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邊區儒學的發展與特質:臺灣書院與內蒙古書院的比較

并列篇名

The Development & Characteristics of Qing Peripheral Confucianism: Comparison between Academies of Taiwan and Inner Mongolia

DOI

10.6243/BHR.2005.034.097

作者

黃麗生(Li-Sheng Huang)

关键词

清代 ; 儒學 ; 邊緣儒學 ; 書院 ; 臺灣 ; 內蒙古 ; Qing periods ; Confucianism ; Peripheral Confucian Education ; Academy ; Taiwan ; Inner Mongolia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4期(2005 / 12 / 01)

页次

97 - 1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和內蒙古為清廷不同典型的邊疆之地;二地書院的興建,均是滿清推行「崇儒重道」文教國策的產物,同為滿清帝王儒學所籠罩,並深受朱子學的影響。 二地的書院教育,都歷經長期而緩慢發展的歷程,官方的力量自始至終皆居於主導地位,而倚賴外來師儒甚深。降至晚期,緣於內憂外患,地方官員深覺邊疆應與內地為一體,在臺灣開始實施撫番政策,在內蒙古則更重視漢人的角色,由而均出現書院增長的趨勢;並都表現出民間自發結集、地方官員主動,兩者相輔相成的力量,中央朝廷的因素已趨於被動而褪色。呈顯出晚清邊區儒學教育發展的共同特徵。但二地畢竟在歷史背景、社會結構、地緣關係等方面,極不相同由書院發展所呈現的儒學特質,亦迥然有異。 清代臺灣的政教建制,被內蒙古視為堪可仿效的楷模,前後長達一百多年。此反映遠在海外的臺灣無論在行政建置、文教措施、書院建設以及儒學思想的呈現各方面,都比和中原只有邊牆之隔的內蒙古,更與內地具有一致性。但由於內蒙古向為京師屏藩,邊防重地;清廷以滿、蒙、漢多語的方式培養土默特蒙古與八旗非漢菁英,其受中央直接支援和管控的程度遠高於臺灣,無寧是清廷中央的外衍力量,此又比臺灣更具核心性。二者形成辯證性的對比,並各自顯映其書院發展的獨特性。

