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都市治理與社會運動的文化策略:台北市寶藏巖違建運動

DOI

10.6637/CWLQ.2005.33(9).109-142

作者

張立本

关键词

都市社會運動 ; 都市政權 ; 文化治理 ; 寶藏巖 ; 藝術村 ; 違建抗爭 ; urban social movement ; urban regime ; cultural governance ; Bao-tzang-yan ; art village ; squatter resistance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9期(2005 / 02 / 01)

页次

109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對象是「中正二九七號(永福)公園」(寶藏巖)的違建抗爭運動,在歷經不同市府政權的過程下,其策略轉型產生的狀態。隨著都市社會環境的轉變,我們可以見到「文化」議題在其中佔有日益重要的位置;至於做為都市意義衝突戰場的都市社會運動,也放置更多力量在「文化」議題上。然而,必須探問的是,都市政權與都市社會運動在「文化」場域的交鋒中,狀況是什麼?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又是什麼?以寶藏巖而言,它搭上違建運動的末班車,以藝術村的外表包裝,爭取住戶權益及違建聚落保存的實質目的。另一方面,台北市政府則在吸納對付違建抗爭經驗的同時,也在一連串都市文化的治理、宣揚、建構手法下,接受了藝術村的構想。然而,此一文化策略將整個運動帶向何方?筆者認為,都市運動若在缺乏市民直接參與鬥爭,以及社會運作之結構性邏輯尙未轉變的情形下,對於促使社會變革(social change)的影響則難以樂觀。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文山社區大學(2003)。臺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連結:
  2. Castells, Manuel(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3. Castells, Manuel(2002)。認同的力量
  4. Castells, Manuel(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5. Castells, Manuel(2000).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6. Freire, Paulo(2002)。受壓迫者教育學
  7. Katznelson, Ira(1988).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8. Lefebvre, Henri(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9. Lowe, Stuart(1986).Urban Social Movements: The City After Castells.
  10. Mills, C. Wright(2002)。權力菁英
  11. Soja、 E. W.(1989).Postmodern Geographies.
  12.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2004)。共生藝棧─寶藏巖歷史聚落設置藝術村計劃委託規劃期末報告
  13.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2003)。共生藝棧─寶藏巖歷史聚落設置藝術村計劃第一次期中報告書
  14.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2003)。共生藝棧─寶藏巖歷史聚落設置藝術村計劃委託規劃服務建議書
  15.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寶藏巖工作室(2004)。GAPP計劃新聞稿
  16. 史宓(2000)。違建社區與財富積累:以臺北市寶藏巖社區為例
  17. 中國時報=China Times
  18. 自來水事業處設計科(2004)。水處會議資料
  19. 吳欣隆(1998)。明日之城
  20. 呂秉怡(1992)。運動組織與組織轉化─無住屋運動之資源創造與轉化
  21. 城鄉所寶藏巖行動小組(2002)。臺北藝術節寶藏巖影展策展草綱
  22. 夏鑄九(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
  23. 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
  24. 馬英九(2004)。臺北怎麼搞─暢談臺北都市治理
  25.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1)。中正297號(永福)公園以聚落公園形態保留可行性研究
  26. 張景森(1991)。臺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
  27. 張維修(2000)。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重構都市社會運動:反對市府推土機個案
  28. 許阿雪(1989)。光復後臺北市都市政策之研究
  29. 陳幸均(2000)。老市中心之空間實踐:萬華大理街老社區的空間實踐
  30.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
  31. 陳盈潔(1999)。重新看見寶藏巖: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地景的營造過程與形式
  32. 陳德君(2002)。危機與轉機:追蹤萬華大理街社區的空間實踐
  33. 陳馥瑋(2003)。說一個剝皮寮的故事:分析崩解的都市保存論述
  34. 彭揚凱(1998)。綠色之城:臺北都市政權之統治分析(1994-1998)
  35. 黃孫權(1997)。我們的家在康樂里
  36. 黃孫權(2003)。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臺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
  37. 黃麗玲(2002)。都市更新與都市統理:臺北與香港的比較研究
  38.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
  39. 黃蘭翔(1995)。日據時期臺北市的市區改正。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8,189-213。
  40. 劉益誠(2002)。東海全國社會學研討會
  41. 蕭麗虹(2004)。市府說帖
  42. 龍應台(2003)。面對大海的時候
  43. 謝雨潔(2004)。空間的歷史再書寫─「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的保存運動
被引用次数
  1. 蔡幸娟,林政逸(2019)。邊緣的再現空間政治:電影如何再現寶藏巖之地方感。地理學報,92,31-54。
  2. 高郁婷,王志弘(2019)。臺北市藝文場所轉變的空間政治:基礎設施化的視角。地理研究,70,1-31。
  3. 黃子倫(2021)。都市研究之後殖民都市主義取徑-理論、啟發與應用。地理學報,100,101-119。
  4. 李涵茹、王志弘(2015)。綠色縉紳化?臺北都會區水岸住宅發展初探。社會科學論叢,9(2),31-88。
  5. 邱啟新(2015)。「朗讀違章」與「建構蘭花屋」:當代台灣違建論述之公共空間觀點與公共性詮釋。建築與規劃學報,16(1),21-40。
  6. 王志弘(2010)。都市社會運動的顯性文化轉向?1990年代迄今的台北經驗。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6,39-64。
  7. 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人文社會學報,13,31-70。
  8.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
  9. 顏亮一,張耕蓉(2022)。文化治理及其不滿:新莊街之都市運動。文化研究,34,21-66。
  10. 楊一萌,王志弘(2023)。文化治理的正當化政治:廣州都市更新下恩寧路與泮塘五約的文創產業化。都市與計劃,50(1),85-119。
  11. (2008)。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寶藏巖泡茶照相館。現代美術學報,15,11-38。
  12. (2024)。臺北市永春街聚落之分區變更與回饋爭議評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4,1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