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謊言實錄:楊德昌《恐怖份子》的性、謊言、暴力 |
并列篇名 |
The Falsifying Force of the "Forgers": Sex, Lies, and Violence in Edward Yang's Terrorizers |
DOI |
10.6637/CWLQ.2004.33(3).15-37 |
作者 |
張靄珠(Ivy I-Chu Chang) |
关键词 |
臺灣電影 ; 楊德昌 ; 恐怖份子 ; 國族寓言 ; 新寫實 ; 新浪潮 ; 現代主義 ; 後現代 ; 後設 ; 主體 ; 擬像 ; 戀物 ; 偽造者 ; 虛構敘事 ; 德勒茲 ; 尼采 ; Taiwan's cinema ; Terrorizers/terrorist ; national allegory ; neo-realism ; New Wave ; modernism ; post-modern ; meta ; subject ; simulation ; fetish ; forger ; falsifying narration ; Deleuze ; Nietzsche |
期刊名称 |
中外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33卷3期(2004 / 08 / 01) |
页次 |
15 - 3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探討楊德昌的《恐怖份子》兼融寫質、現代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的美學風格,創造多向度的時空情境,一方面擬仿台灣社會那前現代、現代及後現代並列雜陳的時空情境,而事物的發展也沿著自我反射和擬像(simulation)邏輯而蔓生枝節,衍生出多重寓意。另一方面:導演不但在層層精心設計的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中介入社會現實,也逐漸解構了電影符號所創造或投射的世界。本文援引德勒茲(Deleuze)的虛構敘事理論和尼采的「偽造者」(forgers)觀念的辯證,解析片中的性、謊言、與暴力如何與時間之力作用,突破封閉的都市空間情境,形成寫實敘事與虛構敘事的逆轉,跳脫了道德的判斷,成為美學或形上學的課題。《恐》片可說是一群偽造者(這些偽造者既是背叛者,亦是說謊者或創造者)所形成的敘事連結:包括片中角色、導演及觀眾,形成了鎖鏈般的連結,參與了虛構敘事。透過觀視、慾望、認同的機制,造成情感效應(affect)。此外,本文也從女性主義「賤斥迴返」(the return of the abject)的觀點,來解讀女性角色如何以情欲動能及書寫來突破男性凝視及封閉空間,啟動敘事動能,變成行動主體。最後結合上述兩種觀點,重新解讀恐怖份子從帝國邊緣「賤斥迴返」的寓言。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被引用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