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代特殊官人的告身給付-《天聖令•雜令》唐13條再釋

并列篇名

The Appointment to Specific Mandarinate in Tang Dynasty-The Reinterpretation to the "Miscellaneous Statute, Tiansheng Statutes" in the Thirteenth Tang Ordinance

DOI

10.6243/BHR.2010.043.119

作者

賴亮郡(Liang-Chun Lai)

关键词

天聖令 ; 告身 ; 迓遠人 ; 遙授官 ; Tiansheng Statute ; Appointment ; Iauan People ; Iaoshou Officers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10 / 06 / 01)

页次

119 - 1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天聖令•雜令》唐13條規定告身授予的對象有兩類:一類是勳官、三衛、諸軍校尉以下的主帥,為令文所規範的主要對象;另一類是諸蕃首領、歸化人、迓遠人、遙授官四種,其人數遠較前類官員為少,不是令文規範的主體。其中,「迓遠人」最為特殊,是邊境因涉外事務的急迫性而臨時權置的外事官員,所以令文的注文特別規定其告身的付送方式。 本條令文的主旨,是強調告身必須由中央書寫;自寫告身只是附帶規定,而且有其條件限制,並非令文強調的重點。這是因為大曆(766~779)以後,曾一度任由諸道自寫告身,朝廷為了收回告身書寫權,才頒定本條令文,宣示告身仍由中央寫定。因此,本條令文可視為唐朝中央想要重新支配地方的努力。推測本條並非開元時期的令文,而是形成或修定於貞元11年(795)以後,反映出唐代中後期,朝廷與地方為爭奪告身書寫權而較勁、妥協的痕跡。

英文摘要

”Miscellaneous Statute, Tiansheng Statutes", the thirteenth Tang ordinance set appointment regulations for two main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includes ”Xunguan” (勳官), ”Sanui" (三衛), and officers ranking under lieutenant. The three kinds of people are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Statute. The Second category includes four kinds of people: state leaders, naturalized citizens, ”Iauan" (迓遠) people, and ”Iaoshou Officers” (遙授官). The second category is far less than the first one and is not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statute. Among the four kinds of people, the most special is ”Iauan” (迓遠)people who are temporary agents dealing with urgent affairs in diplomatic relations. Therefore, the statute especially regulates their appointme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atute is to emphasize that appointments should be written by the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Privately written appointments are only subordinate and conditional. Once every ”Dao” (道) could write appointments, but since Tang Dali (唐大曆) (66-779A.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thdrew the power of appointment writing, and enforced this ordinance that appointments shall be written by the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This statute can be seen as a central government's attempt to manipulate the local feuds. The assumed time of this statute is not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but is formed or amended after 795A.D. The statute indicates a tug of war for appointment writing power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feu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87)。吐魯番出士文書,第八冊。北京:文物出版社。
  2. 宋王欽若編纂、周勛初校訂(2006)。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
  3. 宋王溥(2006)。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宋王讜、周勛初校證(1997)。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5. 宋司馬光(1980)。資治通鑑。台北:洪氏出版社。
  6. 宋宋敏求、誠剛點校(1997)。春明退朝錄。北京:中華書局。
  7. 宋宋綬、宋敏求編(1978)。唐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
  8. 宋李昉編(1981)。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9. 宋陸游、李劍雄點校、劉德權點校(1997)。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
  10. 宋葉夢得、侯忠義點校(1984)。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
  11. 宋趙彥衛、傳根清點校(1996)。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
  12. 宋歐陽修(1985)。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13. 宋薛居正(1985)。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
  14. 後晉劉昫(1985)。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15. 後魏賈思勰、繆啟愉校釋(1986)。齊民要術校釋。台北:明文書局。
  16. 唐李林甫、陳仲夫點校(1992)。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
  17. 唐李德裕(1994)。會昌一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唐杜佑、王文錦點校(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19. 唐長孫無忌、劉俊文點校(1983)。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
  20. 唐姚思廉(1983)。梁書。台北:鼎文書局。
  21. 唐張九齡、熊飛校注(2008)。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2. 唐張鷟、趙守儼點校(1997)。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
  23. 唐陸贄、王素點校(2006)。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
  24. 唐魏徵(1983)。隋書。台北:鼎文書局。
  25.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1989)。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26.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1989)。爾雅注疏。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27. 梁沈約(1984)。宋書。台北:鼎文書局。
  28. 清徐松輯(1977)。宋會要輯本。台北:世界書局。
  29. 清董誥編(1983)。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30.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1989)。尚書正義。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31.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1989)。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32.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89)。周禮注疏。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33. 大庭脩(2003)。唐告身と日本古代の位階制。伊勢:皇學館出版部。
  34. 小野勝年(1969)。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の研究。東京:鈴木學術財團。
  35. 中村裕一(1991)。唐代制勅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36. 仁井田陞(1964)。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37. 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38. 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2006)。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39. 毛漢光(1984)。唐代蔭任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
  40. 朱金城(1988)。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池田溫(1979)。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概觀.錄文。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42. 西域文化研究所編(1960)。西域文化研究。東京:法藏館。
  43. 周紹良編、趙超編(1992)。唐代墓志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林尹(1972)。周禮今註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5. 舍人親王、黑板勝美編、國史大系編修會編(2000)。日本書紀。東京:吉川弘文館。
  46. 孫繼民(2002)。唐代瀚海軍文書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
  47. 高明士主編(2003)。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為中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8. 朝鮮史學會編輯(1928)。三國史記。京城府:朝鮮史學會。
  49. 滋賀秀三編(1993)。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50. 程喜霖(1991)。《唐垂拱元年(685)康義羅施等請過所案卷》考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1
  51. 黑板勝美編(1974)。令義解。東京:吉川弘文館。
  52. 黑板勝美、黑史大系編修會編輯(1974)。令集解。東京:吉川弘文館。
  53. 圓仁、白化文校註(1992)。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54. 愛宕元(1976)。唐代における官蔭入仕について—衛官コース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35(2)
  55. 瑞溪周鳳、田中健夫編、石井正敏補注(1995)。善鄰國寶記。東京:集英社。
  56. 管野眞道、藤原繼繩、黑板勝美編、國史大系編修會編(2000)。續日本紀。東京:吉川弘文館。
  57. 劉後濱(2008)。唐代告身的抄寫與給付—《天聖令.雜令》唐13條釋讀。唐研究,14,465-480。
  58. 德川光圀修、德川綱條校(1929)。大日本史。東京:大日本雄辯會。
  59. 戴建國(2006)。唐《開元二十五年令.雜令》復原研究。文史,3,105-132。
  60. 藤原緒嗣、黑板勝美編、國史大系編修會編(2000)。日本後紀。東京:吉川弘文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