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

并列篇名

Documentary and the Spectacle of Otherness

DOI

10.6637/CWLQ.2004.32(11).123-140

作者

邱貴芬(Kuei-Fen Chiu)

关键词

《蘭嶼觀點》 ; 《私角落》 ; 文化異質 ; 奇觀 ; 東方主義 ; 表演性 ; 原住民 ; 同志 ; 紀錄片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11期(2004 / 04 / 01)

页次

123 - 1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企圖探討紀錄片展演文化異質所引伸出來的一些問題。在紀錄片的觀看行為裡,觀看慾望(scopophilia)與求知慾望(epistephilia)密不可分。本篇論文以兩部影片做為例子來探討影片與觀看慾望所涉及的一些問題。這兩部影片分別是胡台麗的《蘭嶼觀點》(1993)和周美玲的《私角落》(2002)。如果說台灣主流文化為漢人異性戀男性,那麼這兩部影片都可歸類為呈現異質文化的影片,前者屬於人類學民族誌影片,呈現的是迴異於漢人文化的蘭嶼原住民世界;後者則刻畫有別於異性戀社會的同志情慾世界。兩者均涉及異質(Otherness)展演的問題,但是,由於兩位導演一位從外來者的角度,一位從異文化內部的視角來探討觀看異文化的問題,角度不同更能彰顯當異質社會透過鏡頭被化為被觀看的影像「奇觀」(spectacle)時,所帶出的一些複雜議題。兩相對照,正可以讓我們瞭解紀錄片作為一種再現異質文化特殊媒體的問題,並以此為基礎來思考全球化時代迫切的文化異質奇觀化的種種問題。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Bourdieu、 Pierre(1992).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2. Bruzzi, Stella(2000).New Documenta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he Global in the Local.
  3. Cartwright, Lisa(2001).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4. Clifford, James(1988).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5. Cowie, Elizabeth(1995).Confucius in the Borderlands: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Reinvention of Confucianism.Boundary 2,22(3),229-273.
  6. Cowie, Elizabeth(1999).Collecting Visible Evidence.
  7. Dirlik、 Arif(2001).Places and Politic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8. Dirlik、 Arif(1996).In Pursuit of Contemporary East Asian Culture.
  9. Dirlik、 Arif(1994).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Critical Inquiry,20(2),328-356.
  10. Fusco, Coco(1996).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11. Ginsburg, Faye(1999).Collecting Visible Evidence.
  12. Leuthold, Steven(1998).Indigenous Aesthetics: Native Art, Media, and Identity.
  13. Lukehaus, Nancy,Cool, Jenny(1999).Collecting Visible Evidences.
  14. MacDougall, David(1994).Visualizing Theory: Selected Essays from V. A. R. 1990-1994.
  15. McQuire, Scott(1998).Visions of Modernity: Representation, Memory, Time and Space in the Age of the Camera.
  16. Minh-ha, Trinh T.(1992).Framer Framed.
  17. Nichols, Bill(1991).Representing Reality: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
  18. Nichols, Bill(1994).Blurred Boundaries: Questions of Meaning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19. Rabinnowitz, Paula(1994).They Must Be Represented: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
  20. Rosen, Philip(1993).Theorizing Documentary.
  21. Ruby, Jay(2000).Picturing Culture: Explorations of Film and Anthropology.
  22. Tomlinson、 John(1991).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3. 田玉文(1994)。深入問題的核心:從《蘭嶼觀點》的眾聲出發。電影欣賞,12(3),23-35。
  24. 李道明(2002)。真實與再現:紀錄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5. 李道明(1994)。見一百年來臺灣電影及電視對臺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12(3),55-64。
  26. 胡台麗(1993)。《蘭嶼觀點》的原點:民族誌電影的實踐。電影欣賞,11(6),21-26。
  27. 陳蓁美(1993)。《蘭嶼觀點》的多面觀點:《蘭嶼觀點》試映會後座談。電影欣賞,11(6),14-20。
  28. 鄭明河, T. Minh-ha(1991).When the Moon Waxes Red: Representation,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s.
被引用次数
  1. 蔡慶同(2011)。「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的回顧。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9(4),57-88。
  2. 蔡慶同(2012)。再現弱勢:從《月亮的小孩》到《水蜜桃阿嬤》。文化研究,15,117-146。
  3. 曾秀萍(2016)。驕傲現身下的負面情感:陳俊志「同志三部曲」紀錄片的幸福政治及其反思。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3,69-103。
  4. 陳伯軒(2015)。被觀看的力量─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自我符號化與遊戲批判力。靜宜中文學報,8,75-105。
  5. 林書怡(2018)。從告白到對話:《我和我的T 媽媽》和《日常對話》的倫理轉向。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3,1-35。
  6. 葉欣誠,楊樺,張春炎(2019)。院線環境紀錄片作為環境教育影片的反思與分析:以《±2℃》、《看見台灣》為例。環境教育研究,15(2),45-79。
  7. (2010)。「原住民」的框架內/外─重探臺灣原住民運動的文化論述與「文學性」問題。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8,15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