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流動空間節點的認同演義:清水「休憩站」空間文本解讀

DOI

10.6637/CWLQ.2005.33(9).79-108

作者

朱衣仙

关键词

流動空間 ; 節點 ; 異質空間 ; 地方認同 ; 公共藝術 ; 休息站 ; space of flows ; nod ; heterotopias ; sense of place ; public art ; service area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9期(2005 / 02 / 01)

页次

79 - 10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清水「休息站」成為熱門「休憩站」的現象為文本,觀寫流動空間節點的「流動空間化」情形。同時藉由此一場域中的建築、公共藝術作品以及其中的《清水詩路》詩作所共同呈現的「異質空間」特性分析,探討在節點中創造地方認同的可能。經由對「此空間中使用者改寫空間用途現象」、「公共藝術品建構地方的方式」、以及「觀讀者與作品的互動模式」的觀寫及分析,統結出:「認同」並非囿於地方主義、亦非經由外在建構而產生,而是由人們親自去實踐出來的「地方感」。在此節點中,多層次的「異質空間」中介體-建築的「蒙太奇敘事」手法、公共藝術的「展覽論述型式」-扮演了牽引出「空間意義的再生產」及此所印證的「人們可生產出自己的『地方認同』」的關鍵角色。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清水休息站地圖簡介討論區
  2. (2004)。月色皎潔清水詩路《以一生航行》
  3. (2004)。鰲峰人文發展協會討論區
  4. 摩摩不落格
  5. 東海大學建研所B組討論組網站
  6. 臺中市民聊天室
  7. (2003)。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
  8. 清郁永河(1996)。裨海紀遊
  9. Barthes, R.(1974).S/Z.
  10. Barthes、 Roland(1968).Image, Music, Text.
  11. Barthes, Roland(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12. Barthes、 Roland(1988).Image, Music, Text.
  13. Bhabha, Homi K.(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
  14. Castells, Manuel(2000).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15. Castells, Manuel(2002)。認同的力量
  16. Chaslin, Francois(2003)。庫哈斯談庫哈斯:兩場對談及其它
  17. Chen, Boogier。著了魔的夜 出了神的間。豬生狗養貓帶大,346
  18. Foucault, Michel(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19. Jameson, Frederic(1991).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20. Koolhaas、 Rem(1998).S, M, L, XL.
  21. Pred, Allan(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倫理讀本
  22. 公共電視製作小組(1990)。公共電視
  23. 交通部(2002)。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清水服務區公共藝術設置計劃之藝術策劃服務及藝術品製件開徵選簡章
  24. 杜十三(2002)。歷史的綠洲─清水八元素:國道清水服務區公共藝術設置案服務建議書
  25. 金光裕(2003)。中二高清水服務區。建築,71,85-90。
  26. 夏鑄九(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
  27. 郭文亮(2003)。庫哈斯談庫哈斯:兩場對談及其它
  28. 陳佳妏(2000)。臺灣生態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29. 中華日報新聞網
  30. 楊蕙菁(2003)。清水休區變身國道熱門景點。商業周刊,831,84-85。
  31. 聯合報
  32. 蔡秀枝(2001)。城市文本與空間閱讀。文化研究月報,5
  33. 南方電子報
被引用次数
  1. (2006)。公共藝術場域的詩展演與詩觀寫:《清水詩路》多向文本研究。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Fu Jen Studies:Colleges of Liberal Art & Fine Arts,34,43-72。
  2. (2008)。思維密契者的倫理關懷與行動-一個呂格爾式的詮釋。新世紀宗教研究,7(2),14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