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電玩成為藝術形式的可能性

DOI

10.6637/CWLQ.2005.34(3).65-84

作者

曾鈺涓

关键词

電玩 ; 互動性 ; 敘述性與超文本 ; 虛擬實境 ; 虛擬存在 ; 藝術創作 ; computer games ; interactivity ; narrative & hypertext ; Virtual Reality ; Virtual Existence ; art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4卷3期(2005 / 08 / 01)

页次

65 - 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電玩是藝術嗎?2001年舊金山當代美術館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正式將電玩視為藝術創作新形式進行討論,藝術家對於電玩所呈現的互動結構與哲學意涵,則有高度的興趣,並將其特質融合於創作中。即便於如此,電玩是否可被視為藝術創作的新形式,仍受到頗多爭議。本文將由電玩特質:互動性(interactivity)、敘述性與超文本(narrative & hypertext)、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虛擬存在(Virtual Existence),探討電玩成為藝術的可能性。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1).Emulators Unlimited.
  2. (1960).PROJECT XANADU.
  3. (2005)。中華網遊戲
  4. (2004).Prix Ars Electronica-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CyberArts 2004.
  5. (2004).Sony.
  6. (2001).Slashdot.
  7. 神秘島全集
  8. Bellis, Mary(2004).About.
  9. Danto, Authur C.(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
  10. Dean, Katie(2001).Wired News.
  11. Delany, Paul,Landow, George(2001).Multimedia.
  12. Duchamp, Marcel(1999).Art Minimal and Conceptual Only.
  13. Grau, Oliver(2003).Virtual Art.
  14. Jurgen, Schilling(1993)。行動藝術
  15. Kac, Eduardo(2004).TELEPRESENCE ART.
  16. Leopoldseder, Hannes(2004).1979-2004 Ars Electronica.
  17. Lev, Manovich(2001).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18. Manuela, Lev.(1997).Jeffrey-Shaw-a user's manual. From Expanded Cinema to Virtual Reality.
  19. Mayfield, Kendra(2001).Wired News.
  20. Murray, Janet H.(2001).Multimedia.
  21. Sandor, Ellen,Fron, Janine(2001).The Future of Video Games as an Art: On the Art of Playing with Shadows.
  22. Stocker, Gerfield(2001).Ars Electronica 2001: TAKE OVER.
  23. Thibaut, Claude(1996).Baudrillard on the New Technologies: An interview with Claude Thibaut, Interview by Claude Thibaut.
  24. Turkle, S.(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
  25. Varnedoe, Kirk(1990).High and Low: Modern Art and Popular Culture.
  26. Wilson, Stephen(1993).The Aesthetics and Practice of Designing Interactive Computer Events.
  27. 中國時報=China Times
  28.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
  29. 張恬君(2002)。學與思─資訊時代的科技藝術
  30. 張蜀永(2004)。從遊戲到On-line─線上遊戲的發展介紹
  31. 陳豐偉(2004)。eroach.net
  32. 曾鈺涓(2004)。「高桅帆船」談Gary Hill互動藝術的創造思維。新樂園樂子報,9
  33. 馮夢波(2003)。虛擬過去─複製未來
  34. 鄭明萱(1997)。多向文本
  35. 羅悅全(2004)。你聰明絕頂嗎?談技客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蔡承岳、陳秀玲、朱麗蓉(2012)。操作制約在網路支援合作學習環境下之應用。數位學習科技期刊,4(2),1-22。
  2. 曾靖越(2018)。無縫空間的沈浸感:虛擬實境。國教新知,65(3),105-120。
  3. 曾靖越(2022)。一種基於視點與時間變動雙軸的新影像空間:論「teamLab無界」展覽中的個人自拍。清華藝術學報,4,39-56。
  4. 李長潔(2020)。回家與旅行之間:過程語藝與手遊《旅行青蛙》。資訊社會研究,39,99-133。
  5. 林大維、吳佩樺(2010)。互動藝術脈絡與其美學之研究。藝術學報,87,31-54。
  6. 林大維、吳佩樺(2010)。三維電玩藝術性與其互動美學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8,113-140。
  7. 邱文靖,林賢才(2013)。數位遊戲玩家對遊戲美學愉悅性要素認知之分析與探討。慈惠學報,9,145-154。
  8. 邱文靖,林賢才(2015)。APP遊戲使用者愉悅性要素之分析與探討。慈惠學報,11,104-119。
  9. 萬丹雅(2022)。沉浸於空間中的身體感知:空間沉浸式互動裝置藝術之美學評析。清華藝術學報,4,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