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之造林學研究─以林學科學生畢業論文為中心

并列篇名

Silviculture Study Developed by the Taiwan Highe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hool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Era Focus on the Graduates of Forestry Department's Theses

DOI

10.6243/BHR.2013.049.207

作者

謝明如(Ming-Ju Hsieh)

关键词

日治時期 ; 農林學校 ; 造林 ; 林學 ; 林業 ; 專門學校 ; Japanese Colonial Era ; forestry school ; forestation ; Silviculture ; forestry ; specialized schools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9期(2013 / 06 / 01)

页次

207 - 25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係日治時期臺灣唯一的高等林業教育機關,本文旨在利用該校學生的畢業論文,探討其造林學之研究趨勢與特色。初步探討顯示,該校的造林學研究,在地理上以臺灣為主,研究對象偏重臺灣及南洋產之有用樹種,其核心目標係以臺灣為基地發展熱帶林業。研究課題與研究方法受到社會環境、國家需求及指導教授之個人偏好等因素影響而呈現階段性差異。該校成立之初,早期官行、民行造林,林木生長已有相當年數,其林相正有待調查,以瞭解實際的造林成績並提出改進之道。因此,首任造林學教師金森貞吉所指導之論文以臺灣各造林地之實地考察居多,其內容經常就考察過程中所發現之缺失提出頗具實用價值之建議;1932年以降,造林學課程改由青木繁擔任,此時日本的國際地位轉趨孤立,在臺發展熱帶林業之需求更加急迫,加以青木原有建立熱帶殖產學知識系統之想法,由是,所指導的造林學論文轉而專攻熱帶林木研究,尤其是針對臺灣原生植物相思樹從事系統性的發芽與生育試驗,闡明相思樹最適當的灌水量、播種時期與栽種密度,成為此一時期該校造林學研究之主要特色;1937年起,造林學改由田添元教授,其運用在北海道帝國大學從事溫度對寒帶針葉樹種子發芽生育影響及植物根系之研究經驗,指導學生解明柚木、竹類等臺灣及南洋產有用樹種之生長適溫及其根系形態,呈現臺灣與北海道林學研究之關連性;1939年以降,配合國策與總督府林業試驗所之要求,研究對象偏重與戰時物資相關之熱帶林木,惟依然延續重視植物根系與生長適溫之研究。無疑的,臺灣高農之造林學研究有助於總督府掌握及開拓臺灣林業資源;同時,其詳細調查臺灣各造林地或各樹種之造林概況,並釐清多種臺灣及南洋產有用樹種之生長特性,對於臺灣造林學基礎之奠定,實有不可忽視之重要性。

