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朝的旗學與旗人的繙譯教育

并列篇名

The School System and Translation Education of the Bannermen in the Ch'ing Dynasty

DOI

10.6243/BHR.2012.048.071

作者

葉高樹(Kao-Shu Yeh)

关键词

旗學 ; 滿文 ; 繙譯 ; 騎射 ; 八旗子弟 ; Bannermen's school ; Manchu language ; translation ; archery ; eightbanner youth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8期(2012 / 12 / 01)

页次

71 - 1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滿洲入主中國並欲久居之,必須面對如何進行有效統治與保持民族特質的雙重考驗,八旗學校的設置,以及繙譯教育的推動,便是因應統治需求和鞏固政權的產物。清朝旗學的創設始於順治朝,係依循漢族國子監的形式,專供八旗子弟學習滿文、蒙文或漢文、繙譯、騎射等科目,故而是不失滿洲特色的官學教育制度;經過康熙朝的發展,形成學生來源特定、設在特定區域、具有補充作用等三種形態。國家為不同階層、各個駐地的旗人興辦學校, 使其普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並施以定期與不定期的考課;對擔任教習者,從揀選、任職到滿期,亦有諸多規範,期能確保子弟的學習品質,雖然實施成效不盡理想,仍能看出皇帝對旗人教育問題的關心。另一方面,旗學的教材都譯自漢文典籍,無論其形式為滿文本、蒙文本、滿漢合璧本或滿蒙合璧本, 其知識基礎與漢族傳統的經、史教育相同,遂不可避免地使漢族的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向滲入旗人群體之中。至於旗學能否造就堪用的繙譯人才,雖然文獻中記載旗人清語、繙譯荒疏的情形所在多有,其中實涉及教育制度流於形式、選才制度出現弊端等外在因素,以及子弟學習態度、旗人仕宦心態等內在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受影響的程度當屬因人而異的個案問題。