英文摘要

Confucian educational policy and system had been diffused to the frontiers of Qi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typical peripheral areas: Taiwan and Inner Mongolia. The academies (書院) were built under the imperial authoritarian effects and teachings of philosophy of Zhu-Xi both there. Besides, the experiences of academic educations both in the peripheral areas recited above had sha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gorous official actors, external scholars, non-governmental local supports, slow long-term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nd decline of central suppression in late Empire periods. Meanwhile, they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 in many aspects cause of the divergent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ethnic backgrounds and discrepant administrative and social situation. From the views of Inner Mongolia in Qing periods, the academic educations in Taiwan had been the typical models deserved to imitate for one hundred and more years. That reflected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Confucian thoughts in Taiwan though overseas were more identical with the core China than in Inner Mongolia where was much nearer to the Capital Beijing. Paradoxically, as to the imperial supports and controls, the academic educations for ethnic minorities of Huhehot City and the Eight-Banners in Inner Mongolia had strongly represented the centrality more than in Taiw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歸綏志。呼和浩特:內蒙古圖書館。
  2. 大清十朝聖訓‧聖祖仁皇帝聖訓。臺北:大達書局。
  3. 清財字0544號:文昌廟官學帳。內蒙古教育史志。
  4. 軍機處滿文錄副奏摺。北京:第一檔案館。
  5. 臺灣省通志稿。
  6. (1968)。土默特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7. (1995)。內蒙古教育史志:土默特志。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8. (1953)。大龍峒耆宿座談會。臺北文物,2(2),70。
  9. 臺灣私法。
  10. 清文山。薩前同知文由公創建書院碑記。內蒙古教育史志:薩拉齊縣志。
  11. 清文山。薩前同知文由公創建書院碑記。內蒙古教育史志。
  12. 清弘曆。熱河文廟碑記。承德府志。
  13. 清玄曄(1966)。康熙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店。
  14. 清余文儀。臺灣文獻叢刊: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5. 清李光地(1972)。榕村全集。臺北:文友書店。
  16. 清沈茂蔭。臺灣文獻叢刊:苗栗縣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7. 清和珅(1955)。欽定熱河志。臺北:文海出版社。
  18. 清周元文。臺灣文獻叢刊: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9. 清周璽。臺灣文獻叢刊:彰化縣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20. 清林豪。臺灣文獻叢刊:澎湖廳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21. 清林豪。澎湖廳志
  22. 清長順(1965)。吉林通志。臺北:文海出版社。
  23. 清姚瑩。臺灣文獻叢刊:東槎紀略。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24. 清郁永河。臺灣文獻叢刊:裨海紀遊。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25. 清倪贊元。臺灣文獻叢刊: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26. 清海忠修、林從烱纂(1968)。承德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27. 清海忠修、林從烱纂。承德府志。
  28. 清素爾納。欽定學政全書。臺北:文海出版社。
  29. 清崑岡(1963)。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臺灣中文書局。
  30. 清張曾。歸綏識略。呼和浩特:內蒙古圖書館。
  31. 清張鵬翮(1964)。奉使俄羅斯日記。臺北:廣文書局。
  32. 清通智、清劉鴻逵。歸化城廳志。呼和浩特:內蒙古圖書館。
  33. 清陳文焯、清錢聞震修、陳文焯纂。渡遼詩。奉化縣志。
  34. 清陳文達。臺灣文獻叢刊:鳳山縣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35. 清陳希曾、清張曾。重立歸化城義學碑記。歸綏識略。
  36. 清陳希曾、清張曾。重建歸化城義學碑記。歸綏識略。
  37. 清陳培桂。臺灣文獻叢刊:淡水廳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38. 清陳璸。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39. 清鄂爾泰(1989)。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40. 清黃彭年。畿輔通志。
  41. 清黃彭年撰(1967)。幾輔通志。臺北:華文書局。
  42. 清楊二酉、清劉良璧。海東書院記。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43. 清楊桂森、清周璽。彰化縣志
  44. 清楊桂森、清周璽。白沙書院學規。彰化縣志。
  45. 清滿洲六十七居魯。臺灣文獻叢刊: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46. 清趙萬泰、清錢聞震修、陳文焯纂。創建明倫堂記。奉化縣志。
  47. 清劉良璧。臺灣文獻叢刊: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48. 清劉良璧。諭閩廣正鄉音。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49. 清劉鴻逵。歸化城廳志。
  50. 清德溥修、麻麗五纂(1967)。豐鎮縣志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1. 清德綸、清張曾。德公告示。歸綏識略。
  52. 清蔣良騏原纂、王先謙改修(1963)。十二朝東華錄。臺北:文海出版社。