英文摘要

The Taiwan Highe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hool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 is the only higher forestry school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Era. Based on the School's graduate these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irection and features of their sylviculture study. In the school's teething phase, they focused on the specific geography of Taiwan, figuring out the kinds of useful tree species for Taiwan from Southeastern Asia. Their major purpose was to test Taiwan serving as the main base to develop tropical forest industr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factors such as social milieu, the requirement of the Japanese state, and the personal favor of academic supervisors, all together affected and varied research topics and methods in four different periods.At the first stage, researchers of the School investigated the existing official and private forestation which had run for years. They accordingly gave advices to reshape the forests. The theses supervised by Kanemori Sadakichi, the first director of sylviculture department, were mostly of this sort, focusing on the survey of plantations in Taiwan, and giving practical suggestions such as shortcomings found in the field work.After 1932, Aoki Shige became the director of sylviculture department. At this time, the Japanese Empire was gradually isolated 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 so the demand of developing tropical forest industry in Taiwan became urgent. Baring this in mind, together with his own ideas regarding a system of colonial tropical forest, Aoki had supervised theses, which shifted the focus on tropical trees, especially the systematic experiments of germination and reproduction on the Formosa Acacia. These theses had figured out the most suitable irrigation amounts, the seeding timing and density of planting. And it became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school's sylviculture research during this time.From 1937, the succeeding director was Tazoe Moto. He used his research experience of how the temperature affects the seeds' reproduction and the roots of boreal conifer during his study at Hokkaido Imperial University to help the graduates elucidating the suitable temperature and the form of the roots system of the useful tree species such as teak and bamboo. These theses showed the relationship of sylvicultural research between Taiwan and Hokkaido.After 1939, coordinated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demand from the Office of the Governor-General's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turned to the tropical trees related to the wartime goods supplement, but they still continued their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form of root system and suitable growing temperature. Undoubtedly the sylvicultural research of Taiwan Highe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hool helped the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to grasp and explore the forest resource i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they precisely investigated the plantations and the situation of forestation, and clarified the planting particularities of Taiwan and Nanyang useful tree species. All these results have great importan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on the founding of Taiwan Silviculture Stud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三浦伊八郎,〈物資自給と臺灣熱帶林の使命〉,《臺灣の山林》,78(臺北,1932.10),頁19-22。
  2. 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編,《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一覽》,臺北: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1939。
  3. 《臺北帝國大學學內通報》
  4. 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編,《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10-11年》,鹿兒島: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1936。
  5. 朝鮮總督府水原高等農林學校編,《朝鮮總督府水原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9年》,水原:朝鮮總督府水原高等農林學校,1934。
  6.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造林指針》,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09。
  7. 青木繁,〈臺灣に於ける所謂熱帶農林業經營上特に留意すべき點〉,《臺灣の山林》,87(臺北,1933.7),頁1-4。
  8. 青木繁,《森林教育改造論》,臺北:杉田書店,1927。
  9. 青木繁、芝田隆雄、黃德增,〈灌水關係の相思樹種子の發芽生育 並稚苗の形態に及ぼす影響に就て〉,《シルビア》5:1(臺北,1934.2),頁50-71。
  10.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
  11. 臺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第三回臺灣林業試驗連絡會議錄(林業試驗事報第40 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1942。
  12. 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編,《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5-6 年》,鹿兒島: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1931。
  13. 盛岡高等農林學校編,《盛岡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大正7-8 年》,岩手:盛岡高等農林學校,1919。
