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O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

并列篇名

The Change and Proliferation of the Term "Nativism"-The New Appearance of Taiwanese Nativist Novels after the Nineties

DOI

10.6637/CWLQ.2010.39(1).85-127

作者

陳惠齡(Wei-Lin Chen)

关键词

鄉土 ; 鄉土小說 ; 空間 ; 地方 ; 九○年代 ; 台灣文學 ; Nativism ; Nativist Novel ; 90s ; Taiwanese Literature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9卷1期(2010 / 03 / 01)

页次

85 - 127

内容语文

英文

中文摘要

由於解嚴的衝撞,因運文學生態丕變、藉文學解讀歷史的立場不斷挪移、作家創作素材的改換等等,鄉土書寫呈現了另一番的發展與變貌,論者因而名之為「新鄉土」或「後鄉土」,用以概括九○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總體現象。從宏觀照徹而言,「代」是一個關乎時間分類的概念,從中分衍出「時代」與「世代」的觀念。「時變與創化」的流風所及,鄉土書寫的發展確然包括了新舊的「文學世代屬性」;就微觀考察而論,除了探討「世代性」外,也可沿用「班底」(鄉土作家群)概念,總攬作家類群所表現創作美學,而形塑獨特的文學景觀。循此,新/後鄉土小說的「新」與「後」,遂可指陳九○年代之「後」的鄉土小說及其展現的創作美學之「新」。九○年代以降所描寫「鄉土體驗」的文學意義,以及描寫「鄉土意義」的文學體驗,均可說明「鄉土」書寫與「鄉土」語境的嬗變攸關。本文的論述重點,在於探勘新/後鄉土於承續與衍異中的書寫新貌,因此,「鄉土」不僅將成為本論文的研究對象,也將作為一個新的理論視角,嵌入台灣文學史之中,藉資考察作家所含藏視野與策略的書寫現象。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也擬借鑑文學社會學,以此作為鄉土文學研究的觀察視域,以期在新/後鄉土的形成因素分析及其表現形態的概括中展開論述,形成對九○年代以降鄉土小說的觀察與解讀。而作為書寫者想像或經驗透視中的鄉土,也必然附著於文學地理景觀的「空間」意識,地方與空間相互交錯的定義,因而作為論述的線索與憑藉;再則既稱為「新」或「後」,即標誌了一種斷裂或一個階段的變化性書寫特質,當新/後鄉土書寫中反復出現「進步」與「異化」的時代議題時,現代美學中諸如頹廢、怪誕等概念,自也是重要的論述取徑。

