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

并列篇名

"Opela": Its Definition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OI

10.6637/CWLQ.2002.31(1).157-174

作者

謝筱玫(Hsiao-Mei Hsieh)

关键词

胡撇仔 ; 歌仔戲 ; 表演 ; 劇惰 ; 劇目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1卷1期(2002 / 06 / 01)

页次

157 - 1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胡撇仔」由日語(オペラ)羅馬字「opera」的讀音而來,作為一種演出形式,在歌仔戲中已行之多時,而且有其歷史演變的脈絡可循。本文首先將釐清胡撇仔的意義,就其內外的特質,分為綜藝的效果、寫實的表演、意象的劇場、通俗的劇情等四方面說明;其次,根據其所殘留的殖民色彩,探討胡撇仔的歷史源由,以及相關新編劇目的發展過程。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嵩山(1988)。扮仙與作戲:臺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
  2. 江秋華(2000)。外臺歌仔戲演員表演概念之探討
  3. 吳紹蜜(1999)。蕭守梨生命史
  4. 林鶴宜(1999)。臺北地區野臺歌仔戲之劇團經營與演出活動。九零年代臺北地區野臺歌仔演出活動調查報告。
  5. 自立晚報
  6. 邱坤良(1999)。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
  7. 紀慧玲(1999)。廖瓊枝─凍水牡丹
  8. 曾永義(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
  9. 曾郁雯(1991)。戲夢人生
  10. 黃雅蓉(1995)。野臺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
  11. 劉南芳(1988)。由拱樂社看臺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
  12. 劉南芳(1999)。秋月對歌─臺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13. 劉崇稜(1994)。日本文學概論
  14. 謝筱玫(2000)。臺北地區外臺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
被引用次数
  1. 蔡晏霖(2020)。金寶螺胡撇仔:一個多物種實驗影像民族誌。中外文學,49(1),61-94。
  2. 司黛蕊(2009)。懷舊的共同體與再合成的自我:金枝演社與臺灣春風歌劇團的新胡撇仔戲。戲劇研究,4,45-74。
  3. 謝筱玫(2007)。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臺灣歌仔戲論述。民俗曲藝,155,79-110。
  4. (2005)。胡撇仔的分裂時空─從「本土文化」之外再看歌仔戲。民俗曲藝,148,7-42。
  5. (2005)。胡撇仔的分裂時空-從「本土文化」之外再看歌仔戲。民俗曲藝,148,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