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清代閩北客強土弱現象與地方應對
|
并列篇名
|
The Phenomenon of Strong-immigrant and Weak-native and Local Measures in North Fujian During Qing Dynasty
|
DOI
|
10.6243/BHR.2016.056.051
|
作者
|
陳啟鐘(Chen, Chi-chong)
|
关键词
|
清代 ; 福建 ; 土客關係 ; 開籍應試 ; 地方社會 ; Qing dynasty ; Fujian ; relation of natives and immigrant ; local society
|
期刊名称
|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56期(2016 / 12 / 01)
|
页次
|
51
-
11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旨在探討清代閩北社會客民流入原因,和由此導致的土、客異勢,並從土、客糾紛、矛盾中考察土著和地方官府的處理情況,以及因應客強土弱局面,土著和地方官採取的特殊措施。閩北地理環境加上清代當地的動亂破壞,致使大量客民流入,掌控經濟命脈,形成客強土弱之勢,並引發土、客糾紛與矛盾,且使用國家力量解決問題。在小規模突發性土、客糾紛中,從案件審判過程與結果來看,閩北地方官在處理事件時,多能依據實際情況合理裁決,較少出現護土欺客現象,而在大範圍長期性土、客矛盾中所採取的措施,則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為調和土、客關係,清末浦城縣土著與順昌縣地方官主動開放客民入籍應試,他們期望藉由加速變客為土以消弭土、客之分,使雙方能共同努力建設地方。
|
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reasons of immigration into North Fujian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power imbalance between the natives and the immigrants. It explores the respons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of strong-immigrant and weak-native.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local convulsions in North Fujian during Qing Dynasty brought about large-scale immigration. The situation of strong-immigrant and weak-native was the result of immigrants' gaining control of the local economy. In terms of disputes resolution between the natives and the immigrants, it is found that national power was utilized.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local officials are more neutral in handling individual cases but less effective in handl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To cope with the strong-immigrant and weak-native reality, Pucheng County and Shunchang County adopted the policy of naturalizing immigrants in Late Qing Dynasty with the hope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ves and the immigrant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濱島敦俊、吳大昕譯(2008)。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從「民望」到「鄉紳」。明代研究,11,59-94。
連結:
-
清.張鳳孫等修,乾隆《邵武府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
清.魏大名修,嘉慶《崇安縣志》,嘉慶十三年刻本。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劉埥修,張彬纂,雍正《崇安縣志》,雍正十一年刻本。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2000)。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
-
清.王宗猛編,《建安縣鄉土志》,光緒三十一年稿本。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2008)。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
-
(2008)。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清.劉秉鈞修,建陽《建州劉氏三族忠賢傳》,福建省圖書館據光緒六年建陽麻沙劉氏木活字本複印。
-
清.張際亮,《張亨甫全集》,同治六年孔慶衢校刊本。
-
(2008)。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清.卞寶第,《閩嶠輶軒錄》,光緒間刊本。
-
(2000)。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
-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史料旬刊》,北京:故宮博物院發售室,1930-1931。
-
(2007)。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葛贊新等修,建甌《璜溪葛氏宗譜》,民國十六年石印本。
-
清.蔣蘅,《雲寥山人文鈔》,咸豐元年朱箎等校刊本。
-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
清.邱豫鼎編,《光澤縣鄉土志略》,光緒三十二年鉛印本。
-
清.東平兩等小學堂編,《政和縣鄉土歷史教科書》,光緒三十三年修、民國三年抄本。
-
(2008)。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2008)。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2008)。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2011)。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
-
清.孫大焜、王庚修,徐逢盛、陳名世纂,道光《沙縣志》,據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道光十四年修、同治十年重刊本攝製。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
-
(2008)。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清卞寶第(1968)。卞制軍(頌臣)政書。臺北:文海出版社。
-
清伊桑阿(1992)。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
清周憬、清陳于逵修、陳恂纂(2001)。康熙《建寧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
清金鳴鳳修、清張彭修、陳南賢纂(2001)。康熙《光澤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
清洪濟修、江應昌編(2007)。康熙《泰寧縣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
清席裕福輯、清沈師徐輯(1982)。皇朝政典類纂。臺北縣:文海出版社。
-
清翁天祜修、翁昭泰纂(1967)。浦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清馬璵修、龔駿聲纂(2001)。康熙《續纂光澤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
清陳盛韶(1997)。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清陳樹蘭纂(1974)。永安縣續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清傅爾泰修、陶元藻纂(1967)。延平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清鄂爾泰修(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
清楊士美(1994)。山中問答。上海:上海書店。
-
清賈懋功(1974)。順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清趙慎畛(2001)。榆巢雜識。北京:中華書局。
