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孫吳時期長沙郡的土地問題-以《嘉禾吏民田家莂》為中心

并列篇名

Land Problems of Changsha County of Eastern Wu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Focused on the Jiahe Limin Tianjia Bie

DOI

10.6243/BHR.2016.056.001

作者

林益德(Lin, Yi-der)

关键词

三國時代 ; 土地租佃 ; 土地性質 ; 走馬樓吳簡 ; 貧富差距 ; 農業 ; 羅蘭茲曲線 ; Three Kingdoms ; land tenure ; characteristic of land ; Zoumalou Sanguo Wujian ; distribution of wealth ; agriculture ; Lorenz Curve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6期(2016 / 12 / 01)

页次

1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中詳載三國時期孫吳政權治下荊州長沙地區土地資料,開啟學者研究相關課題之空間。過去已有學者探討相關問題,並取得諸多成果,惟受限於研究方式,較難分析若干土地現象的背後意義。本文運用羅蘭茲曲線概念分析《嘉禾吏民田家莂》中所見土地資料,在群組化田家資料並分析後,除可得知此時期貧富差距之外,更可透過比較貧富不同群組間的特色,瞭解到土地持有多寡與身分高低確有相當程度之關係,身分越高者所持有的土地數量較多,土地品質也較好,符合鄭玄所謂「富者貴美且多」之情形。過去學者探討《嘉禾吏民田家莂》時,認為其租稅率屬於達五成之重稅,所以應是租佃土地。更有學者主張這些土地對耕作者具有不利性質,持有土地越多代表田主經濟地位越差。然經詳細考實後,所謂「重稅」一說有其疑問,且三國時期屬於戰亂之世,不宜以秦漢承平時期「三十稅一」之稅率比較,恐怕尚有諸多再商榷之空間。至於此處土地具有不利性質一說,從諸多角度考核後,該說甚難成立。直接認為相關土地係私有土地,或許反而更能減少諸多問題,更能配合所見諸多土地現象。

