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 |
并列篇名 |
"Taiwaneseness" and the Radical Politics of Place-Based Imagin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
DOI |
10.6637/CWLQ.2003.32(4).45-65 |
作者 |
邱貴芬(Kuei-Fen Chiu) |
关键词 |
台灣性 ; 在地性 ; 鄉土想像 ; 空間政治 ; 鹿港 ; 庶民 ; 異質城邦 ; 另類現代性 ; Taiwaneseness ; locality ; imaginary homeland ; politics of space ; Lu-kang ; people ; heterotopia ; alternative modernity |
期刊名称 |
中外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32卷4期(2003 / 09 / 01) |
页次 |
45 - 6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篇文章試圖透過「台灣性」的議題,探討全球化趨勢中「在地化」的意義。論文的思考重點環繞在兩大議題(一)什麼是「台灣性」?(二)思考「台灣性」的庶民知識對學術研究可能帶來的「草根性全球化」反省。從台灣的位置來參與「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討論,什麼是『台灣性?』」當然是個不容忽視的議題,因為只有當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所謂「全球化文化不是同質性文化」這個抽象的假設才有具體的印證,落實「在地性」的思考。「台灣性」的面貌因不同脈絡而有所不同;由於其面貌多樣,本篇論文的討論把焦距集中於「台灣性」的庶民以及鄉土想像的面向,以鹿港這個經常召喚台灣鄉土想像的地方為例,企圖展現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我認為鹿港之所以「台灣」,所以將常被用來召喚「台灣性」和原鄉的想像,主要因為它不處在台灣「現代性」邊緣,而是在台灣現代消費情境中扮演積極活躍的角色。另一個同等重要的原因是它開展了台灣在「現代性」敘述中的在地異質性。換言之,鹿港濃縮了台灣在地的「另類現代性」(alternativemodernity)的可能,而庶民在這樣的台灣在地異質性的形塑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被引用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