-
清慶桂(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
清鄧其文修(1967)。甌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山田賢(1995)。移住民の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東京:名古屋大?出版?。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5)。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
-
毛曉陽(2014)。清代賓興公益基金組織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
牛貫杰(2004)。從「守望相助」到「吏治應以團練為先」:由團練組織的發展演變看國家政權與基層社會的互動關係。中國農史,1,73-80。
-
王日根、張學立(2005)。清代科場冒籍與土客衝突。西北師大學報,42(1),69-73。
-
王炎(2008)。離異與回歸:從土客對立的社會環境看客家移民的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論壇,1,21-27。
-
目黒克彦(1981)。太平天国以後の保甲制について—湖南省の場合。愛知教育大学研究報告,30,20-34。
-
朴基水(2005)。清中期廣西的客民及土客械鬥。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4,59-74。
-
朱維幹(1984)。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池子華(2000)。土客衝突的文化學考察—以近代江南地區為例。河北大學學報,25(1),2-6。
-
何文平(2009)。清末地方軍事化中的國家與社會:以廣東團練為例。學術研究,9,114-121。
-
宋永忠(2014)。清代科舉戶籍改革與土客互動—以廣西賓興組織為例。廣西社會科學,10,31-35。
-
李文軍(2010)。清代地方訴訟中的「客民」—以《樊山政書》為中心的考察。貴州文史叢刊,2,75-79。
-
李木子(2005)。明末清初贛西北「棚民」問題研究。宜春學院學報,27(5),61-65。
-
李恭忠(2006)。客家:社會身分、土客械鬥與華南地方軍事化—兼評劉平著《被遺忘的戰爭》。清史研究,1,115-124。
-
沙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1992)。沙縣志。福州: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邱捷(2005)。晚清廣東的「公局」—士紳控制鄉村基層社會的權力機構。中山大學學報,4,45-51。
-
徐曉望(2009)。閩北文化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高順艷(2004)。太平天國戰爭後的廣德縣移民。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3(1),48-51。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95)。宮中檔道光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90)。宮中檔咸豐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張萍(2005)。清代徽州民間社會對棚民的應對。淮南師範學院學報,7(4),70-72。
-
張福運(2007)。意識共同體與土客衝突—晚清湖團案再詮釋。中國農史,2,104-112。
-
張福運(2012)。地權衝突與秩序重建—清代「湖團案」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100-106。
-
梁勇(2010)。清代中期的團練與鄉村社會:以巴縣為例。中國農史,1,105-118。
-
梁勇、周興艷(2010)。晚清公局與地方權力結構:以重慶為例。社會科學研究,6,142-149。
-
梁肇庭、冷劍波譯、周云水譯(2013)。中國歷史上的移民與族群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陳支平(2000)。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陳慈玉(1982)。近代中國茶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臺北:中研院經濟研究所。
-
陳瑞(2003)。清代中期徽州山區生態環境惡化狀況研究—以棚民營山活動為中心。安徽史學,6,75-83。
-
菊池秀明(1998)。広西移民社会と太平天国。東京:風響社。
-
鈔曉鴻(1998)。晚清時期陝西移民入遷與土客融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66-74。
-
飯島典子(2002)。清代広東の動乱にみる「客民」。沖縄大学地域研究所所報,27,119-130。
-
馮賢亮(2004)。清代浙江湖州府的客民與地方社會。史林,2,47-56+82。
-
黃志繁(2006)。「賊」「民」之間:12-18世紀贛南地域社會。北京:三聯書店。
-
黃志繁(2011)。土客衝突、商鎮發展與民俗創造—江西上猶營前墟的個案研究。清華大學學報,1,86-94。
-
黃志繁(2002)。國家認同與土客衝突:明清時期贛南的族群關係。中山大學學報,42(4),44-51。
-
黃志繁(2008)。神明信仰與土客關係:清代上猶縣營前觀音堂碑文的解讀。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21-24。
-
黃新華(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廈門,廈門大學歷史所。
-
萬芳珍(1985)。清前期江西棚民的入籍及土客籍的融合和矛盾。江西大學學報,2,49-56。
-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1997)。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葛慶華(2002)。太平天國戰後皖南地區的移民活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7(2),89-96。
-
葛慶華(2013)。晚清時期蘇浙皖交界地區的土客衝突和融合。歷史檔案,3,110-117。
-
福建通志局編纂(1968)。福建通紀。臺北:大通影印本。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福建省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趙爾巽纂、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1986)。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
-
趙模修、王寶仁纂(1975)。建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劉平(2003)。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
劉超然修、鄭豐稔纂(1974)。崇安縣新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劉鑑唐編、張力編(1989)。中英關係繫年要錄(公元13世紀—1760 年)。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蔡建賢纂、吳栻修(1974)。南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蔡振堅纂、詹宣猷修(1968)。建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鄭銳達(2009)。移民、戶籍與宗族:清代至民國期間江西袁州府地區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
盧興邦修、洪淸芳纂(1975)。尤溪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謝宏維(2004)。清中晚期至民國時期江西萬載的土客衝突與國家應對。江西社會科學,2,220-225。
-
謝宏維(2003)。清代徽州棚民問題及應對機制。清史研究,2,69-79。
-
瀨川昌久、河合洋尚譯、姜娜譯(2013)。客家—華南漢族的族群性及其邊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羅德胤(2009)。仙霞古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
羅艷春(2006)。教育、族群與地域社會—清中葉江西萬載書院初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7,307-320。
-
譚其驤(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
-
嚴中平(1955)。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北京:科學出版社。
-
稲田清一(1986)。太平天国前夜の客民について—広西省桂平県における郷約.保甲制再編成を素材として。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11,6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