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謊言實錄:楊德昌《恐怖份子》的性、謊言、暴力

并列篇名

The Falsifying Force of the "Forgers": Sex, Lies, and Violence in Edward Yang's Terrorizers

DOI

10.6637/CWLQ.2004.33(3).15-37

作者

張靄珠(Ivy I-Chu Chang)

关键词

臺灣電影 ; 楊德昌 ; 恐怖份子 ; 國族寓言 ; 新寫實 ; 新浪潮 ; 現代主義 ; 後現代 ; 後設 ; 主體 ; 擬像 ; 戀物 ; 偽造者 ; 虛構敘事 ; 德勒茲 ; 尼采 ; Taiwan's cinema ; Terrorizers/terrorist ; national allegory ; neo-realism ; New Wave ; modernism ; post-modern ; meta ; subject ; simulation ; fetish ; forger ; falsifying narration ; Deleuze ; Nietzsche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3期(2004 / 08 / 01)

页次

15 - 3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楊德昌的《恐怖份子》兼融寫質、現代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的美學風格,創造多向度的時空情境,一方面擬仿台灣社會那前現代、現代及後現代並列雜陳的時空情境,而事物的發展也沿著自我反射和擬像(simulation)邏輯而蔓生枝節,衍生出多重寓意。另一方面:導演不但在層層精心設計的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中介入社會現實,也逐漸解構了電影符號所創造或投射的世界。本文援引德勒茲(Deleuze)的虛構敘事理論和尼采的「偽造者」(forgers)觀念的辯證,解析片中的性、謊言、與暴力如何與時間之力作用,突破封閉的都市空間情境,形成寫實敘事與虛構敘事的逆轉,跳脫了道德的判斷,成為美學或形上學的課題。《恐》片可說是一群偽造者(這些偽造者既是背叛者,亦是說謊者或創造者)所形成的敘事連結:包括片中角色、導演及觀眾,形成了鎖鏈般的連結,參與了虛構敘事。透過觀視、慾望、認同的機制,造成情感效應(affect)。此外,本文也從女性主義「賤斥迴返」(the return of the abject)的觀點,來解讀女性角色如何以情欲動能及書寫來突破男性凝視及封閉空間,啟動敘事動能,變成行動主體。最後結合上述兩種觀點,重新解讀恐怖份子從帝國邊緣「賤斥迴返」的寓言。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Baudrillard、 Jean(1994).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2. Baudrillard、 Jean(1993).The Transparency of Evil: Essays on Extreme Phenomena.
  3. Baudrillard、 Jean(1996).The Perfect Crime.
  4. Baudrillard、 Jean(1990).Revenge of the Crystal: Selected Writings onf the Modern Objest and Its Destiny, 1968-1983.
  5. Baudrillard、 Jean(1996).Fatal Strategy.
  6. Deleuze、 Gilles(1983).Cinema I: The Movement-Image.
  7. Deleuze、 Gilles(1989).Cinema II: The Time-Image.
  8. Foucault、 Michel, M.(1986).Text and Contents of Other Space.Diachitice,16(1),22-27.
  9. Fuss, Diana(1994).On Fetishism.
  10. Hart, Lynda(1993).Acting Out: Feminist Performance.
  11. Jameson, Fredric(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
  12. Kaplan, E. Ann(1978).Women in film noir: New edition.
  13. Kristeva、 Julia, J.(1982).The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
  14. Lacan, Jacques(1977).Ecrits.
  15. Mulvey、 Laura(1989).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
  16. Nietzsche、 Friedrich(1978).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Book IV.
  17. 林奕華(1988)。楊德昌的恐怖份子。香港電影雙週刊,213,46。
  18. 桑塔格.蘇珊, Susan(1977).On Photography.
  19. 陳儒修(1995)。尋找電影中的臺北
  20. 陳儒修(1993)。臺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
  21. 焦雄屏(1988)。臺灣新電影
  22. 焦雄屏(1991)。臺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
  23. 顏忠賢(1996)。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
被引用次数
  1. 林文淇(2012)。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藝術學研究,11,1-48。
  2. 謝筱玫(2015)。展演後設:國光劇團的《艷后》與《水袖》。清華學報,45(2),315-342。
  3. (2012)。臺北死亡紀事:談楊德昌電影《一一》 中的敘事美學。靜宜人文社會學報,6(2),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