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邁向純粹的語言—以魯迅的「硬譯」實踐重釋班雅明的翻譯論

并列篇名

Towarda the Pure Language:Re-interpreting Walter Benjamin's Translation Theory Through Lu Xun's Practice of "Hard Translation"

DOI

10.6637/CWLQ.2001.30(7).128-158

作者

張歷君(Lik-Kwan Cheung)

关键词

魯迅 ; 班雅明 ; 「硬譯」 ; 無聲的語言 ; 浪漫派的真理概念 ; 嚴復 ; 章太炎 ; 可譯性 ; 純粹語言 ; 翻譯的政治 ; Lu Xun ; Walter Benjamin ; "Hard Translation ; dumb languages ; the concept of "Truth" in Romanticism ; Yan Fu ; Zhang Taiyan ; translatability ; pure language ;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0卷7期(2001 / 12 / 01)

页次

128 - 1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九零九年翻譯《域外小說集》時,魯迅開始採用其「信而不順」的「硬譯」方法,其後雖然屢遭批評,卻始終沒有改變這一翻譯取向。事實上,若我們抱持一種以「人際交流」為基礎的常識翻譯觀,魯迅的翻譯便只能被理解為「詰屈聱牙」、「生硬晦澀」的「劣質」翻譯。因此,為求對魯迅這一堅守終生的翻譯取向作深入的探討,本文嘗試以班雅明「非人際交流」的翻譯論作為參照系,重新整理魯迅獨特的翻譯論與「硬譯」質踐;並希望透過這一過程,反過來把班雅明的翻譯論重新置放在翻譯的質踐場域中作進一步的闡釋。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Benjamin, Walter(199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德萊爾
  2. Benjamin、 Walter(1988).Illuminations.
  3. Benjamin、 Walter(1996).Selected Writings vol. 1(1913-1926).
  4. Benjamin, Walter(1999)。本雅明文選
  5. Benjamin、 Walter(1997).One-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
  6. Benjamin, Walter(1999)。經驗與缺乏
  7. Benjamin、 Walter(1997).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8. De Man, Paul(1986).The Resistance to Theory.
  9. Jacobs, Carol(1999).In the Language of Walter Benjamin.
  10. Niranjana, Tejaswini(1992).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11. Weigel, Sigrid(1996).Body-and-image-space - Re-reading Walter Benjamin.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1986)。魯迅與中外文化的比較研究
  13. 木山英雄(1996)。「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
  14. 王宏志(1999)。重釋信達雅:二十世紀中國翻譯研究
  15. 王曉明(1997)。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
  16. 伊藤虎丸(1987)。日本學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選粹
  17. 伊藤虎丸(1995)。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
  18. 李富根(1996)。恩怨錄‧魯迅和他的論敵文選
  19. 李歐梵(1991)。鐵屋中的吶喊
  20. 汪暉(1991)。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吶喊》、《彷徨》研究
  21. 周作人(1997)。關於魯迅
  22. 周作人(1998)。知堂回想錄─周作人自傳
  23. 果戈理(1999)。百圖死靈魂
  24. 林治廣(1981)。魯迅與中日文化交流
  25. 孫歌(2000)。語言與翻譯的政治
  26. 酒井直樹, Naoki(1997).Translation and Subjectivity: on Japan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27. 張全之(1997)。突圍與變革:二十世紀初期文化交流與中國文學變遷
  28. 張京媛(1999)。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
  29. 張錦忠(1991)。言本的傳譯性與譯人的天職─班雅明語言哲學翻譯初論。當代,68,88-99。
  30. 陳平原(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1卷)
  31. 陳漱渝(1998)。現代賢儒─魯迅摯友許壽裳
  32. 章炳麟(1902)。文學說例。新民叢報,5/9/15,76。
  33. 章炳麟(1996)。章太炎文選
  34. 章炳麟(1998)。訄書
  35. 魯迅(1981)。魯迅全集(第十六卷)
  36. 魯迅(1973)。魯迅全集(第廿卷)
  37. 薛綏之(1982)。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
  38. 嚴復(1998)。天演論
  39. 顧鈞(2001)。多邊文化研究(第一卷)
被引用次数
  1. 廖朝陽(2002)。可譯性與精英翻譯:談〈譯家的職責〉。中外文學,31(6),19-40。
  2. 林運鴻(2014)。統治者那無中生有的鄉愁—現代性、文化霸權與台灣文學中的中國民族主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8,26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