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毛語創傷與當代中國黑色幽默論述

并列篇名

Historical Trauma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Black-Humor Discourse

DOI

10.6637/CWLQ.2002.30(9).265-319

作者

賀淑瑋(Her-Est Ho)

关键词

毛話語 ; 毛文體 ; 黑色幽默 ; 創傷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0卷9期(2002 / 02 / 01)

页次

265 - 3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著重討論一九七○年代末期開始的黑色幽默論述形成的背景及過程,特別強調毛話語邏輯所造成之精神創傷與中國黑色幽默論述的關聯。此地所定義的中國黑色幽默小說為:濫觴於一九七○年末期,成熟於一九八五年之後至九○年代仍斷續發生的非運動,性小說流派。是寫作者對社會絕望之後,以不具武裝煽動性/能力的文字與幽默感所寫的反體制小說。由於寫作者飽受戰爭、社會正義淪喪或國家神話崩解的創痛,因此這類小說永遠充滿創傷場景:經常出現恐佈、荒謬、怪誕、暴力或死亡的情節,暴露出寫作者對生命的絕望與不信任感。其主要作者都具有強烈的語言實驗精神,大膽寫作各種不倫與不類的情節。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Bakhtin, Rabelais(1968).Rabelais and His World.
  2. Caruth, Cathy(1996).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3. Feldman, Burton(1968).Anatomy of Black Humor.Dissent,15,158-160.
  4. Freud、 Sigmund(1977).Five Lectures on Pscho-Analysis.
  5. Freud、 Sigmund(1976).Jok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Unconscious.
  6. Freud、 Sigmund(1958).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7. Hasley, Louis(1993).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8. Janoff, Bruce(1972).Black Humor: Beyond Satire.The Ohio Review,14,5-20.
  9. Li, Tuo(1993).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10. Marinelli, Maurizio(2001).Propaganda Posters and Political Slogans in China.
  11. Wedell-Wedellsborg, Anne(1986).China in the 1980s--and beyond.
  12. 丁柏銓(1990)。新時期小說研究之二---新時期小說思潮與小說流變
  13. 方銘(1989)。十年文學潮流
  14. 王彬彬(1992)。殘雪、余華:“真的惡聲”?──殘雪、余華與魯迅的一種比較。當代作家評論,1,34-43。
  15. 王堯(2000)。矛盾重重的“過度狀態”──關於新時期文學“源頭”考察之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2,57-66。
  16. 王寧(1998)。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17. 刑建昌(2000)。余華
  18. 朱大可(1989)。保衛先鋒文學。上海文學,2,76-80。
  19. 朱瑋(1990)。十八歲出遠門
  20. 朱瑋(1988)。余華史鐵生格非林斤瀾幾篇新作印象。中外文學,3(12)=36,33-38。
  21. 余華(1999)。我沒有自己的名字
  22. 余華(1985)。我的“一點點”──關於《星星》及其他。北京文學,5,79-80。
  23. 余華(1997)。許三觀賣血記
  24. 余華(1999)。黃昏裡的男孩
  25. 余華(2000)。內心之死
  26. 余華(1994)。余華作品集(二)
  27. 吳義勤(1996)。新潮小說的主題話語。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77-102。
  28. 吳義勤(1996)。絕望中的誕生──論新潮長篇小說的崛起。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85-95。
  29. 李陀(1996)。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困境。作品,4,76-77。
  30. 李陀、李靜(2001)。漫說“純文學”──李陀訪談錄。上海文學,3,20-31。
  31. 李劼(1988)。論中國當代新潮小說。鍾山,5,116-138。
  32. 汪暉(1998)。我能否相信自己:余華隨筆錄
  33. 周政保(1999)。精神的出場──現實主義與今日中國小說
  34. 季紅真(1990)。無主流的文學浪潮──論「尋根後」小說(一)。當代作家評論,2,28-33。
  35. 林崗、劉再復(1993)。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36. 唐小兵(1993)。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37. 徐俊西(1989)。十年文學潮流
  38. 袁可嘉(1984)。外國現代派作品選
  39. 張首映(1988)。“偽現代派”與“西體中用”駁義。北京文學,6,53-58。
  40. 張寧(1990)。文學語言的顛覆與價值語言的紊亂──莫言的長篇《十三步》。當代,6,138-148。
  41. 陳思和(2000)。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42. 陳娟(2000)。記憶和幻想
  43. 陳曉明(1993)。無邊的挑戰
  44. 陳曉明(1989)。現代主義意識的實驗性催化。當代作家評論,3,13-20。
  45. 陳曉明(1993)。文化潰敗時代的餽贈──先鋒派與當代文化的多邊關係。文藝理論,7,167-175。
  46. 傅翔(1994)。世紀末:小說絕望的反抗。文學評論,2,43-49。
  47. 賀桂梅(2000)。世紀末的自我救贖之路──1998年“反右”書籍熱的文化分析。上海文學,4,71-76。
  48. 黃子平(1993)。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49. 鄒平(1989)。十年文學潮流
  50. 劉禾(1993)。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51. 摩羅(1997)。論余華的《一九八六年》。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2,173-180。
  52. 潘旭瀾(1988)。十年文學潮流
  53. 鍾本康(1993)。新歷史題材小說的先鋒性及其走向。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89-95。
被引用次数
  1. 陳福智(2018)。反思生活與生命:論王小波《黃金時代》對小說本質的探索與建構。輔仁國文學報,46,20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