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台灣的讀書市場

DOI

10.6637/CWLQ.2004.33(7).19-55

作者

柳書琴

关键词

《三六九小報》 ; 蘭記圖書部 ; 漢文 ; 讀書市場 ; 傳統文人 ; 通俗文學 ; San Liou Chiou Tabloid ; Lan Chi publishing house ; Chinese ; reading market ; traditional clerisy ; popularliterature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7期(2004 / 12 / 01)

页次

19 - 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據時期漢文問題以及通俗文藝問題,不止是一個本土問題,更且是一個中/日/台之間的跨國問題,它牽涉到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壓迫、抵抗及流動問題。在新舊文學論戰熱戰漸歇的1930年代,台灣出現了第一份漢文通俗文藝雜誌。傳統文學者如何透過通俗雜誌《三六九小報》的創立、整合、發掘並動員其文化資本?《三六九小報》通俗文藝的經營,就傳統文藝的現代轉化或就台灣文化主體的建構而言,具有什麼意義?本文企圖透過台灣當時通俗文藝的生產/消費狀況以及漢文讀書市場概況,說明傳統文人對當時的文化狀況及讀書市場需求,有其務實性的判斷,故而能夠採取發行通俗雜誌的策略,將「漢文」與他們一再被新文學者批評為遠離大眾的「大眾」嫁接起來。筆者認為,《三六九小報》的成就,是以通俗文藝為策略的殖民地漢學、漢文以及漢文文藝在整合、維繫、更新與轉化上的一次敗部復活;其結果強化了傳統文人與漢文讀者之間的穩固性,持續開發、培育新世代漢文讀者,正式開創了台灣通俗文藝的場域。面對殖民主義文化改造的強勢侵略時,《三六九小報》據於一種「俗」(通俗)而不「同」(同化)的位置,以漢文文藝、通俗雜膾的走向,發揮整合某些本土文化資本的效應,在台灣文化主體的整備、建構上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影響。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毛文芳(2003)。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連結:
  2. 臺灣民報
  3. 臺灣民報
  4. Bonnewitz, Patrice(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5. 三六九小報
  6. Wacquant, L. D.、Bourdieu, Pierre(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
  7. 三六九小報
  8. 凡夫(1932)。「大眾文藝」待望。南音,1(2)
  9. 凡夫(1932)。發刊詞。南音,創刊號
  10. 三六九小報
  11. 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
  12. 孔慶東(1998)。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
  13. 方孝謙(1995)。如何研究象徵霸權理論與經驗的探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8
  14. 王文顏(1979)。臺灣詩社之研究
  15. 三六九小報
  16. 三六九小報
  17. 三六九小報
  18. 林克夫(1932)。祝「南音」的產生並將來的希望。南音,1(2)
  19. 林克夫(1934)。清算過去的誤謬─確立大眾化的根本問題。臺灣文藝,2(1)
  20. 台灣出版警察報
  21. 河原功(2004)。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
  22. 施懿琳(2002)。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3. 柯喬文(2003)。《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
  24. 柳書琴(2003)。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現代文學的歷史迷魅
  25. 孫經緯(199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歷史詞典
  26. 翁聖峰(2002)。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
  27. 台灣民報
  28. 三六九小報
  29. 許俊雅(1997)。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
  30. 三六九小報
  31. 連雅堂(1977)。臺灣詩薈
  32.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
  33. 陳培豐(2004)。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34. 陳淑容。1930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
  35. 黃石輝(1930)。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伍人報,9/11
  36. 黃呈聰(1923)。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灣,4(1)
  37. 黃美娥(1997)。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47(3)
  38. 黃美娥(2004)。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
  39. 黃美娥(2003)。二十世紀臺灣男性書寫的再閱讀─完全女性觀點學術研討會
  40. 黃朝琴(1923)。續漢文改革論。台灣,1923(2)
  41. 三六九小報
  42. 毓文(1932)。祝「南音」發刊並將來。南音,1(2)
  43. 三六九小報
  44. 三六九小報
  4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9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三)
  46. 三六九小報
  47. 趙勳達(2003)。臺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精神之研究
  48. 三六九小報
  49. 三六九小報
  50. 三六九小報
  51. 三六九小報
  52. 三六九小報
  53. 三六九小報
  54. 三六九小報
被引用次数
  1. 方孝謙(2019)。臺北再生計畫中的政治論述:初階的葛蘭西霸權。新聞學研究,140,81-125。
  2. 黄美娥(2006)。差異/交混、封話/對譯——日治時期台灣傅统文人的身體经驗舆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81-119。
  3. 李政亮(2006)。視覺變奏曲:日據時期台灣人的電影實踐。文化研究,2,127-166。
  4. 林芳玫(2009)。台灣三0年代大眾婚戀小說的啟蒙論述與華語敘事:以徐坤泉、吳漫沙為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7,29-66。
  5. 林芳玫(2010)。日治時期小說中的三類愛慾書寫:帝國凝視、自我覺醒、革新意識。中國現代文學,17,125-159。
  6. 林芳玫(2013)。謝雪漁通俗書寫的跨文化身分編輯:探討〈日華英雌傳〉的性別與國族寓言。臺灣文學學報,23,29-62。
  7. 林姵吟(2014)。性別化的現代性:徐坤泉與吳漫沙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臺灣文學學報,25,1-32。
  8. 林淑慧(2014)。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三六九小報》、《風月報》遊記敘事策略。戶外遊憩研究,27(3),31-55。
  9. 林以衡(2016)。尊孔與譏孔─日治台灣孔子形象的神聖性與世俗化。臺灣文學學報,29,147-174。
  10. 翁聖峰(2009)。日治時期臺灣「女車掌」文學與文化書寫。文史台灣學報,1,188-220。
  11. 謝崇耀、江寶釵(2010)。從瀛社活動場所觀察日治時期台灣詩社區的形成與時代意義。中國學術年刊,32(1),209-256。
  12. 張俐璇(2022)。拾藏的紋理,轉譯的路徑-從章回小說《小封神》到闖關遊戲「藏寶圖」。中國現代文學,41,25-43。
  13. (2007)。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14(2),41-88。
  14. (2008)。日治初期新舊學之爭的歷史考察與時代意義。人文社會學報,4,199-229。
  15. (2020)。同為「改造」,各自表述─殖民地臺灣商業女性雜誌《婦人與家庭》的誕生及其女性論述(1919-1920)。新史學,31(2),195-266。
  16. (2021)。近三十年來日治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新史學,32(3),20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