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慾望/忘卻「美國」的日本戰後-「基地」與「消費文化」的錯綜關係

并列篇名

Desiring/Forgetting "America" in Postwar Japan: The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Base" and "Consumption"

DOI

10.6637/CWLQ.2002.31(7).63-90

作者

吉見俊哉(Yoshimi Shunya);李文茹(Wen-Ju Lee)

关键词

戰後日本 ; 日本流行文化 ; 美軍基地 ; 佔領軍 ; 美國化(美國主義) ; 混種文化 ; 文化帝國主義 ; 全球支配與性別角色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1卷7期(2002 / 12 / 01)

页次

63 - 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戰後的日本社會中「美國」象徵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一是對物質消費的慾望,二是由美軍設施所代表的暴力。但這兩種「美國」是如何分化而成?本文首先將從文化的跨國關係中討論美國軍事支配權及經濟領導權。接著論述五○年代到七○年代「美國」與戰後的遠東地區、特別是在戰後日本社會裡之曲折關係。在一次大戰後「美國文化」已成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份。但二次大戰後,美國遠東支配地區中的美國主義產生了很大的結構轉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兩種分化的「美國」在日本社會中形成某種記憶的斷層。而兩個「美國」的分離及結合,在性這個層次中叉代表什麼涵義?這關係到戰後全球支配體制中的性別認同是如何被重新分配。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Baudrillard, Jean(1979)。消費社会の神話と構造
  2. Carlson, Robert A.(1987).The Americanization Syndrome.
  3. Hard, Michael(2000).Empire.
  4. Hebdige, Dick(1988).Hiding in the Light.
  5. Horkheimer, M.(1990)。啟蒙の弁証法
  6. Kroes, Rob(1996).If You've seen one, You've seen the Mall: Europeans and American Mass Culture.
  7. Kuisel, Richard F.(1993).Seducing the French: The Dilemma of Americanization.
  8. Melling, Phil(1996).American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Cultures.
  9. Pommerin, Reiner(1995).The American Impact on Postwar Germany.
  10. Rollin, Roger B.(1989).The Americanization of the Global Village.
  11. Schiller, Herbert I.(1969).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
  12. Tobin, Joseph(1992).Re-made in Japan.
  13. Tomlinson, John(1993)。文化帝国主義
  14. Wagnleitner, Reinhold(1994).Coca-Colonization and the Cold War.
  15. Webster, Duncan(1988).Looka Yonder!.
  16. Willet, Ralph(1989).The Americanization of Germany, 1945-1949.
  17. Yoo, Sun-young(2000).Th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Conference in Fukuoka.
  18. ダワー.ジョン(2001)。敗北を抱きしめて
  19. ラミス.ダクラス(1981)。思想の科学
  20. 大笹吉雄(1986)。日本現代演劇史.大正.昭和初期編
  21. 小林信彥(1984)。私說東京繁昌記
  22. 水原孝(1988)。私の銀座昭和史
  23. 加藤典洋(1985)。アメリカの影
  24. 古矢旬(1998)。二十世紀システム1:構想と形成
  25. 平井玄(1998)。音の力〈沖縄〉コザ沸騰篇
  26. 平和博物館を創る会(1993)。銀座と戦争
  27. 石川弘義(1981)。アメリカン.カルチヤー
  28. 吉見俊哉(1993)。世界
  29. 吉見俊哉(1992)。零の修辞学
  30. 安藤更生(1977)。銀座細見
  31. 佐伯啟思(1993)。「アメリカニズム」の終焉
  32. 佐藤毅(1982)。日本モダニズムの研究
  33. 李鍾元(1996)。東アジア冷戦と韓米日関係
  34. 沖縄国際大石原学ゼミナール(1994)。戦後コザにおける民眾生活と音楽文化
  35. 牧野浩隆(1996)。再考 沖縄経済
  36. 姜信子(1998)。日韓音楽ノート
  37. 室伏高信(1929)。アメリカ
  38. 原田弘(1994)。MPのジープから見た占領下の東京
  39. 桑原稲敏(1981)。別冊新評 戦後日本芸能史
  40. 神崎清(1954)。戦後日本の売春問題
  41. 清水幾太郎(1943)。中央公論
  42. 袖井林二郎(1985)。拝啟マッカーサー元帥様
  43. 渡邊裕(1999)。宝塚歌劇の変容と日本近代
  44. 新居格(1929)。中央公論
  45. 福島鑄郎(1987)。GHQ東京占領地図
  46. 澤田次郎(1999)。近代日本人のアメリカ観
  47. 龜井俊介(1991)。日本とアメリカ
  48. 鶴見良行(1956)。中央公論
  49. 鶴見俊輔(1956)。中央公論
被引用次数
  1. 許天安(2007)。台灣抗日政宣電影中的美國形象。史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報,3,127-140。
  2. 莊雅涵(2008)。妾身未明?石原慎太郎的世界觀與「中國」論。國家發展研究,7(2),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