英文摘要

As the Manchu came to dominate China and with the ambition for longterm governance, they had to face the dual quest of how to implement efficient dominating measures as well as to maintain their ethnic features. To cater for the needs of domin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regime, they established schools for the bannermen and promoted translation education. The system of Bannerman schools, which had started in Shun-chi period and then followed the pattern of the Han imperial college, provided the eight banners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languages, such as Manchu, Mongoloan or Chinese, translation, archery, and so on; hence, it was an official education system of Manchu features. Proceeding during K'ang-hsi period, the system had developed into three patterns: particular sources of students, specific areas and effective function of supplement.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schools for the bannermen coming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and regions, making her people have the opportunities to accept education, while rules concerning instructor selections, periods of duty and expirations were also strictly defined, for the purpose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less than adequate, the emperors' concerns of education were obvious. On the other hand, all the textbooks for the bannermen wer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s, it was inevitable that the Han ways of thinking and value judgments would permeate through the bannermen as they used the same classics and historiography as in the Han tradition, no matter what versions-the Manchu edition, the Mongolian edition, the Manchu-Han edition, or even the Manchu-Mongolian edition-they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the bannermen's performances in learning languages and doing translation works are not satisfying, and yet these conditions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defects in education system and ways of selecting elite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youth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the bannermen's official mentality; therefore, the issue of the 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translators under the system in effect depends on different individual cas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清高宗敕譯,《御製繙譯四書》,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刊滿漢合璧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7.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8.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鄂爾泰等奉敕譯,《御製繙譯四書(han i araha ubaliyabuha duin bithe)》,清乾隆六年武英殿刊滿文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登錄號:209235-001。
  22. (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素爾納等,《學政全書》,卷4,〈頒發書籍〉,頁91
  25. (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9. (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3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1993)。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
  3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40.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5.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編(1983)。世界滿文文獻目錄。北京: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
  4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1)。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
  4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0)。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2)。乾隆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8)。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89)。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順治朝。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5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0)。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8)。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0)。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1)。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
  5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1)。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
  5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0)。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1)。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
  5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3)。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
  5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1)。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
  6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1984)。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6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註(1990)。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
  62. 允祿監修(1995)。大清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63. 王鍾翰點校(1987)。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64. 王鍾翰點校(1987)。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65. 王鍾翰點校(1987)。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66. 伊桑阿纂修(1993)。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67. 托津纂(1991)。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68. 吳振棫(1983)。養吉齋叢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69. 宋德宣(1994)。滿族哲學思想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70. 宋德宣(1990)。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1. 李光濤(1986)。清太宗與《三國演義》。明清檔案論文集,臺北:
  72. 李若琳記(1976)。多爾袞攝政日記。臺北:廣文書局。
  73. 杜家驥(2008)。八旗與清朝政治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74. 沈一民(2006)。啟心郎與清初政治。史學月刊,2006(6),31-33。
  75. 佟永功、關嘉祿(1995)。乾隆朝《欽定新清語》探析。滿族研究,1995(2),66-69。
  76. 周遠廉(1993)。清帝列傳‧順治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77. 季永海譯編、劉景憲譯編(1988)。崇德三年滿文檔案譯編。瀋陽:遼瀋書社。
  78. 定宜庄(2003)。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79. 邸永君(2006)。啟心郎考。歷史研究,2006(1),175-176。
  80. 昭槤(1980)。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
  81. 昭槤(1980)。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
  82. 昭槤(1980)。嘯亭雜錄‧續錄。北京:中華書局。
  83. 韋慶遠(1994)。《明清檔案》與順治朝吏治。社會科學輯刊,1994(6),89-98。
  84. 神田信夫(1960)。清初の文館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19(3),40-45。
  85. 神田信夫(1989)。滿文本の《四書》と《書經》。第二屆中國域外漢籍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
  86. 素爾納(1968)。學政全書。臺北:文海出版社。
  87. 高翔(1993)。論清初理學的政治影響。清史研究,1993(3),66-73。
  88. 高翔(1995)。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9. 郗鵬(2006)。清代八旗官學教師述評。東北史地,2006(5),59-60。
  90. 國子監纂輯(1989)。欽定國子監則例。臺北:文海出版社。
  91.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1973)。朝鮮王朝實錄。漢城:探求堂。
  9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9)。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9)。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4.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9)。宮中檔雍正朝奏摺‧滿文諭摺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5. 張丹卉(2004)。論滿族文化先趨─巴克什。史學集刊,2004(1),21-22。
  96. 張永江(1990)。清代八旗蒙古官學。民族研究,1990(6),99。
  97. 張杰(2007)。滿族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8. 張杰(1994)。清初招撫新滿洲述略。清史研究,1994(1),23-29。
  99. 張晉藩、郭成康(1988)。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00. 盛昱輯、楊鍾羲輯(1969)。八旗文經。臺北:華文書局。
  101. 莊吉發(1982)。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02. 莊吉發(1986)。清高宗敕譯《四書》的探討。滿族文化,9,1-8。
  103. 陳康祺(1998)。郎潛紀聞.二筆。北京:中華書局。
  104. 復明法師編(1987)。禪門逸書‧續編。臺北:漢聲出版社。
  105.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06.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07.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08.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09.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10.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11.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12.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13. 鄂爾泰修(1986)。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14. 馮爾康(1995)。雍正傳。北京:人民出版社。
  115. 馮爾康、常建華(1990)。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16. 黃進興(1987)。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1),105-121。
  117. 黃潤華編、屈六生編(1991)。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18. 愛新覺羅瀛生(1990)。談談清代滿語教學。滿族研究,1990(3),43-49。
  119. 新柱纂(1994)。福州駐防志。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20. 葉高樹(2008)。滿洲君主塑造政權認同的論述。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三),臺北:
  121. 葉高樹(2006)。滿漢合璧《欽定繙譯五經四書》的文化意涵:從「因國書以通經義」到「因經義以通國書」。經學研究論叢,臺北:
  122. 葉高樹(1999)。滿文繙譯儒家典籍的探討。輔仁歷史學報,10,159-167。
  123. 葉高樹(2002)。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
  124. 雷炳炎(2006)。清代八旗世爵世職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125. 趙爾巽(1998)。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126. 趙爾巽(1998)。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127. 劉小萌(1987)。關於清代「新滿洲」的幾個問題。滿族研究,1987(3),30-31。
  128. 劉體仁(1996)。異辭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29. 滕紹箴(1989)。清代八旗子弟。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130. 鄭仲烜(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131. 錢泳(1979)。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
  132. 錢儀吉纂(1994)。碑傳集。北京:中華書局。
  133. 閻崇年(1983)。努爾哈赤傳。北京:北京出版社。
  134. 閻崇年編(1996)。滿學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135. 閻崇年編(1992)。滿學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36. 戴逸(1996)。乾隆帝及其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37. 羅振玉輯(2005)。史料叢刊初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杜祐寧(2016)。同場一例:科舉制度與清朝旗人的仕途。政大史粹,30,1-54。
  2. 林智莉(2018)。明末清初落難女子題詩與文人託喻:論丁耀亢《西湖扇》的寓意寫生。戲劇研究,22,1-34。
  3. 吳政緯(2020)。論燕行文獻的特性與價值-以清書、清語與滿漢關係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7(1),55-105。
  4. 葉高樹(2014)。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2,95-132。
  5. 葉高樹(2017)。乾隆皇帝與滿洲傳統的重建─以薩滿祭祀儀式為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8,43-94。
  6. (2024)。滿文《四書》翻譯、流通及其研究探論。新亞學報,41(1),2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