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楊德昌電影中的後設「新」台北

并列篇名

"Who Knows What S/he Wants?": Taipei in Edward Yang's Meta-Discourse of Newness

DOI

10.6637/CWLQ.2004.33(3).39-61

作者

李秀娟(Hsiu-Chuan Lee)

关键词

楊德昌 ; 台北 ; 台灣電影 ; 城市書寫 ; 後設文化 ; 後設論述 ; 新(與舊) ; 虛構 ; 文化流動 ; Edward Yang ; Taipei ; Taiwan films ; city writing ; metaculture ; meta-discourse ; newness ; fiction ; cultural flow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3期(2004 / 08 / 01)

页次

39 - 6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閱讀楊德昌的作品,特別是《恐怖份子》(1986)、《麻將》(1996)、以及《一一》(2000),分析「新」與「舊」在其電影創作中的呈現以及文化意義。論文首先跳出當代台灣電影論述中西化與懷舊流派對立的思考侷限,企圖找到一個「新」的角度來觀察楊德昌電影求「新」的企圖,說明楊德昌式的「捨舊求新」並不意味以彼易此、以外來易本土等本質性的文化替代,而是鼓勵一種拒絕複製既成文化產品、拒絕重複先前慾望、創作軌跡,以呈現個人在不同時空情境下創造「差異」(differences)能力的文化態度。其次,筆者援引爾本(Greg Urban)所提出的「『新』後設文化」(the metaculture of newness)概念,說明楊德昌如何透過過膜的、韓旋台北駁雜面相的閱聽影音呈現,介入台北「新」文化的後設建構。論文試著將楊德昌的電影文本讀為再現、評述台北都會經驗的「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在思考楊德昌的電影如何介入台北文化的後設層面,斡旋都會中的「新」、「舊」慾望時,筆者觀察了(1)楊德昌電影中的角色如何掙扎於重複「舊」與追求「新」的現實困境,進而突顯追求「新」的困難度與重要性;(2)楊德昌本身如何透過虛構故事與鏡頭的設計、剪接連繫起城市中或許看似不相干的人、事、時、空,積極策動台北「新」情境、「新」慾望產生的可能。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0)。蕃薯藤
  2. Bhabha, Homi K.(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
  3. Browne, Nick(1994).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4. James, Nick(2001).Emotional Engineering.Sight and Sound,11(4),14-16.
  5. Jameson、 Fredric(1994).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6. Lacan, Jacques(1977).Ecrits: A Selection.
  7. Sklar, Robert(2000).The Engineer of Modern Perplexity: An Interview with Edward Yang.Cineaste: America's Leading Magazine on the Art and Politics of the Cinema,26(1),6-8.
  8. Tam, Kwok-Kan,Dissanayake, Wimal(1998).New Chinese Cinema.
  9. Urban, Greg.(2001).Metaculture: How Culture Moves through the World.
  10. Yang, Edward(2001).Taipei Stories.New Left Review,11,129-136.
  11. Zizek、 Slavoj, Slavoj(1989).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
  12. 陳儒修(1993)。臺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
  13. 黃建業(1995)。楊德昌電影研究─臺灣新電影的知性思辯家
  14. 楊德昌(2000)。一一
  15. 楊德昌(1986)。恐怖份子
  16. 楊德昌(1985)。青梅竹馬
  17. 鴻鴻(1990)。楊德昌談雷奈的啟發與創作。世界電影,258,79-81。
被引用次数
  1. 江寶釵(2009)。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對世務之肆應—以連橫的漢學傳播事業為觀察核心。成大中文學報,26,81-118。
  2. 江凌青(2011)。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臺北。藝術學研究,9,167-209。
  3. 廖于晴,王志弘(2021)。時空移置的場景構作:電影《大稻埕》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3,23-53。
  4. 楊小濱(2016)。主體異化與現代性象徵他者的式微以拉岡理論視野探討楊德昌電影。中外文學,45(1),45-83。
  5. (2012)。臺北死亡紀事:談楊德昌電影《一一》 中的敘事美學。靜宜人文社會學報,6(2),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