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

并列篇名

"Taiwaneseness" and the Radical Politics of Place-Based Imagin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DOI

10.6637/CWLQ.2003.32(4).45-65

作者

邱貴芬(Kuei-Fen Chiu)

关键词

台灣性 ; 在地性 ; 鄉土想像 ; 空間政治 ; 鹿港 ; 庶民 ; 異質城邦 ; 另類現代性 ; Taiwaneseness ; locality ; imaginary homeland ; politics of space ; Lu-kang ; people ; heterotopia ; alternative modernity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4期(2003 / 09 / 01)

页次

45 - 6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篇文章試圖透過「台灣性」的議題,探討全球化趨勢中「在地化」的意義。論文的思考重點環繞在兩大議題(一)什麼是「台灣性」?(二)思考「台灣性」的庶民知識對學術研究可能帶來的「草根性全球化」反省。從台灣的位置來參與「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討論,什麼是『台灣性?』」當然是個不容忽視的議題,因為只有當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所謂「全球化文化不是同質性文化」這個抽象的假設才有具體的印證,落實「在地性」的思考。「台灣性」的面貌因不同脈絡而有所不同;由於其面貌多樣,本篇論文的討論把焦距集中於「台灣性」的庶民以及鄉土想像的面向,以鹿港這個經常召喚台灣鄉土想像的地方為例,企圖展現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我認為鹿港之所以「台灣」,所以將常被用來召喚「台灣性」和原鄉的想像,主要因為它不處在台灣「現代性」邊緣,而是在台灣現代消費情境中扮演積極活躍的角色。另一個同等重要的原因是它開展了台灣在「現代性」敘述中的在地異質性。換言之,鹿港濃縮了台灣在地的「另類現代性」(alternativemodernity)的可能,而庶民在這樣的台灣在地異質性的形塑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文建會
  2. Appadurai, Arjun(2000).Grassroots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search Imagination.Public Culture,12(1),1-20.
  3. Appadurai, Arjun(1996).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4. Bourdieu、 Pierre(1991).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5. Dirlik、 Arif(1996).Global / Local: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6. Featherstone, Mike(1995).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ty.
  7. Focault, Michel(1986).Of Other Paces.Diacritics,16(1),22-27.
  8. Foucault、 Michel, M.(1981).Is It Useless to Revolt?.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8,5-9.
  9. Foucault、 Michel, M.(1980).Power/Knowledge.
  10. Foucault、 Michel(1977).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11. Geertz、 Clifford(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12. Giddens、 Anthony(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13. Gupita, Akhil(1997).Culture, Power, Place: 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Anthropology.
  14. Gupita, Akhil,Ferguson, James(1997).Culture, Power, Place: 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Anthropology.
  15. Hacking、 Ian, I.(1986).Foucault: A Critical Reader.
  16. Harvey、 D.(1993).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17. Harvey, David(1990).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18. Keith, Michael,Pile, Steve(1993).Place ant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19. Kellner、 Douglas(1995).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20. King、 Anthony D.(1995).Global Modernities.
  21. Massey, Doreen(1993).Place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22. Massey, Doreen(1994).Space, Place and Gender.
  23. Massey, Doreen(1993).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s.
  24. Robertson, Roland(1995).Global Modernities.
  25. Smart, Barry(1986).Foucault: A Critical Reader.
  26. Smith, Anthony D.(1990).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27. Smith, Neil,Katz, Cindi(1993).Place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28. Taylor、 Charles, C.(1986).Foucault: A Critical Reader.
  29. Tomlinson、 John(1991).Cultural Imperialism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30. Urry, John(1994).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31. Wallerstein、 Immanuel(1991).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32. Willis, Anne-Marie(1995).Fields of Vision: Essays in Film Studies, Visual Anthropology, and Photography.
  33. 林俊臣。「來一趟別開生面的鹿港行!」─邁向永續經營的鹿港觀光事業
  34. 邱貴芬(2002)。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
  35. 紀文章(2002)。《鹿港苦力》影片之後
  36. 陳一仁。鹿港民間習俗
  37. 陳文彬。鹿港日茂再發展:從日茂行事件到古蹟保存與都市發展的思考
被引用次数
  1. 陳惠齡(2011)。論李昂小說中鹿城鄉土的異質書寫。淡江中文學報,24,131-162。
  2. 陳重成(2010)。全球化語境下的本土化論述形式:建構多元地方感的彩虹文化。遠景基金會季刊,11(4),43-96。
  3. 洪敍銘(2015)。臺灣推理小說的「在地性」實踐-以《美人捲珠簾》、《悲傷回憶書》之表現差異為討論範疇。文史台灣學報,9,93-124。
  4. 胡紫雲(2015)。從殖民現代性到全球化論述:客家文化與現代戲劇在臺灣。戲劇學刊,22,83-107。
  5. 黃柏堯(2007)。搖頭丸怎麼辦:搖頭丸與社會空間。傳播與管理研究,7(1),43-77。
  6. 黃心雅(2006)。「現代性」與台灣原住民文學:以夏曼·藍波安與利格拉樂·阿□作品爲例。中外文學,35(5),81-122。
  7. 林芳玫(2007)。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5,259-288。
  8. 林芳玫(2009)。文學與歷史:分析《行過洛津》中的消逝主題。文史台灣學報,1,166-187。
  9. 邱貴芬(2006)。「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34(10),125-154。
  10. 石美玲(2018)。話語實踐與社會變遷:以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文學集》「民歌」為例。興大中文學報,43,223-275。
  11. 張煒珍、林彣鴻(2009)。掀開台灣的真實面紗?探討閩南語連續劇《意難忘》對馬來西亞華人觀眾之台灣印象形塑。傳播與管理研究,8(2),111-158。
  12. 莊佳穎(2014)。尋找失落的戀人—臺灣電影中的日本印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1,87-128。
  13. 莊佳穎(2020)。「讓世界看見台灣」?「2017台北世大運」論述中的自我與他者。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6(3),107-153。
  14. (2004)。蔡秋桐小說的書寫策略。興大中文學報,16,153-185。
  15. (2008)。論杜甫詩中倫理失序的邊緣女性。文與哲,12,233-275。
  16. (2024)。理想與現實兼具:大觀園空間特質辨析。淡江中文學報,50,13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