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想像美國與再現本土以西班牙的《歡迎,馬歇爾先生!》與臺灣的《太平.天國》為例

并列篇名

Imagining America and Representing Locality: The Cases of "Bienvenido, Mr. Mashall" and Buda Bless America

DOI

10.6637/CWLQ.2004.32(11).37-58

作者

陳正芳(Cheng-Fan Chen)

关键词

刻板印象 ; 形象 ; 虛幻的認同 ; 《歡迎,馬歇爾先生!》 ; 《太平.天國》 ; 賈西亞.貝藍卡 ; 吳念真 ; stereotype ; image ; aeriform identity ; Bienvenido, Mr. Marshall! ; Buda Bless American ; Luis Garcia Berlanga ; Wu Nien Cheng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11期(2004 / 04 / 01)

页次

37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從後殖民論述帶起主體性研究的風潮,如何檢視自我與他者成為二十世紀末熱門的學術話題。南西.阿姆斯壯(Nancy Armstrong)新近重思「刻板印象」的意義,開發了一個主體性研究的新角度。本文擬藉由西班牙電影《歡迎,馬歇爾先生!》(Bienvenido, Mr. Marshall)和臺灣電影《太平.天國》兩部電影的想像「美國」,探索刻板印象下所建構「虛幻的認同」。本文所提出的「虛幻的認同」,一方面是延展南西.阿姆斯壯的理論,另一方面則企圖從想像他者(美國)和想像自我,進而反思本土再現的真實。一如南西.阿姆斯壯指出寫實主義小說「認可符合讀者視覺期望的影像,而這些又是小說本身所描述的」筆者希冀藉由「虛幻的認同」來檢視臺灣現下的主體是如何陷於建構與解構中,循環擺盪卻無法破局而出。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周蕾(2002)。幻影學門。中外文學,30(12),134-149。
    連結:
  2. Armstrong, Nancy(2002)。何謂寫實主義中的真實?。中外文學,30(12),558-559。
  3. Ashcroft, Bill(1995).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4. Caparrós Lera, José(1999).Historia crítica del cine español desde 1897 hasta hoy.
  5. García Fernández, Emilio C.(1992).El cine español contemporáneo.
  6. Gómez Bermúdez de Castro, Ramiro(1989).Evolución de la producción cinematográfica Española.
  7. Gómez Rufo, Antonio(1990).Berlanga contra el poder y la Gloria.
  8. Gubern, Román(1995).Historia del Cine Español.
  9. Maroto, Eduarto M.(1975).Luis Buñuel, Nuevo Cine Español.
  10. O'sullivan, Tim(1994).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11. Rodero, José Angel(1981).Aquel "Nuevo cine español" de los 60: espíritu, estética, obra y generación du un movimiento.
  12. Tena, Agustín(2002).50 Aniversario de Bienvenido Mister Marshall.
  13. 吳念真(1996)。尋找〈太平.天國〉─吳念真的電影生活札記
  14. 李行(1992)。中國電影資深影人─吳念真
  15. 李振亞(1996)。太平.天國.桃花源。影響,78,126-129。
  16. 李歐梵(2003)。城市奏鳴曲
  17. 沈曉茵(1996)。《太平.天國》的插卡邏輯。影響,78,120-122。
  18.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
  19. 林文淇(1996)。當美軍換成好萊塢電影《太平.天國》對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感嘆。影響,78,123-125。
  20. 林素芬(1997)。蘸滿感情的筆尖─吳念真導演專訪。幼獅文藝,519,13-17。
  21.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
  22. 陳儒修(1997)。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
  23. 陳儒修(1993)。電影研究中的後殖民論述。當代,89
  24. 謝金蓉(1996)。神明保佑吳念真吧!「太平.天國」有動機沒情感。新新聞,491,58-59。
被引用次数
  1. 陳正芳(2012)。文化交流下的歷史印記:論陳映真和黃春明小說中的美國人形象建構。臺灣文學學報,21,13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