英文摘要

The vast number of land records of Changsha County of the Eastern Wu found in the newly unearthed document Changsha Zoumalou Sanguo Wujian Jiahe limin tianjia bie enable us to research land related issues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have committed their efforts into related fields but not much of them have look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in the Jiahe limin tianjia bie (嘉禾吏民田家莂, Farmer's receipt in the Jiahe period). This article uses Lorenz Curve and its concept to analyze records of Jiahe limin tianjia bie to compare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arming groups to investigate the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tatus and wealth. It is found that farmers not only have larger lands but also enjoy several economic superiority such as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land and lands with lower tax rate. Past researchers have deemed all lands in Jiahe limin tianjia bie as part of a land tenure system because tax rates of 50% or higher were documented. These high tax rates were argued to be predatory and led to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ea of land owned and economic status. However, one can't compare tax rate against peace period, like at the high of Han Dynasty, and war period such as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s heavier taxes in the time of war can be expected. Furthermore, confirmation is needed to verify that the 50% tax rate indeed applied to most land parcel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ward Jiahe limin tianjia bie might be achieved if the land are treated as ordinary private propert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章淵若,《土地問題》,上海:泰東圖書局,1930。
  2. Lorenz, Max O.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Wealth.” 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70, 1905, pp.209-219.
  3. 西晉陳壽(1982)。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4. 西漢桓寬(1992)。鹽鐵論。北京:中華書局。
  5. 西漢劉安原、何寧集釋(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6.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7. 東漢鄭玄注(1999)。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 南朝宋范瞱(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9. 南朝宋范瞱(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0. 南朝宋蕭統編(1986)。昭明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2. 清孫星衍編(1990)。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
  13. Demetriou, Demetris(2014).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IPDSS) for Land Consolidation.New York:Springer.
  14. 于振波(2004)。走馬樓吳簡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15. 仁井田陞(1960)。中國法制史研究:土地法.交易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6. 王琦(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延安,延安大學。
  17. 北京吳簡研討班編(2006)。吳簡研究第二輯。武漢:崇文書局。
  18. 北京吳簡研討班編(2011)。吳簡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
  19.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1984)。安徽南陵縣麻橋東吳墓。考古,11,974-978+1020。
  20. 吳早生、李建平(2011)。從出土實物看辭書中「地券」的釋義—附釋「丹書鐵契」。農業考古,4,34-35。
  21. 吳榮曾(2005)。孫吳佃田初探。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22. 林甘泉(1999)。中國經濟通史.秦漢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23. 邱東聯(1999)。略論長沙走馬樓吳簡中的佃田租稅簡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耕耘錄—湖南中青年考古學者論文選集,長沙:
  24. 邱東聯(1998)。略論長沙走馬樓吳簡中的佃田租稅簡。船山學刊,1,44-48。
  25. 邱東聯(1998)。長沙走馬樓佃田租稅簡的初步研究。江漢考古,4,73-77+94。
  26.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吏民田家莂。北京:文物出版社。
  27.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
  28. 長沙簡牘博物館(2011)。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肆。北京:文物出版社。
  29. 長沙簡牘博物館(2007)。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貳。北京:文物出版社。
  30. 長沙簡牘博物館(2008)。長沙三國走馬樓吳簡.竹簡.叁。北京:文物出版社。
  31. 阿部幸信(2007)。小型竹簡と旱敗率よりみた「丘」。長沙吳簡研究報告,2,3-23。
  32. 阿部幸信(2007)。嘉禾吏民田家莂數值データの整理と活用。長沙吳簡研究報告,3,3-11。
  33. 阿部幸信(2001)。長沙走馬樓吳簡所見田種初探。嘉禾吏民田家莂研究—長沙吳簡研究報告第1集,新潟:
  34. 胡平生、宋少華(1997)。長沙走馬樓簡牘概述。傳統文化與現代化,3,79-89。
  35. 胡祖光(1993)。吉尼係數的理論最佳值—三分之一。中外管理導報,3,62-64。
  36. 馬大英(1983)。漢代財政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37. 高敏(2000)。論《吏民田家莂》的契約與憑證二重性及其意義—讀長沙走馬樓簡牘札記之二。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67-70。
  38. 高敏(2008)。長沙走馬樓簡牘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9. 高敏(2000)。關於《嘉禾吏民田家莂》中「州吏」問題的剖析—讀長沙走馬樓簡牘札記之七,兼論嘉禾五年改革及其效果。史學月刊,6,34-41。
  40. 高敏(1998)。中國經濟通史.魏晉南北朝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41. 張文杰(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42. 張承宗編(1991)。六朝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3. 張榮強(2001)。孫吳「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3,39-48。
  44. 郭浩(2008)。從漢「里」談長沙走馬樓吳簡中的「里」和「丘」。史學月刊,6,97-100。
  45. 陳榮傑(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重慶,西南大學。
  46. 曾延偉(1989)。兩漢社會經濟發展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7. 董中生(1956)。土地問題與土地行政。臺北:作者自印。
  48. 鄒紀萬(1981)。兩漢土地問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49. 趙岡、陳鍾毅(1982)。中國土地制度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0. 劉盛男(1984)。現代經濟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
  51. 蔣福亞(2003)。略談吳國國有土地租佃關係制度化的原因—《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研討。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7。
  52. 蔣福亞(2013)。再論走馬樓吳簡中的諸吏。史學月刊,1,22-41+79。
  53. 蔣福亞(2008)。吳簡所見吳國前期民屯—兼論魏吳民屯的區別。中華文史論叢,1,13-57+385-386。
  54. 蔣福亞(2012)。走馬樓吳簡經濟文書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55. 蔣福亞(2002)。有關《嘉禾吏民田家莂》性質的補充意見。南京曉莊學院學報,1,17-19。
  56. 黎虎(2007)。論「吏民」即編戶齊民—原「吏民」之三。中華文史論叢,2,53-95。
  57. 黎虎(2008)。說「給吏」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社會科學戰線,11,88-95。
  58. 黎虎(2007)。原「吏民」之四—略論「吏民」的一體性。中國經濟史研究,3,115-120。
  59. 黎虎(2007)。論「吏民」的社會屬性—原「吏民」之二。文史哲,2,55-60。
  60. 黎虎(2005)。「吏戶」獻疑—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歷史研究,3,53-68。
  61. 黎虎(2005)。說「軍吏」—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文史哲,2,98-104。
  62. 黎虎(2007)。魏晉南北朝「吏戶」問題再獻疑—「吏」與「軍吏」辨析。史學月刊,3,19-27。
  63. 黎虎(2009)。關於「吏民」的界定問題—原「吏民」之五。中國史研究,2,41-60。
  64. 羅振玉(2003)。貞松堂集古遺文。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65. 關尾史郎編(2007)。長沙走馬樓出土吳簡に關する比較史料學的研究とそのデ-タベ-ス化:平成16年度~平成18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B))研究成果報告書。新潟:新潟大學人文學部。
  66. 蘇俊林(2015)。吳簡所見孫吳田租及相關問題。中國農史,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