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恆常與無常:論朱天心〈古都〉中的空間、身體與政治經濟學

并列篇名

Mutability and Immutability: Space, Body,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Tien-Hsin Chu's "Ancient Capital"

DOI

10.6637/CWLQ.2006.35(4).57-94

作者

邱彥彬(Yen-Bin Chiou)

关键词

朱天心 ; 〈古都〉 ; 勒菲扶爾 ; 巴舍拉 ; 空間表記 ; 表記空間 ; 抽象空間 ; 身體 ; 壓抑 ; 本土政權 ; 資本主義 ; Tien-Hsin Chu ; "The Ancient Capital" ; Lefebvre ; Bachelard ;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 representational space ; abstract space ; body ; suppression ; indigenous regime ; capitalism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5卷4期(2006 / 09 / 01)

页次

57 - 9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西方有關現代性的批判中,資本主義造成都市空間的變化無常是一個常見的說法。本論文嘗試藉由分析朱天心的〈古都〉,探究作者究竟是以何種批判角度來憑弔九○年代瞬息萬變的台北地景。一方面,作者似乎維繫了從七○年代以降一貫批判基調,企圖以恆常來對抗無常,以七○年代幽靜不變的我家台北來對映九○年代人事皆非的異鄉台北。但事實上,都市空間的恆常vs.無常只是症狀,無法窮盡這篇小說開展出來的批判視野。本文嘗試以勒菲扶爾(Henri Lefebvre)與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的理論為本,佐以台灣戰後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史,闡述在九○年代本土政權與資本主義合流的情況下,「表記空間」遭致「空間表記」的強力壓縮,進而對身為都市公民與外省族群的「你」造成身體在「抽象空間」中的雙重壓抑與退卻,並主張這才是造成七○年代的恆常與九○年代的無常背後的緣由,同時也是作者對九○年代台北都市空間最根本的批判。本文並將透過小說結尾部份的分析,認為對作者而言,比起帶有外省族群身份認同的身體,都市公民的身體可能是一個更難解決,也是一個必須優先處理的問題。

英文摘要

Critics of urban modernity argue that capitalism plunges the modern cityscape into unprecedented and irrevocable transformation. In "The Ancient Capital," however, the author's portrayal of 1970s Taipei as a virtually immutable space by no means suggests that the progress of capitalism is supposed to be stunted at that time. Rather, it is the unbridled expans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al space"-the space immediately "lived" by the dweller's body-that makes the cityscape appear changeless. The situation takes a turn for the worse and the private Arcadia eventually collapses as the indigenous regime teams up with capitalism in the 1990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wins wholesale victory over the "representational space." With the shrinkage of the "representational space," the dweller's body is doubly suppressed insofar as the immobilized urban citizen in question is also a second-generation mainlander. As the denouement of "The Ancient Capital" suggests, for the city dweller's elbow room to expand when "representational space" keeps diminishing, the body of the urban citizen is the crux of the matter and should be put higher on the agenda than the body as the bearer of any specific ethnic ident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振寰(2002)。東亞「世界城市」的不同路徑:漢城與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85-139。
    連結:
  2. 朱天心(2001)。「大和解?」回應之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7-250。
    連結:
  3. Bachelard, Gaston,Maria Jolas(1969).The Poetics of Space.Boston:Beacon.
  4. Baudelaire, Charles,Jonathan Mayne(1964).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and Other Essays,London:
  5. Berman, Marshall(1983).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6. Freud, Sigmund,James Strachey(1955).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London:Hogarth.
  7. Gregory, Derek(1994).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8. Harvey, David(1990).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Oxford:Blackwell.
  9. Harvey, David(1996).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10. Harvey, David(2003).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11. Hassan, Ihab(1985).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2. Hobsbawn, Eric(1996).The Age of Revolution.New York:Vintage.
  13. Lefebvre, Henri,Donald Nicholson-Smit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qce.Oxford:Blackwell.
  14. Lefebvre, Henri,Robert Bononno(2003).The Urban Revolution.Minneapolis:U of Minnesota P.
  15. Marx, Karl,Friedrich Engels,Terrell Carver,Mark Cowling(1998).The Communist Manfesto: New Interpretations.New York:NYU P.
  16. Merrifield, Andy(2002).Metromarxism: A Marxist Tale of the City.
  17. Mitchell, Timothy(1991).Colonizing Egypt.
  18. Simmel, Georg,Tom Bottomore,David Frisby(1990).The Philosophy of Money.London:Routledge.
  19. Soja, Edward W.(1989).Pci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20. Zhang, Wei-Bin(2003).Taiwan's Modernization: Americanization and Modernizing Confucian Manifestations.New Jersey:World Scientific.
  21. 又吉盛清(1997)。魏廷朝譯。台北市:前衛。
  22. 王力行(1994)。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市:天下。
  23. 王志弘(1990)。都市流動危機的論述與現實―台北「交通黑暗期」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007/2/3),105-82。
  24.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
  25. 王德威(1997)。古都。台北市:麥田。
  26. 朱天心(1997)。古都。台北市:麥田。
  27. 朱天文(1995)。荒人手記。台北市:時報。
  28. 李欽賢(2004)。台灣城市記憶:地圖上消失的街道風景。台北市:玉山社。
  29.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43。
  30.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1994)。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市:月旦。
  31.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灣社會研究季刊,20,57-102。
  32. 桑梓蘭、李豐楙、劉苑如(2002)。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
  33. 張景森(1988)。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007/2/3),9-31。
  34. 莊永明(1991)。台北老街。台北市:時報。
  35. 莊展鵬、王明雪(2000)。台北古城深度旅遊。台北市:遠流。
  36. 郭紀舟(1999)。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市:海峽學術。
  37. 陳玉璽(1995)。段承璞譯段承璞譯,台北市:人間。
  38. 彭小妍、李豐楙、劉苑如(2002)。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
  39.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徐照彥(1995)。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市:人間。
  40. 黃宇元(1983)。台北市發展史(三)。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41. 黃宇元(1983)。台北市發展史(一)。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42. 黃俊銘(2004)。總督府物語:台灣總督府暨官邸的故事。台北縣:向日葵文化。
  43. 楊子葆(1990)。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劃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007/2/3),33-103。
  44. 楊照(1996)。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市:聯合文學。
  45. 戴國輝(1995)。魏廷朝譯。台北市:遠流。
被引用次数
  1. 陳惠齡(2009)。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台灣「新鄉土」小說中的地域書寫美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9,129-161。
  2. 黃宗潔(2009)。朱天心小說中的死亡書寫。東華人文學報,14,227-246。
  3. 黃宗儀、李紀舍(2007)。東亞多重現代性與反成長敘述:諭三部華語電影。中山人文學報,24,65-85。
  4. 李鴻瓊(2011)。共在虛實間:論朱天心〈古都〉中的記憶與共群。文山評論 :文學與文化,4(2),1-29。
  5. 林運鴻(2014)。統治者那無中生有的鄉愁—現代性、文化霸權與台灣文學中的中國民族主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8,261-303。
  6. 林運鴻(2017)。忘卻「階級」的兩種左派比較台灣文學史論述中的「後殖民左翼」與「族群導向的階級敘事」。中外文學,46(2),16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