  53. 清蔣師轍、薜紹元(1956)。清光緒臺灣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4. 清鄧傳安、清周璽纂。勸建鹿仔港文開疏引。彰化縣志。
  55. 清鄧傳安、清周璽纂。修建螺青書院碑記。彰化縣志。
  56. 清錢宗昌、清錢聞震修、陳文焯纂(1968)。奉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7. 清謝金鑾。臺灣文獻叢刊: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58. 清覺羅四明、清余文儀。臺灣道兼提督學政勘定海東書院學規。續修臺灣府志。
  59. 清鐵保(1968)。欽定八旗通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0. Huang Pei(1974).Autocracy at Work: A Study of the Yueng-cheng Period 1723-1735.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61. Mircea Eliade原著、董強譯(2002)。世界宗教理念史。臺北:商周。
  62. 王世慶(1986)。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37(4),113、118、119、133。
  63. 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
  64. 王見川(1995)。民間宗教:民國時期的教門專輯。臺北:南天書局。
  65. 王見川(1985)。清末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臺北文獻,112,65。
  66. 王啟宗(1987)。臺灣的書院。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67. 江淑美(200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68. 呂宗力、欒保群(1991)。中國民間諸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9. 宋光宇、王志宇(1992)。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
  70.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
  71. 李世偉(1996)。清末日據時期臺灣的士紳與鸞堂。臺灣風物,46(4),114-115。
  72. 林文龍(1987)。臺灣史蹟論叢。臺中市:國彰出版社。
  73. 林文龍(1991)。清代臺灣書院講席彙錄。臺灣文獻,42(2)
  74. 林熊祥(1952)。臺北市文化的過去與未來。臺北文物,1(1),8。
  75. 林福春(1993)。清代宜蘭噶瑪蘭廳遺址-「仰山書院」之探源。美育月刊,40、41,5。
  76. 金巴扎布、烏蘭察布盟政協文史委員會、錫林郭勒盟文史委員會編(1989)。察哈爾蒙古族史話。豐鎮:烏蘭察布盟政協文史委員會。
  77. 徐世昌(1965)。東三省政略。臺北:文海出版社。
  78. 徐明珠(1991)。王道東來,斯文在茲。中央月刊,24(7),81-86。
  79. 烏蘭察布盟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97)。烏蘭察布盟史略。集寧:烏盟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80. 高明士(1994)。臺灣孔廟、書院史蹟探訪記。歷史月刊,82,28。
  81. 高雄縣文獻委員會(1961)。高雄縣志稿。高雄:高雄縣政府。
  82.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3. 曹永和。清季在臺灣之自強運動。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84. 莊金德編(1973)。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5. 莊金德編。光緒三年屏東諸同人公置屏東書院章程碑記。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
  86. 連橫。臺灣通史。
  87. 連橫(1976)。臺灣通史。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8. 郭松義、李新達、李尚英(1993)。清朝典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89. 陳昭瑛(2000)。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
  90. 傅增湘。綏遠通志稿。呼和浩特:內蒙古圖書館。
  91. 曾迺碩(1988)。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92. 程道元修、續金文纂(1974)。昌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93. 黃純青、林熊祥(1954)。臺灣省通志稿。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94. 黃進興(1987)。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1),105-131。
  95. 黃麗生(2004)。關於「邊緣儒學與非漢儒學:東亞儒學的比較視野(17-20世紀)」學術研討會的思考。東亞文明研究通訊,4,47-49。
  96. 黃麗生。由軍事征掠到城市貿易:內蒙古歸綏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
  97. 黃麗生(1995)。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專刊25。臺北: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
  98. 黃麗生、黃克武編(2003)。畫中有話:近代中國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9. 黃麗生、黃俊傑編(2006)。中華文明與域外文化的互動與融合。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100. 楊布生、彭定國(1997)。書院文化。臺北:雲龍出版社。
  101. 達瓦敖斯爾(1988)。內蒙古文史資料:內蒙古近現代王公錄。呼和浩特:內蒙古文史書店。
  102. 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神戶:金子印刷所。
  103. 劉枝萬(1983)。臺灣省南投縣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
  104. 劉枝萬(1983)。臺灣省南投縣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
  105. 樊克政(1995)。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106. 潘朝陽(2001)。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07. 潘朝陽。臺灣關帝信仰的文教內涵:以苗栗區域為例的詮釋。明清臺灣儒學論。
  108. 稻葉君山原著、但燾譯(1974)。清朝全史。臺北:中華書局。
  109. 鄭裕孚(1967)。歸綏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10. 鄭鵬雲、曾逢辰。臺灣文獻叢刊: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11. 鄧洪波、陳谷嘉(1998)。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12. 閻亞寧(1990)。員林興賢書院之研究與修護計畫。彰化:彰化縣政府。
被引用次数
  1. 黃麗生(2006)。近代臺灣客家儒紳海洋意識的轉變:從吳子光到丘逢甲。海洋文化學刊,2,123-173。
  2. 鄭豪(2022)。邊疆的「內地化」-以清代會理地區的金江書院建設為例。史原,復刊13期=34期,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