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想像美國與再現本土以西班牙的《歡迎,馬歇爾先生!》與臺灣的《太平.天國》為例
|
并列篇名
|
Imagining America and Representing Locality: The Cases of "Bienvenido, Mr. Mashall" and Buda Bless America
|
DOI
|
10.6637/CWLQ.2004.32(11).37-58
|
作者
|
陳正芳(Cheng-Fan Chen)
|
关键词
|
刻板印象 ; 形象 ; 虛幻的認同 ; 《歡迎,馬歇爾先生!》 ; 《太平.天國》 ; 賈西亞.貝藍卡 ; 吳念真 ; stereotype ; image ; aeriform identity ; Bienvenido, Mr. Marshall! ; Buda Bless American ; Luis Garcia Berlanga ; Wu Nien Cheng
|
期刊名称
|
中外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32卷11期(2004 / 04 / 01)
|
页次
|
37
-
5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自從後殖民論述帶起主體性研究的風潮,如何檢視自我與他者成為二十世紀末熱門的學術話題。南西.阿姆斯壯(Nancy Armstrong)新近重思「刻板印象」的意義,開發了一個主體性研究的新角度。本文擬藉由西班牙電影《歡迎,馬歇爾先生!》(Bienvenido, Mr. Marshall)和臺灣電影《太平.天國》兩部電影的想像「美國」,探索刻板印象下所建構「虛幻的認同」。本文所提出的「虛幻的認同」,一方面是延展南西.阿姆斯壯的理論,另一方面則企圖從想像他者(美國)和想像自我,進而反思本土再現的真實。一如南西.阿姆斯壯指出寫實主義小說「認可符合讀者視覺期望的影像,而這些又是小說本身所描述的」筆者希冀藉由「虛幻的認同」來檢視臺灣現下的主體是如何陷於建構與解構中,循環擺盪卻無法破局而出。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周蕾(2002)。幻影學門。中外文學,30(12),134-149。
連結:
-
Armstrong, Nancy(2002)。何謂寫實主義中的真實?。中外文學,30(12),558-559。
-
Ashcroft, Bill(1995).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
Caparrós Lera, José(1999).Historia crítica del cine español desde 1897 hasta hoy.
-
García Fernández, Emilio C.(1992).El cine español contemporáneo.
-
Gómez Bermúdez de Castro, Ramiro(1989).Evolución de la producción cinematográfica Española.
-
Gómez Rufo, Antonio(1990).Berlanga contra el poder y la Gloria.
-
Gubern, Román(1995).Historia del Cine Español.
-
Maroto, Eduarto M.(1975).Luis Buñuel, Nuevo Cine Español.
-
O'sullivan, Tim(1994).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
Rodero, José Angel(1981).Aquel "Nuevo cine español" de los 60: espíritu, estética, obra y generación du un movimiento.
-
Tena, Agustín(2002).50 Aniversario de Bienvenido Mister Marshall.
-
吳念真(1996)。尋找〈太平.天國〉─吳念真的電影生活札記。
-
李行(1992)。中國電影資深影人─吳念真。
-
李振亞(1996)。太平.天國.桃花源。影響,78,126-129。
-
李歐梵(2003)。城市奏鳴曲。
-
沈曉茵(1996)。《太平.天國》的插卡邏輯。影響,78,120-122。
-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
-
林文淇(1996)。當美軍換成好萊塢電影《太平.天國》對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感嘆。影響,78,123-125。
-
林素芬(1997)。蘸滿感情的筆尖─吳念真導演專訪。幼獅文藝,519,13-17。
-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
-
陳儒修(1997)。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
-
陳儒修(1993)。電影研究中的後殖民論述。當代,89
-
謝金蓉(1996)。神明保佑吳念真吧!「太平.天國」有動機沒情感。新新聞,491,58-59。
|
被引用次数
|
-
陳正芳(2012)。文化交流下的歷史印記:論陳映真和黃春明小說中的美國人形象建構。臺灣文學學報,21,137-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