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一報還一報》裡的「禮物」

DOI

10.6637/CWLQ.2004.33(6).85-104

作者

趙星皓

关键词

牟斯 ; 德希達 ; 莎士比亞 ; 《一報還一報》 ; 禮物 ; 交換 ; 不可能的任務 ; 解構 ; 登山寶訓 ; Mauss ; Derrida ; Shakespeare ; Measure for Measure ; gift ; exchange ; the impossible ; deconstruction ; Sermon on the Mount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6期(2004 / 11 / 01)

页次

85 - 10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德希達解構觀點探討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裡的「禮物」問題。德希達認為「禮物」應該是沒有交換、不求回報、互不相欠的;一般人所謂的「禮物」其質根本不是「禮物」,而是牟斯所說的「禮物交換」。「絕對禮物」是「不可能的任務」。本文認為在《一報還一報》裡,莎士比亞與德希達對「禮物」的看法不謀而合。莎士比亞與德希達都試圖把「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伊莎貝拉寬恕安奇羅可視為德希達所謂的「絕對禮物」-只有不把「禮物」當作「禮物」看待,「禮物」才是「禮物」。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61)。聖經
  2. Bass, Alan(1978).Writing and Difference.
  3. Derrida、 Jacques(1978).Writing and Difference.
  4. Derrida、 Jacques(1995).The Gift of Death.
  5. Derrida、 Jacques(1992).Given Time: I, Counterfeit, Money.
  6. Derrida、 Jacques(1993).Writing and Difference.
  7. Derrida、 Jacques(1993).Aporias.
  8. Derrida、 Jacques(1973).Speech and Phenomena.
  9. Flesch, William(1992).Generosity and the Limits of Authority: Shakespeaer, Herbert, Milton.
  10. Jackson, Kenneth L.(2001).‘One Wish' o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mpossible: Derrida, the Gift, and God in Timon of Athens.Shakespeare Quarterly,50(2),34-66.
  11. Kierkegaard、 Soren AAlye(1983).Fear and Trembling. "Fear and Trembling" and "Repetition" (Vol. 6) of Kierkegaard's Writings.
  12. Lever, J. W.(1965).Measure for Measure.
  13. Levi-Strauss、 Claude, C.(1987).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Marcel Mauss.
  14. Mauss, Marcel(1989)。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
  15. Otto、 R.(1958).The Idea of the Holy.
  16. Schrift, Alan D.(1997).The Logic of the Gift: Toward on Ethic of Generosity.
  17. Shakespeare, William(2000)。自作自受
被引用次数
  1. 林于湘(2015)。《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之「典範改寫」策略研究。戲劇研究,15,149-194。
  2. 吳雙(2019)。禮物與交換:《詩經》中的愛情、政治與祭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19,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