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朝鮮君臣對朱熹〈與留丞相書〉詮釋爭議之分析

并列篇名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Zhu Xi's "Letter to Chancellor Liu" and the Korean Factional Struggle

DOI

10.6243/BHR.201712_(58).0001

作者

蔡至哲(Tsai, Chih-che)

关键词

朱熹 ; 李滉 ; 李珥 ; 朝鮮仁祖 ; 與留丞相書 ; 引君入黨 ; Zhu Xi ; Yi Hwang (이황) ; Yi I (이이) ; Injo of Joseon (조선 인조) ; "The Letter to Chancellor Liu" ; "lead king to the faction"

期刊名称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8期(2017 / 12 / 01)

页次

1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李滉編著《朱子書節要》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朱熹書信在朝鮮成為四書等經學著作之外的「新經典」,這是朝鮮儒學研究重心往「朱熹書信」的轉向。而後在朝鮮「士禍」嚴重的歷史背景下,由李珥起始,將朱熹〈與留丞相書〉用來注釋《論語》「君子周而不比」章,發揮其中思想,不僅消極地反對政敵用「朋黨」之名陷害君子,也積極地發揮了朱熹擴大「君子之黨」、「引君入黨」的思想,建構了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朋黨論述。其後承此思想脈絡的朝鮮儒者,便不斷引用朱熹的〈與留丞相書〉,而後配上宣祖國王的「入李珥黨宣言」, 以此二者來強調擴大「君子之黨」以及「引君入黨」的正當性。然而, 李珥以〈與留丞相書〉對經典作出的「政治性解讀」,流傳日久,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朝鮮王朝自宣祖朝後「東、西分黨」,產生了幾乎是東亞近世最嚴重也最持久的黨爭,讓歷代朝鮮國王深為惱怒,因而對李珥建構的「朋黨」論述開始有所批判。站在王權欲化解黨爭的立場出發,仁祖國王認為朱熹〈與留丞相書〉已被朝鮮儒者「去脈絡化」,「朱子本意」已然失喪,不如回歸孔子所說的「君子不黨」。朝鮮朱子學儒者則從說明朱熹〈與留丞相書〉的時空背景與「字義」詮釋的角度入手,嘗試辨明朱熹本意,並再次高舉朱熹思想的永恆價值,為朱熹辯護。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向王權妥協,承認了〈與留丞相書〉在朝鮮激烈的「黨爭」時空下已經不適合隨意引述。以上論爭,也可視為是東亞近世反朱子學思潮的另一種面向。

