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國迄漢初區域交通和市場網絡

并列篇名

Interregional Traffic and Market Network from Warring States to Early Han Dynasty: The Formation of Spatial Economy Structure in Ancient China

DOI

10.6243/BHR.2005.034.001

作者

陳彥良(Yeng-Liang Chen)

关键词

戰國 ; 地理 ; 交通 ; 市場結構 ; 空間經濟 ; 大陸型貿易 ; Warring States ; geographical features ; continental trade ; transportation ; construction of market ; spatial economy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4期(2005 / 12 / 01)

页次

1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戰國至西漢初期所形成的泛華北市場之構造形態及其限制,問題包含與遠距大宗運輸相關的交通路線、空間經濟、區域市場網絡的形成以及聯結。 華北地區的大陸型地理特質是古代市場構成的一個關鍵因素。西周以降,封建的政治權力體系為其自身安排了空間基礎,春秋時代的政治、經濟互動更奠定了列國重要交通路線的基本模式。概括地說,春秋中期以前,黃河與濟水一線是華北經濟區的運輸命脈,此時洛邑(洛陽)為「天下之中」。到了春秋末期,運河已經開鑿,人工水利事業規模擴大,經濟核心區域大部份的運輸重責遂由濟水和鴻溝的河道系統擔負;而天下之中的地位乃為陶邑所奪。至戰國,濟、潁、淮、泗「平行四邊形」成為中原交通孔道之樞紐,陶的地位以及河道周邊城市更有所發展。 戰國至漢初泛華北整體市場在這樣的空間背景之下興起。如《史記•貨殖列傳》所云:「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已經透露出若干訊息。依<貨殖列傳>等史籍所述,這類現象的出現,意味著一個跨區域的全國性市場的形成,而此一點,實開古代經濟史之新頁。市場雖已形成,但其中的「區際」商業流動只能藉由自春秋而來的以陸路、河渠運輸為主的大陸型運輸系統而行。此一特點,突顯了整體市場的空間、交通模式的結構性限制。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 of market construction and its limits in period from Warring States to Early Han dynasty. The question covers the nature of long-range transportation, space economy and market networks in regions.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continent in North China are a key factor in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market and economy. From west Zhou, the feudal political system laid up space basis for itself.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Chun Qiu) period, the routes of traffic were settled from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actions among various states. In general, the line of communication from Yellow River (Huanghe) to Ji River (Ji Shui) was the lifeline of transportation in North China. meanwhile Loyang wa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tian xia zhi zhong). From the later Spring and Autumn to Warring States, the canals were dug yet, and watercourses in North China were extended, the duty of shipping were assumed by Hong Gou (Hong Channel) and Ji River consequently. And this time Tao city became a first new economic hub. In general, Ji, Ying, Huai and Si these four rivers, circling a parallelogram, interfiowed to a pivot or a hinge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entirety of market constituted by cities or ”metropolises” (du hui) spreading in plain of North China sprang up from this space and communication background in Warring States. We could catch sight of its landscape in numerous narrations in Shi Ji and other Ancient documents and records. In summar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wide market was a new event in ancient economic history. Thus, a macro-view we could get from Chinese history was that the mold of transportation established in Ancient China, only by means of land routes and rivers and canals but not by seaway manifest that the market had its constructive limitation in this geographical basi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1969)。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
  2.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1972)。新編諸子集成: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3. 清胡渭著、鄒逸麟整理點校(1996)。禹貢錐指·禹貢錐指略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清顧棟高、吳術平、李解民點校(1993)。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