  14.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編,《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大正14-15 年》,臺北: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1925。
  1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造林指針中編》,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1。
  16. 田代安定,〈臺灣造林論〉,《田代文庫》,檔號t078,國立臺灣大學深化臺彎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查詢時間:2012.12.24。
  17. 盛岡高等農林學校編,《盛岡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明治37-38 年》,岩手:盛岡高等農林學校,1905。
  18. 山田金治,〈本島に於ける熱帶有用林木の輸入造林に就て〉,《臺灣山林會報》,27(臺北,1927.9),頁55-61。
  19. 北海道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一覽》,札幌:北海道帝國大學,1921。
  20. 青木繁,〈臺灣造林樹種〉,《臺灣山林會報》, 4 ( 臺北,1923.9),頁43-63。
  21. 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編,《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17 年》,鹿兒島: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1942。
  22. 平山定克,〈林業勞働學序論(1)〉,《日本林學會誌》,24:10(東京,1942.10),頁17-18。
  23. 青木繁,〈臺灣林業の特徵─林政技術官會議の提倡〉,《臺灣の山林》,100(臺北,1934.8),頁14-19。
  24. 《讀賣新聞》
  25. 臺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第二回臺灣林業試驗連絡會議錄(林業試驗事報第34 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1941。
  26.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編,《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2-3 年》,臺北: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1927。
  27. 青木繁,〈相思樹林の作業法に關する研究〉,《臺北農林學會報》,1:1(臺北,1936.4),頁35-65。
  28. 宇都宮高等農林學校編,《宇都宮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10-11年》,栃木:宇都宮高等農林學校,1936。
  29. 《日治時期台灣高農卒業論文》
  30. 三重高等農林學校編,《三重高等農林學校一覽》,三重:三重高等農林學校,1938。
  31. 河合鈰太郎,〈臺灣の森林に就き〉,《臺灣協會會報》,1(東京,1898.1),頁43-53。
  32. 東京帝大農科大學,《臺灣ニ生育スベキ熱帶林木調查》,東京:東京帝大農科大學,1918。
  33. 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編,《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大正10-11年》,鹿兒島: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1922。
  34. 宮崎高等農林學校編,《宮崎高等農林學校一覽》,宮崎:宮崎高等農林學校,1932。
  35. 臺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第一回臺灣林業試驗聯絡會議錄(林業試驗事報第13 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1939。
  36. 青木繁,〈相思樹の臺灣〉,收於同氏著,《森林生活者の手記》,臺北:臺北印刷株式會社,1926。
  37. 東京高等農林學校編,《東京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17-18 年》,東京:東京高等農林學校,1943。
  38. 《臺灣總督府官署職員錄》
  39. 三浦伊八郎,〈熱帶林業と臺灣の使命〉,《臺灣時報》,(臺北,1930.4),頁48-57。
  40. 伊藤太右衛門,《臺灣林業史 第二卷》,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9。
  41.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造林法》,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3。
  42.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系史〉,登載於 該系「系所沿革」網頁:http://for.nchu.edu.tw/index.asp?ind=2&no=1&id=4。查詢時間:2012.11.14。
  43.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44. 岐阜高等農林學校編,《岐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6-7年度》,岐阜:岐阜高等農林學校,1932。
  4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造林主木各論前篇》,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1。
  46. 平山定克,〈林業勞働學の林學上の位置〉,《日本林學會誌》,26:2(東京,1944.2),頁8-9。
  47. 岐阜高等農林學校編,《岐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昭和2年度》,岐阜:岐阜高等農林學校,1927。
  48. 賀田直治,《臺灣林業史》,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7。
  49. 《公文類聚》
  50. 《臺灣總督府府報》
  51. 岐阜高等農林學校編,《岐阜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大正14 年度》,岐阜:岐阜高等農林學校,1925。
  52. 青木繁主編,《相思樹の話》,臺中:臺中州愛林組合,1939。
  53. 《臺灣日日新報》
  54. 青木繁,〈熱帶植產學概論〉,《臺灣の山林》,136(臺北,1937.8),頁1-19。
  55. 盛岡高等農林學校編,《盛岡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明治36 年》,岩手:盛岡高等農林學校,1904。
  56. 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編,《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一覽 明治42-43年》,鹿兒島: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1910。
  57. Barton, Gregory Allen(2002).Empire Forestry and the Origins of Environmental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8. 吳文星(2003)。札幌農學校與臺灣近代農學的展開─以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為中心。日本資本主義與臺灣‧朝鮮 : 帝國主義下的經濟變動,臺北:
  59. 吳文星(1997)。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檢」之展開。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
  60. 吳明勇(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61. 林業經濟研究所編(1971)。大正昭和林業逸史。東京:日刊林業新聞。
  62. 郭城孟(1995)。臺灣森林植群研究─日據時代以前。林業試驗所百週年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63. 彭鏡毅、楊遠波、許再文。,未出版
  64. 葉楷勳(1973)。臺灣省國有林地保育利用之研究。臺中: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65. 榕畔會校史編輯委員會(1978)。榕畔會史─台湾に於ける高等農林教育のあゆみ。東京:榕畔會校史編輯委員會。
  66. 劉書彥(2002)。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における高等農業教育の展開。《アジア文化研究》國際アジア文化學會研究紀要,9
  67. 謝明如(2013)。台湾総督府高等農林学校林学科の教員構造と台北帝国大学理農学部との関連性。史訪會第20次學術討論會,神戶:
  68. 顧雅文(2011)。日治時期臺灣的金雞納樹栽培與奎寧製藥。臺灣史研究,18(3),47-91。
  69. 内閣制度百年史編纂委員会(1985)。内閣制度百年史。東京:大?省印刷局。
被引用次数
  1. 李力庸(2017)。深耕臺灣:2013-2015 年農業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36(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