英文摘要

After Yi Hwang (이황) compiled his Outline and Explanations of the Works of Zhu Xi, Zhu Xi's letters chieved a prominence in Korea second only to that of the Four Books.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work also led to a new emphasis among Korean Confucian scholars on the letters of Zhu Xi. When the Korean literati purges were taking place, Yi I (이이) offered an influential interpretation of Zhu Xi's "Letter to Chancellor Liu." He noted that Zhu Xi had used the letter to explain a passage from the Analects stating that "the superior man is catholic and not partisan." According to Yi I, Zhu Xi was not only opposed to the notion of injuring political opponents from different factions; he also wanted to incorporate king into larger factions—to "lead king into factions." This was a new reading of Confucianism that became quite popular in Korea. In time, however, som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such a reading began to appear. After the reign of King Seonjo of Joseon, the Kingdom of Joseon experienced political divisions and its East-West feud. Many successive Korean kings had to contend with these problems, and as a result there arose several critiques of Yi I's point of view. King Injo, who had wanted to resolve factional struggles for the benefit of royal power, contended that Korean Confucianism had decontextualized the original passage of the Analects. He argued that it was better to return to the primary notion that a gentleman is "catholic and not partisan." In response, Neo-Confucian Korean scholars attempted to restore the"Letter to Chancellor Liu" to its own time and place. Their aim was to defend Zhu Xi and to clarify his original ideas. Yet even they had to compromise with royal power, when they were forced to admit that the "Letter to Chancellor Liu" had been cited and interpreted inappropriately during the long-lasting political divisions and East-West feu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遠義(2006)。試論黃宗羲政治思想的歷史意義—中西公私觀演變的一個比較。臺大歷史學報,38,65-104。
    連結:
  2. 蔡振豐(2005)。丁若鏞的四書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3,171-188。
    連結:
  3. (1990).韓國文集叢刊.首爾:韓國景仁文化社.
  4. (1990).韓國文集叢刊.首爾:韓國景仁文化社.
  5. (1990).韓國文集叢刊.首爾:韓國景仁文化社.
  6. (1997).韓國文集叢刊.首爾:韓國景仁文化社.
  7. 淸.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國立華北編譯館,1943。
  8. (1990).韓國文集叢刊.首爾:韓國景仁文化社.
  9. 朝鮮.安邦俊撰,《默齋日記》,收入日.釋尾春芿編輯,《大東野乘》,卷56-61,京城:朝鮮古書刊行會,1910。
  10. (1990).韓國文集叢刊.首爾:韓國景仁文化社.
  11.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2. (1990).韓國文集叢刊.首爾:韓國景仁文化社.
  13. 宋朱熹、徐德明校點(2002)。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宋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基金會。
  15.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6. 明楊漣(1985)。楊大洪集。北京:中華書局。
  17. 淸王懋竑、何忠禮校點(1998)。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18. 淸永瑢(196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淸徐賓(1974)。歷代黨鑑。臺北:廣文書局。
  20. 淸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21. 淸黃宗羲(1985)。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2. 淸卾爾泰修(1985)。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3. Deuchler, Martina(1992).The Confucian Transformation of Korea: A Study of Society and Ideology.Cambridge, 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24. 包弼德、王昌偉譯(2010)。歷史上的理學。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25. 玄相允(1982).朝鮮儒學史.漢城:玄音社.
  26. 田浩(2008)。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版)。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27. 申昌鎬(2011)。朝鮮對中國儒學的接受—以栗谷李珥的《聖學輯要》為中心。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100-106。
  28. 朱人求(2014)。東亞朱子學研究的新方法。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94-101。
  29. 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30. 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31. 宋時烈(1985).宋子大全.首爾:保景文化社.
  32. 束景南(2003)。朱子大傳。北京:商務印書館。
  33. 束景南(2001)。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4. 李孟衡(2015)。在主體性與他律性之間:戰後韓國學界的十七世紀朝鮮對外關係史研究特徵與論爭。臺大東亞文化研究,3,61-100。
  35. 李明輝(2012)。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6. 李基白(1987).韓國史新論.漢城:一潮閣.
  37. 李滉,首爾大學校奎章閣(編)(2004).朱子書節要記疑.朱子書節要講錄.首爾:首爾大學校奎章閣.
  38. 李圭景(1998).黨議通略.서울:????.
  39. 李圭景(1959).五洲衍文長箋散稿.首爾:東國文化.
  40. 林月惠(2010)。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1. 林月惠編、李明輝編(2015)。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2. 河謙鎮(1962).東儒學案.晉州:海東佛教譯經.
  43. 社會科學辭書刊行會(編)(1959).韓國史辭典.漢城:東亞出版社.
  44. 姜文植(2012)。宋時烈的朱子書研究與編纂:以《朱子大全劄疑》、《節酌通編》為中心。朝鮮儒者對儒家傳統的解釋,臺北:
  45. 柳壽垣(1971).迂書.首爾:首爾大學古典刊行會.
  46. 洪軍(2003)。朱熹與栗谷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47. 高明(2004)。《朝鮮情形疏》與明臣對「仁祖反正」之政策。韓國研究論叢,2004(12),306-313。
  48. 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朝鮮王朝實錄.漢城:國史編纂委員會.
  49. 國史編纂委員會(1961).承政院日記.漢城:國史編纂委員會.
  50. 崔英辰、邢麗菊譯(2008)。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51. 張立文(1997)。李退溪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52. 張志淵,李民樹(譯)(2009).朝鮮儒教淵源.首爾:???.
  53. 張崑將(2011)。陽明學在東亞:詮釋交流與行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4. 許齊雄、王昌偉(2010)。評包弼德《歷史上的理學》—兼論北美學界近五十年的宋明理學研究。新史學,21(2),221-245+247-249。
  55. 琴章泰(1996).退溪學派의思想.서울시:集文堂.
  56. 黃俊傑(2016)。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修訂一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7. 黃俊傑(2010)。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8. 黃俊傑(2006)。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9. 黃俊傑編(2015)。東亞視域中孔子的形象與思想。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0. 黃俊傑編、林維杰編(2006)。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1. 黃修志(2013)。清代前期朝鮮圍繞「仁祖反正」展開的書籍辯誣。史學月刊,2013(5),46-56+136。
  62. 楊儒賓(2011)。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3. 葛兆光(2009)。置思想於政治史背景之中—再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
  64. 蔡振豐(2010)。朝鮮儒者丁若鏞的四書學—以東亞為視野的討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5. 蔡淑閔(1998)。黃宗義《明夷待訪錄》君臣關係論研究。哲學與文化,25(2),173-183。
  66.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7. 錢穆(199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68. 韓慈卿(2015)。高橋亨韓國儒學理解的功與過─以「主理╱主氣」概念為中心。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蔡至哲(2018)。患吾學之未至─「已卯士禍」對李退溪朱子學思想深化的影響。漢學研究,36(1),1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