005)。反制網路釣魚。微電腦傳真雜誌,24(2),94-95。
-
張紹斌(2008)。刑法電腦專章及案例研究。軍法專刊,54(4),86-100。
-
許恒達(2011)。資訊安全的社會信賴與刑法第三五九條的保護法益─評士林地方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二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98,233-249。
-
許澤天(2011)。詐欺罪的法條與論證。月旦法學雜誌,197,191-200。
-
陳湘揚(2011)。網路概論。博碩文化。
-
曾淑瑜(2004)。九十二年刑法增訂妨害電腦使用罪章前後之法律適用。華岡法粹,31,123-167。
-
黃常仁(2009)。刑法總論。新學林。
-
黃常仁(2001)。困頓新法—論刑法第三三九條之一、第三三九條之二、第三三九條之三。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7,1-12。
-
黃惠婷(2011)。刑法案例研習(三)。新學林。
-
黃惠婷(2006)。刑法案例研習(一)。新學林。
-
黃榮堅(2000)。刑罰的極限。元照。
-
葉奇鑫(2003)。刑法新修正妨害電腦使用罪章條文簡介。法務通訊,2140,版4-6。
-
廖有祿、李相臣(2003)。電腦犯罪—理論與實務。五南。
-
廖宗聖、鄭心翰(2010)。從網路犯罪公約談我國妨害電腦使用罪章的修訂。科技法學評論,7(2),57-91。
-
廖晉賦(2009)。「懷疑」是否構成詐欺罪之「陷於錯誤」─以「被害者學理論」為中心。刑事法雜誌,53(3),99-142。
-
廖釗頡(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
蔡聖偉(2008)。刑法問題研究(一)。元照。
-
蔡聖偉(2008)。財產犯罪第一講─概說:所有權犯罪與侵害整體財產之犯罪(下)。月旦法學教室,70,48-59。
-
蔡聖偉(2009)。財產犯罪:第二講—竊盜罪之客觀構成要件(下)。月旦法學教室,75,47-58。
-
蔡蕙芳(2006)。電腦詐欺犯罪:第二講—刑法第三三九條之三不正利用電腦取財得利罪。月旦法學教室,46,70-81。
-
蔡蕙芳(2006)。電腦詐欺犯罪:第三講—不正利用自動付款設備取財得利罪。月旦法學教室,49,55-67。
-
蔡蕙芳(2003)。電腦詐欺行為之刑法規範。東海大學法學研究,18,23-98。
-
盧映潔(2012)。刑法分則新論。新學林。
-
薛智仁(2011)。基於取證目的之私人竊聽。台灣法學雜誌,183,162-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