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活動中“男女雜處”現象的探討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That Men and Women of Folk Secret Religious Sects Anticipated Meetings Together in Ch'ing Dynasty

作者

邱麗娟(Li-Chuan Chiu)

关键词

清代 ; 民間秘密宗教 ; 教徒聚會 ; 姦情案件 ; Ch'ing Dynasty ; Folk Secret Religious Sects ; Religious Meeting ; Salacious Cases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06 / 06 / 01)

页次

141 - 17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盛行於底層社會,其教內男女信徒經常共同誦經做會,與強調男女嚴防的傳統禮教有別,故不免引發來自各界的疑慮與攻擊。官方指責其行徑為「男女雜處」、「廉恥喪盡」、「風俗之大害」,違背傳統道德倫常,破壞淳美的社會風氣。秘密教派男女教徒共同聚會緣由,係與擴展組織、增加教徒人數、提倡男女平等教義、主張夫妻同修、教徒生活型態較無男女大防觀念有關。事實上,其活動形式雖允許男女教徒共同聚會,但大多數教派仍提出「戒淫」戒律,要求教徒須遵守倫理道德,禁止從事不正常的男女關係。然而,由於教派性質的複雜性,仍不免發生若干違倫常道德的姦情案件,通常係教內男性師傅利用傳授教義、指導修行、進行醫療的機會,誘使教內教徒的妻女或是求醫婦女發生姦情,徒增秘密教派的負面形象。 官方為了杜絕秘密教派的生存,一方面以宣導教化方式,勸導百姓切勿習教,另一方面則採刑罰處治,杜絕教首傳教行為。官方尤其對於秘密教派內部引發的姦情案件採取極為嚴厲的刑罰審理,案情中的男性師傅常被施以「大逆律」重罪處分,其遭受的刑罰包括杖斃、凌遲處死,乃至梟首示眾等,至於女教徒則被杖責、枷號,或是流放邊地為奴,更甚者則亦處以死罪。官方對秘密教派成員的嚴處,即係透過法律制裁手段杜絕其生存空間,以達到維護善良風俗與鞏固政權的目的。

