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
|
并列篇名
|
The Juvenile Discourse and Taipei Imaginary in Pai Hsien-yung's Fiction: From Taipei People to Crystal Boys
|
DOI
|
10.6637/CWLQ.2001.30(2).59-81
|
作者
|
梅家玲(Chia-Ling Mei)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中外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30卷2期(2001 / 07 / 01)
|
页次
|
59
-
8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朱偉誠(2000)。建立同志「國」?朝向一個異議政體的烏托邦想像。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103-152。
連結:
-
(1971)。佛洛伊德論文精選。
-
Silverman、 Kaja(1992).Male subjectivity at the Margins.
-
王潤華(2000)。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白先勇。故事新說─我與臺大的文學因緣及創作歷程。
-
聯合報
-
朱偉誠(1998)。〈白先勇同志的〉女人、怪胎、國族:一個家庭羅曼史的連接=(‘Comrade' Pai Hsien-yung's) Women, Queers, and Nation: An Articulation by Way of Family Romance。中外文學,26(12)=312,47-66。
-
李澤厚。美的歷程。
-
依莉莎白.葛洛茲(1995)。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
-
林幸謙(1994)。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
-
夏志清(1984)。寂寞的十七歲。
-
夏志清(1969)。白先勇論(上)。現代文學,39
-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
張小虹(1998)。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
-
梅家玲。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臺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103-152。
-
彭瑞金(1995)。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
劉俊(1995)。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
-
劉紹銘(1977)。小說與戲劇。
-
蔡克健(1995)。第六隻手指。
-
簡政珍(1997)。白先勇的敘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30(2)=350,169-194。
-
顏元叔(1969)。白先勇的語言。現代文學,37
|
被引用次数
|
-
曾秀萍(2009)。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1969~1981)。臺灣文學學報,14,171-203。
-
郭楓(2019)。新一代城市移民的臺北敘事-以鍾文音《在河左岸》和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例。中國文學研究,47,151-179。
-
許劍橋(2019)。台灣「四年級」預官作家的軍旅書寫:以小野、渡也、吳鳴為例。臺灣學誌,18,6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