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律中的「理」-斷罪的第三法源

并列篇名

The "Reason" in the Tang Code

DOI

10.6243/BHR.2011.045.001

作者

高明士(Kao Ming-shih)

关键词

理 ; 義理 ; 不應得為 ; 法例 ; 中華法系 ; reason ; righteousness ; Offenses Concerning Forbidden Acts in theTang Code ; precedent ; Chinese legal systems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11 / 06 / 01)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律乃至唐令條文中,常見到「理」,就立法意旨而言,泛言其義者多。從唐律看來,「理」實是律、令(含格、式)之外第三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斷罪依據,使犯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其義基本上仍須由先秦典籍,尤其儒家經典去理解,間參唐以前諸儒立論,因為這是當時人的基本教養與共識。淺見以為唐律中的「理」,廣義指道理,狹義為義理。唐律本於禮,此處之禮,析而言之,具有三義:禮之儀、禮之制、禮之義;唐律中的理,大多指禮之義而言,尤其是禮所規範人際關係的義理社會價值。理不可為而為者即有罪,以此法意斷罪,影響至明清律,是傳統法制一大特質。但因「理」為抽象意義,具有不確定性,不免受到後人詬病。

英文摘要

The word ”Reason” appeared frequently in the Tang Code or Statues. It was discussed with a wide range of meanings regarding its usage as a legal term. Seen from the Tang Code, ”reason” was in fact an alternative criteria for court judgment in addition to ”code” and ”regulation” (including rules and forms) with legal authority. It was designed to bring the criminals to justice. This arrangement of ”reason” could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pre-Qin Classics, especially the Confucian cannons, combined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e-Tang Confucianists. There was a ”consensus” and shared upbringings among the Tang contemporaries regarding the ”reason”.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son” in the Tang Code was that it was ”the Way and Truth” in general and the ”righteousness” in particular.The making of the Tang Code was based on ”propriety”. Here the ”propriety” could be interpreted from three ways: the rituals, the institutions and the righteousness. The ”reason” of the Tang Code mostly was referred to the last meaning, ie, the righteousness of the propriety. It regulate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values. If one committed an act which was forbidden according to the ”reason”, then he was considered as a criminal and would be brought to court and sentenced. This kind of practice had influenced the making of the legal cod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was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history. However, since the ”reason” is very abstractive and has no fixed definition, it has been inevitably criticized and even denounc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張壽安(1994)。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72,4。
    連結:
  2. 黃源盛(2004)。唐律不應得為罪的當代思考。法制史研究,5,213-259。
    連結:
  3. (2001)。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4. 瀧川政次郎,〈龍筋鳳髓判について〉,《社會經濟史學》,10:8(東京,1940.10),頁4-9。
  5. 宋王溥(1991)。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唐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7. 漢班固(196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8. 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文化研究院編(2009)。中西法律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0. 仁井田陞(1980)。補訂‧中國法制史研究:法と慣習.法と道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1. 王斐弘(2003)。輝煌與印證:敦煌《文明判集殘卷》研究。現代法學,52(4),64-73。
  12. 王斐弘(2009)。敦煌吐魯番文獻中的情理法辨析。蘭州學刊,12,1-5。
  13. 王震亞、趙熒(1993)。敦煌殘卷爭訟文諜集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4. 市原亨吉(1963)。唐代の「判」について。東方學報,33,119-120+135+151。
  15. 末松保和博士古稀記念會編(1978)。古代東アジア史論集。東京:吉川弘文館。
  16. 田濤校注、郭成偉校注(1996)。龍筋鳳髓判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7. 田濤點校、鄭秦點校(1998)。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
  18. 白居易、朱金城箋校(1981)。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白居易、朱金城箋校(1981)。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朱勇編(2010)。中華法系。北京:法律出版社。
  21. 何正平編、王德明編(1998)。大唐新語譯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佐立治人(1995)。裁判基準としての「人情」の成立について。法制史研究,45,73-106。
  23. 李昉編(1979)。文苑英華。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4. 李學勤編(1999)。標點本‧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沈家本、鄧經元點校、駢宇騫點校(1985)。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
  26. 汪雄濤(2008)。功利:第三種視角─評滋賀秀三與黃宗智的「情理/法律」之爭。學術界,117-122。
  27. 林咏榮(1982)。唐清律的比較及其發展。台北:國立編譯館。
  28. 俞榮根(1999)。道統與法統。北京:法律出版社。
  29. 律令研究會編(1979)。譯註日本律令.五「唐律疏議譯註篇一」(滋賀秀三譯註)。東京:東京堂。
  30. 徐忠明(2009)。情感、循吏與明清時期司法實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31. 桂齊遜(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32. 馬宗霍(1972)。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3. 高明士(2005)。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34.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35. 張晉藩(1998)。清代民法綜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36. 曹漫之編(1989)。唐律疏議譯註。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37. 郭沂(2001)。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8. 陳永勝(2000)。敦煌吐魯番法制文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39. 陳登武(2008)。白居易「百道判」試析─兼論經義折獄的影響。傳統中國法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
  40. 陳新宇(2008)。繼受與變革─以日本過渡刑律下「斷罪無正條」與「不應為」的變化為中心。清華法學,2(3),107-118。
  41. 陳顧遠(1955)。天理─國法─人情。法令月刊,6(11),9。
  42. 曾憲義編(2009)。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3. 滋賀秀三(1984)。清代中國の法と裁判。東京:創文社。
  44. 滋賀秀三編(1993)。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45. 黃宗智(2001)。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46. 黃源盛(2009)。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47. 黃源盛(2004)。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政法學評論,79,339-383。
  48. 黑板勝美編(1978)。(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律。東京:吉川弘文館。
  49. 溝口雄三(1987)。中國の「理」。文學,55(5),53-70。
  50. 溝口雄三(1987)。中國の「自然」。文學,55(6),81-98。
  51. 溝口雄三(1993)。天理觀の成立について。東方學,86,1-20。
  52. 廖名春。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20,52。
  53.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78)。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54. 齊陳駿(1996)。讀伯3813號《唐判集》札記。敦煌學輯刊,1,19。
  55. 劉俊文(1989)。敦煌吐魯番唐代法制文書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56. 劉俊文(1996)。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
  57. 劉俊文點校(1983)。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
  58. 錢大群(2007)。唐律疏義新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59. 霍存福(1997)。張鷟《龍筋鳳髓判》與白居易《甲乙判》異同論。法制與社會發展,2,45-52。
  60. 霍存福(1998)。《龍筋鳳髓判》判目破譯─張鷟判詞問目源自真實案例、奏章、史事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19。
  61. 霍存福(2001)。中國傳統法文化的文化性狀與文化追尋─情理法的發生、發展及其命運。法制與社會發展,3,1-18。
  62. 戴炎輝(1988)。唐律各論。台北:成文出版社。
  63. 戴炎輝(1965)。唐律通論。臺北:正中書局。
  64. 瞿同祖(2003)。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連啟元(2018)。《明律》縱囚條文規範與社會現象-兼論「縱囚論」的議論與反思。法制史研究,33,73-111。
  2. (2014)。關於唐代《法例》書。法制史研究,25,189-204。
  3. (2017)。敦煌出土《唐判集殘卷》中的法律與社會問題─兼論唐代「判」的傳播。法制史研究,31,1-30。
  4. (2023)。唐代法官形象舉隅──「守法型」與「嚴酷型」的比較研究。法制史研究,40,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