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聽,那萬流匯聚的「中界」—從克莉絲蒂娃的「宮籟」探主體的異化與論述的侷限

并列篇名

Kristeva's Chora-The Alienation of Subject and the Limit of Discourse

DOI

10.6637/CWLQ.2002.30(8).158-182

作者

蔡淑玲(Shu-Ling Stephanie Tsai)

关键词

異化 ; 主體建構 ; 現代性 ; 宮籟的律動 ; 反斥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0卷8期(2002 / 01 / 01)

页次

158 - 1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克莉絲蒂娃將意義成型的限制發展成社會主體建構的條件,結合馬克思主義在精神分析的框架裡探究現代主體認同的異化。上承巴岱儀與佛洛依德,從語言介面探索邊界、禁忌等權力視界之於主體建構的作用,從而闡釋現代性異同並存的邏輯概念及其後邏輯發展的影響。克莉絲蒂娃將佛洛依德的生死驅力視為不斷拉距的矛盾掙扎,將主體內在的異化聯結外的士會法規的壓制與經濟造成的外在異化,改寫黑格爾異同辯證合一的意識經驗,在驅力受制的反斥上關注異同辯證的變化邏輯。克莉絲蒂娃藉由中界隱喻重寫現代性「求全統一的精神」。異質的回返將不斷威脅、重塑大敘述的權力限制。如何界說「異質入侵的災難」?即是書寫現代性的議題。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Barthes、 Roland(1966).Critique et Verite.
  2. Bataille, Georges(1957).L'Erotisme.
  3. Bataille, Georges(2001).Ma mere: roman Inedit.
  4. Bataille, Georges(1992).Theory of Religion.
  5. Bataille, Georges(1994).My Mother, Madame Edwarda, and the Dead Man.
  6. Benjamin、 Walter(1968).Illuminations.
  7. Blanchot, Maurice(1980).L'ecriture du desastre.
  8. Freud、 Sigmund(1965).Totem et tabou.
  9. Habermas、 J., Jurgen(1987).The Philosophica Discourse of Moernit.
  10. Kristeva、 Julia, J.(1981).Le langage, cet inconnu.
  11. Kristeva、 Julia, J.(1980).Pouvoirs de l'horreur.
  12. Kristeva、 Julia, J.(1974).La revolution du langage poetique.
  13. Kristeva、 Julia, J.(1983).Histories d'amour.
  14. Kristeva、 Julia, J.(1977).Polylogue.
  15. Kristeva、 Julia, J.(1987).Soleil Noir.
  16. Kristeva、 Julia, J.(2001).Des Chinoises.
  17. Marx-Scouras, Danielle(1996).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Tel Quel.
  18. Patrick, Fffrench(1998).The Tel Quel Reader.
  19. Said、 Edward W.(1993).Culture and Imperialism.
  20. Sollers, Philippe(1968).L'ecriture et l'experience des limites.
  21. 蔡淑玲(1995)。巴岱儀的否定與踰越。中外文學,30(3)=351,116-127。
  22. 蔡淑玲, Shu-Ling(2000).The experience of the limite-approaching the unknown in Maurice Blanchot'sThe Madness of the Day in Light of Kristeva's chora.Tamkang Review: A Quarterly of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31(1),96-110.
  23. 羅智成(1999)。黑色鑲金
被引用次数
  1. 蔡淑玲(2002)。現代性的隱喻‧隱喻的現代性─克莉絲蒂娃論波特萊爾的「耽諦主義」。中外文學,30(11),10-31。
  2. 蔡秀枝(2003)。巴特《S/Z》中的轉向與閱讀策略。中外文學,31(9),33-66。
  3. 李秀娟(2004)。「無名女人」後裔:亞美文學中的陰性系譜。中外文學,32(10),65-83。
  4. 廖朝陽(2002)。災難無意識:地震、暴力、後現代空間。中外文學,30(8),9-44。
  5. 翁文嫻(2012)。台灣後現代詩觀察:夏宇及其後的新一代書寫。台灣文學研究,2,2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