  5. 漢桓寬。鹽鐵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6. 漢劉向(1982)。四庫備要本:說苑。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7. (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MIT
  8. Guy Bourdé、Hervé Martin合著、賴建誠譯(1996)。年鑑學派管窺。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9. Krugman, Paul R.(1991).Geography and trade.Belgium:Leuven University Press.
  10. 于省吾(1963)。「鄂君啟節」考釋。考古,8,442-447。
  11. 王子今(1994)。秦漢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2. 王德權(2003)。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新史學,14(1),143-201。
  13. 史念海(1988)。河山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4. 史念海。釋《史記·貨殖列傳》所說的「陶為天下之中」兼論戰國時代的經濟都會。河山集。
  15. 史念海(1991)。戰國時期的交通道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48-49。
  16. 史念海(1990)。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35-36。
  17. 史念海(1963)。河山集。北京:三聯書店。
  18. 布羅代爾著、唐家龍、曾培耿譯(1996)。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
  19. 朱師轍(1969)。商君書解詁定本。臺北:世界書局。
  20. 亨利·皮朗著、樂文譯(2001)。中世紀歐洲經濟社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1. 吳王夫。國語。上海師大。
  22. 李東華(1990)。《中國海洋發展-關鍵時地個案研究》(古代篇)。臺北:大安出版社。
  23. 杜正勝(1988)。關於《管子·輕重》諸篇的年代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1063-1086。
  24. 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25. 周長山(2001)。漢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6. 屈萬里(1964)。論禹貢著成的時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
  27. 屈萬里(1980)。書傭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28. 邵望平、蘇秉琦主編(1989)。考古學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29. 胡家驄(1995)。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0. 唐蘭(1976)。□尊銘文解釋。文物,1,60-83。
  31. 殷滌非、羅長銘(1958)。壽縣出土的「鄂君啟金節」。文物參考資料,4,8-11。
  32. 馬承源(1976)。何尊銘文初釋。文物,1,64-65、93。
  33. 馬非百(1979)。管子輕重篇新詮。北京:中華書局。
  34. 張玉石(2002)。東周王室危而不亡-從金屬鑄幣的流通談古代洛陽的商業貿易中心地。中原文物,3,45-47。
  35. 張瑞德、劉岱主編(1982)。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6. 張鴻雁(1988)。春秋戰國城市經濟發展史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37. 許倬雲(1994)。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38. 許倬雲(1982)。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9. 郭沫若(1958)。關於鄂君啟節的研究。文物參考資料,4,3-6。
  40. 陳彥良(2004)。先秦黃金與國際貨幣系統的形成-黃金的使用與先秦國際市場。新史學,15(4),1-40。
  41. 陳彥良。中國古代的貨幣區系、黃金流動與市場整合。
  42. 傅斯年(1980)。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3. 傅筑夫。古代重大歷史變革的地理因素和經濟因素。中國經濟史論叢續編。
  44. 傅筑夫(1988)。中國經濟史論叢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45. 勞榦(1976)。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46. 勞榦(1992)。對於〈戰國的輕重術與輕重商人〉的意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2),528。
  47. 程發軔(1967)。春秋左氏傳地名圖考。臺北:廣文出版社。
  48. 楊寬(1986)。戰國史。中和:谷風出版社。
  49. 鄒逸麟(1978)。論定陶的興衰與古代中原水運交通的變遷。中華文史論叢,8,191-207。
  50. 鄒逸麟(1982)。從地理環境考察我國運河的歷史作用。中國史研究,3,76-89。
  51. 趙德馨(1985)。楚國金幣流通地域的考察。江漢考古,3,66-72。
  52. 雒雷(1987)。春秋戰國時期城市經濟結構試析。中國經濟史研究,3,3。
  53. 蔡運章、侯鴻軍(1981)。洛陽附近出土的兩批東周貨幣。中原文物,3,9-11。
  54. 鄭連第(1986)。靈渠工程史略。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
  55. 鄧福秋(1986)。西漢前期的商業經濟區和全國性統一市場。中國史研究,1,47-53。
  56. 冀朝鼎著、朱詩鰲譯(1978)。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力事業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7. 冀朝鼎著、朱詩鰲譯(1981)。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力事業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8. 盧連成(1991)。論商代、西周都城形態(續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59-81。
  59. 錢穆(1987)。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60. 顧頡剛。顧頡剛讀書筆記。
  61. 鶴間和幸、劉俊文主編(1995)。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王俊評(2011)。東亞地緣政治結構對中國歷代大戰略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54(3),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