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楚扞關考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the Han Pass in Chu Country

DOI

10.6243/BHR.2011.046.001

作者

蔡坤倫(Kun-Lun Tsai)

关键词

楚國 ; 扞關 ; 扜關 ; 江關 ; Chu Country ; Han Pass ; Yu Pass ; Jiang Pass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6期(2011 / 12 / 01)

页次

1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史載戰國扞關雖位於趙、楚兩國,不過,趙扞關並非真正關名,乃借指他關。楚扞關依時間先後,防禦對象的不同,先後設置於兩地。先在楚肅王四年(377B.C.)為防蜀國而置,簡稱拒蜀扞關(今四川省奉節縣東長江北岸);爾後在楚懷王十八年(311B.C.)再次因拒秦國需要而另置,簡稱拒秦扞關(今湖北省長陽縣西清江北岸)。後人針對拒蜀與拒秦扞關位置是否相同,有一處與二處說之辨。本文討論的重點有三:(一)考辨扞關的地理位置,(二)闡述拒蜀扞關的名稱沿革與時代意義,(三)復原扞關所管控的交通路線圖。期能作為南方關隘研究的起步之一。

英文摘要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records, Warring States Han Pass was located in Zhao and Chu countries, but the Zhao Han Pass wasn't its real na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the different targets it defended, the Chu Han Pass was constructed in two country. Firstly, constructed to resist the Shu country in Chu Suwang four years (377B.C.) was called Resist Shu Han Pass (Yangtze River north shore in Fengjie east of Sichuan). Later, constructed to resist Qin country in another place in Chu Huaiwang eighteen years (311B.C.) was called Resist Qin Han Pass (Qingjiangnorth shore in Changyang west of Hubei Province). However, there is an argument that if the two pass above all are in the same place. Hoping to start first step about the research of pass in south area,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 about three themes. Firstly, clarify the position of Han Pass. Secondly, explain the name and history of Resisting Shu Han Pass. Finally, make the transportation surrounding the Han Pass reappea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北宋司馬光編、元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2. 北宋司馬光編、元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3. 北宋司馬光編、元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4. 北宋司馬光編、元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5. 北宋樂史、王文楚點校(2007)。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
  6.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疏、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1989)。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7. 西晉陳壽(1982)。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8. 東晉常璩、任乃強校注(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前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0. 前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1. 前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2. 前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3. 前漢桓寬、王利器校注(1992)。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4. 前漢劉向集錄(1982)。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
  15. 後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6. 後漢劉珍、吳樹平校注(1987)。東觀漢記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17. 唐李泰、賀次君輯校(1980)。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
  18. 唐杜佑、王文錦點校(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20. 清湯球輯(1991)。九家舊晉書輯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1. 清嚴可均校輯(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22.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3.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4.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5.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6.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7.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8. 戰國呂不韋、高誘注、陳奇猷校釋(1985)。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29. 王子今(2003)。秦漢區域地理學的「大關中」概念。人文雜誌,2003(1),89-90。
  30. 呂思勉(2005)。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李曉杰(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32.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33.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34. 郭沫若編(1996)。中國史稿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35. 陳劍(1989)。古代「扞關」今何在。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9-102。
  36. 童恩正(1979)。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
  37. 楊守敬(1967)。水經注圖。臺北:廣文書局。
  38. 楊建(2010)。西漢初期津關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楊昶(1986)。楚扞關辨正。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5,48-52。
  40. 劉文杰(1985)。「蜀伐楚,取茲方」考辨。江漢論壇,1985(4),81。
  41. 蔡坤倫(2006)。漢代扜關地理位置初探。中華簡牘學會通報,2,55-67。
  42. 蔡坤倫(2008)。前漢關中「關」之地理位置考。簡牘學報,20,189-246。
  43. 錢穆(2001)。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44. 繆文遠(1998)。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45. 魏嵩山(1980)。楚捍關考─兼及清江和大溪源流及巴族遷徙路線。江漢論壇,1980(5),81-84。
  46. 譚其驤編(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47. 譚其驤編(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48. 譚其驤編(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49. 嚴耕望(1992)。錢穆賓四先生與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