英文摘要

Folk secret religious sects were widely prevalent among the lower strata society in Ch'ng Dynasty. These sects often permitted male and female believers to anticipate religious activities together. Because such behavior was against traditional morality, they were suspected and criticized by the Ch'ing government, intellects, and orthodox religions. The Ch'ing government censured activities of secret sects to violat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to damage social custom. The reasons male and female believers of the sects anticipated meetings together included organization of enlargement, believers of increase, both sexes equality of promotion, couple cultivation of advocacy, and life pattern believers. In fact, although the sects permitted male and female believers hold meetings together, the sects still warned their believers to avoid sexual obscenity. However, because of complexity of the sects, it was unavoidable to occur some salacious cases. The masters of the sects often utilized the opportunity to teach religious doctrine or to cure disease, and lured the wives and daughters of believers or women seeking to cure to occur sexual promiscuity. These salacious cases added negative image of the sects. In order to restrain the existence of the sects, the Ch'ng government not only counseled people not to anticipate the sects by announcement, but also punished the leaders of the sects by laws. Because the Ch'ng government especially tried salacious cases of the sects by severe laws, the male masters often were sentenced to death, and the female believers were beat, yoked by cangue, or banished frontier to be slaves. In sum, in order to maintain good custom and strengthen political power, the government authorities prohibited the spread of such sects by sanction of law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爾敏(1981)。祕密宗教與祕密會社之生態環境與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42。
    連結:
  2. 王爾敏(1993)。清廷《聖諭廣訓》之頒行及民間之宣講拾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259-260。
    連結:
  3. 林富士(2001)。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83。
    連結:
  4. (1964)。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5. (1964)。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6. (1964)。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7. (1972)。那文毅公奏摺。臺北:文海出版社。
  8. (1972)。那文毅公奏摺。臺北:文海出版社。
  9. (1972)。那文毅公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10. (1972)。那文毅公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11. (1966)。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2. (1978)。宮中檔雍正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3. (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4. (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5. (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6. (1980)。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7. (1994)。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8. (1984)。康熙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
  19. (1986)。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聖諭廣訓。臺北:世界書局。
  20. 清會典事例·刑部
  21. (1981)。清中朝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22. 民間宗教經卷文獻
  23. (1963)。史料旬刊,11
  24. (1963)。史料旬刊,27,518。
  25. 宋志磐(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佛祖統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6. 明王以悟。王惺所先生文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27. 明朱國楨(1960)。名人筆記叢書:湧幢小品。臺北:新興書局。
  28. 明密藏編(1986)。大藏經補編:藏逸經書標目。臺北:華宇出版社。
  29. 清田文鏡(1980)。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撫豫宣化錄。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0. 清石侯編(1968)。中國方略叢書:勘靖教匪述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31. 清朱鍚榖纂修。巴州志
  32. 清徐珂(1966)。清稗類鈔·宗教類。臺北:商務印書館。
  33. 清黃育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1982)。清史資料:又續破邪詳辯。北京:中華書局。
  34. 清黃育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1982)。清史資料:破邪詳辯。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黃育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1982)。清史資料:破邪詳辯。北京:中華書局。
  36. 清黃育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1982)。清史資料:破邪詳辯、又續破邪詳辯。北京:中華書局。
  37. 清顏元(1939)。叢書集成、初編:存人編。上海:商務印書館。
  38. 清顏元(1939)。叢書集成·初編:顏習齋先生闢異錄。上海:商務印書館。
  39. Catherine, Bell(1989).Religion and Chinese Culture: Toward an Assessment of "Popular Religion".History of Religion,29(1),35-36.
  40. Weller, Robert P.(1982).Sectarian Religion and Political Action in China.Modern China,8(4),477.
  4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1972)。明清史料。臺北:維新出版社。
  42.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1990)。清代農民戰爭起義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3. 中國第一歷史館檔案館(2000)。嘉慶年間紅陽教案。歷史檔案,1,23。
  4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89)。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4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1)。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46. 仁和琴川編輯(1967)。皇清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47. 方齡貴校注(2001)。通制條格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8. 王見川、林萬傳主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49. 王見川、林萬傳主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50. 何素花(2000)。清初士大夫與婦女-以禁止婦女宗教活動為中心。清史研究,3,69-70。
  51. 吳秀之修、曹允源纂(1970)。中國方志叢書: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2. 巫仁恕、呂芳上主編(2003)。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3. 宗鑒、楊納編(1989)。元代白蓮教資料彙編:釋門正統。北京:中華書局。
  54. 邱麗娟(2001)。清乾嘉道時期民間秘密宗教教首傳教活動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34,337-338。
  55. 邱麗娟(2003)。清乾嘉道時期紅陽教的醫療傳教。《臺南師院學報》(人文與社會類),37(1),25-38。
  56. 邱麗娟(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57.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1979)。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
  58. 洪美華(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59. 秦寶琦(1994)。中國地下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
  60. 馬西沙(1989)。清代八卦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1. 馬西沙、韓秉方(1992)。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2. 曼素恩、楊雅婷譯(2005)。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63. 曹新宇、宋軍、鮑齊(2002)。中國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64. 梁景之(2004)。清代民間宗教與鄉土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5. 梁景之(2004)。清代民間宗教與鄉土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6. 莊吉發(2002)。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7. 莊吉發(1997)。清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68. 莊吉發(1997)。清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69. 莊吉發(1991)。從取締民間祕密宗教律的修訂看清代的政教關係。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0. 莊吉發(1991)。清代民間宗教的源流及其社會功能。大陸雜誌,80(2),4-13。
  71. 陳秀芬(1999)。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月旦出版社。
  72. 陳惠馨(2004)。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以依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羞忿自盡案為例。法制史研究,5,144。
  73. 喻松青(1987)。明清白蓮教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74. 曾子良(1975)。寶卷之研究。台北:國立治政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5. 程歗(1990)。晚清鄉土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6. 馮爾康、常建華(1990)。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77. 愈蛟(1994)。叢書集成續編:臨清寇略。上海:上海書店。
  78. 路遙(2000)。山東民間秘密教門。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79. 鈴木中正(1974)。中國史における革命と宗教。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80. 管藍田傳抄(1929)。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北京慈誠印刷局。
  81. 趙世瑜、鄭振滿、陳春聲主編(2003)。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82. 劉子揚(1986)。清代祕密宗教檔案史料概述。歷史檔案,3,127-128。
  83. 劉平(2002)。文化與叛亂:以清代秘密社會為視角。北京:商務印書館。
  84. 劉平(2002)。文化與叛亂:以清代秘密社會為視角。北京:商務印書館。
  85. 劉彬士撰。辦利害之惑稿。軍機處檔·月摺包。
  86. 劉彬士撰。辦惑論說稿。軍機處檔·月摺包。
  87. 蔡俊、李文坤主編(1998)。性科學與中國傳統性修煉。北京:中國中藥學出版社。
  88. 鄭永華(2003)。清代秘密教門治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89. 澤田瑞穗(1972)。校注破邪詳辯。東京:道教刊行會。
  90. 濮文起(1996)。天地門教調查與研究。民間宗教,2,221-242。
  91. 瞿宣穎纂輯(1972)。中國社會史料叢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2. 嚴如煜(1936)。叢書集成初編:三省山內風土雜識。上海: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陳君愷(2016)。先秦諸子論「男女」。淡江史學,28,1-37。
  2. 齊汝萱(2017)。近十五年來(2000-2015)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研究的回顧。史耘,18,135-162。
  3. 邱麗娟(2007)。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醫療活動:以病患求醫、入教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153-188。
  4. 王一樵(2011)。清朝乾嘉時期庶民社會的邪教恐懼與秩序危機:以檔案中的民間秘密宗教案件為中心。政大史粹,20,95-139。
  5. (2018).Joyous Buddha, Holy Father, and Dragon God Desiring Sex: A Case Study of Rape* by Religious Fraud in Taiwan.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aw review,13(2),18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