英文摘要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ture environment, the constant transition of historical standpoint as interpreted by literature, and the change of writers' writing materials, have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native literature. Such a transformation is called "neo-navitism" or "post-navitism" to describe broadly the overall phenomenon of Taiwanese native literatures after the 90s. Both of the literature meanings of the writings describing "nativist experiences" and the literature experiences of writings describing "nativist meaning" after the 90s could explain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rm "nativism" is relevant to the writings of "nativis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ew appearance of neo-navitism/post-navitism writing together with its succe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Navitism" is not only the research subject of this thesis but also viewed as a viewpoint of the new theory, which is embedded into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native literature to explore writers' field of vision and writing styles. This paper adopts the viewpoints from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as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studies of navitist literature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analyses of formation factors and expression forms of neo-nativism and post-nativism, and form the 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navitist novels after the nineties. The nativism that writers had imagined and experienced would necessarily have been accompanied with the ideology of "space" from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of literature. In addition, the name of "neo" or "post" suggests that writing properties have undergone the change of a gap or a stage. When issues, such as "evolution" and "dissimilation," are repeatedly seen in the writings of neo/post navitism, the concepts of modern aesthetics such as decadence and fantasticism could be important approaches for discussing the writings of navitist liter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建忠(2008)。神秘經驗的啟示與鄉土倫理的復歸-論黃春明小說中的人間、神鬼與自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7,147-175。
    連結:
  2. 陳惠齡(2009)。對鄉土小說焦距的微調與校準-論黃春明《放生》與鄭清文《天燈·母親》的後農村書寫。東華人文學報,14,195-225。
    連結:
  3. 劉亮雅(2008)。鄉土想像的新貌:陳雪的《橋上的孩子》、《陳春天》裡的地方、性別、記憶。中外文學,37(1),47-79。
    連結:
  4. 劉亮雅(2008)。鄉土想像的新貌:陳雪的《橋上的孩子》、《陳春天》裡的地方、性別、記憶。中外文學,37(1),47-79。
    連結:
  5. 蕭阿勤(2005)。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97-129。
    連結:
  6. 丁帆著(2007)。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
  7. 丁帆著(2007)。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
  8. 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
  9. 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
  10. 王德威(2007)。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
  11. 王德威(2007)。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
  12.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6/04/08)
  13.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
  14.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
  15.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6/04/08)
  16. 聯合報(1997/12/27)
  17. 聯合報(1997/12/27)
  18. 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臺北:麥田。
  19. 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臺北:麥田。
  20. 王德威、舞鶴(1999)。餘生。臺北:麥田。
  21. 王德威、舞鶴(1999)。餘生。臺北:麥田。
  22. 弗萊、盛寧譯(1998)。現代百年。香港:牛津。
  23. 弗萊、盛寧譯(1998)。現代百年。香港:牛津。
  24. 吉拉爾、憑壽農譯(2004)。替罪羊。臺北:臉譜。
  25. 吉拉爾、憑壽農譯(2004)。替罪羊。臺北:臉譜。
  26. 朱天心(1997)。古都。臺北:麥田。
  27. 朱天心(1997)。古都。臺北:麥田。
  28. 余國藩、范國生譯(1988)。"Rest, Rest, Perturbed Spirit!" "Ghos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rose Fiction"。中外文學,17(4),4-36。
  29. 余國藩、范國生譯(1988)。"Rest, Rest, Perturbed Spirit!" "Ghos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rose Fiction"。中外文學,17(4),4-36。
  30. 克瑞斯威爾、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
  31. 克瑞斯威爾、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
  32. 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
  33. 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
  34. 宋澤萊(1996)。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臺北:草根。
  35. 宋澤萊(1996)。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臺北:草根。
  36. 李昂(2006)。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
  37. 李昂(2006)。看得見的鬼。臺北:聯合文學。
  38. 李順興、陳義芝編(1998)。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
  39. 李順興、陳義芝編(1998)。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
  40. 李奭學(2004)。書話臺灣。臺北:九歌。
  41. 李奭學(2004)。書話台灣。臺北:九歌。
  42. 周芬伶(2007)。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
  43. 周芬伶(2007)。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
  44. 林巾力(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
  45. 林巾力(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
  46. 林宜澐(1997)。惡魚。台北:麥田。
  47. 林宜澐(1997)。惡魚。台北:麥田。
  48. 邱貴芬、梅家玲編(2000)。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
  49. 邱貴芬、梅家玲編(2000)。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
  50. 邱貴芬、陳建忠著(2007)。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51. 邱貴芬、陳建忠著(2007)。台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52. 段義孚、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53. 段義孚、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54. 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
  55. 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
  56. 夏鑄九編譯、王志宏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
  57. 夏鑄九編譯、王志宏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
  58.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
  59.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
  60. 郝譽翔(2004)。新鄉土小說的誕生:解讀六年級小說家。文訊,230,25-42。
  61. 郝譽翔(2004)。新鄉土小說的誕生:解讀六年級小說家。文訊,230,25-42。
  62. 馬泰-Calinescu Matei著、顧愛彬譯、李瑞華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
  63. 馬泰-Calinescu Matei著、顧愛彬譯、李瑞華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
  64. 尉天聰(1980)。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
  65. 尉天聰(1980)。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
  66. 張大春、痙弦主編(1997)。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
  67. 張大春、痙弦主編(1997)。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
  68. 張錦忠(2008)。王文興之後:舞鶴文字迷園拾骨,或,舞鶴密碼或舞鶴空話。哲學與文學:舞鶴作品研討會,高雄:
  69. 張錦忠(2008)。王文興之後:舞鶴文字迷園拾骨,或,舞鶴密碼或舞鶴空話。哲學與文學:舞鶴作品研討會,高雄:
  70. 二十一世紀
  71. 二十一世紀
  72. 莊宜文(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73. 莊宜文(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74. 許榮哲(2004)。ㄩ□ーㄢ□·自序。臺北:寶瓶文化。
  75. 許榮哲(2004)。ㄩ□?ㄢ□·自序。臺北:寶瓶文化。
  76. 陳玉玲、鄭清文(2000)。天燈·母親。臺北:玉山社。
  77. 陳玉玲、鄭清文(2000)。天燈·母親。臺北:玉山社。
  78. 陳信元(2004)。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79. 陳信元(2004)。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80. 陳建忠(2002)。文學來自土地:鄉土小說面面觀。幼獅文藝,588,58-70。
  81. 陳建忠(2002)。文學來自土地:鄉土小說面面觀。幼獅文藝,588,58-70。
  82. 陳國偉、江寶釵主編(2007)。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臺北:麥田。
  83. 陳國偉、江寶釵主編(2007)。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臺北:麥田。
  84. 陳翠英(2006)。桃源的失落與重構-朱天心《古都》的敘特質與多重義旨。臺大中文學報,24,271-318。
  85. 彭瑞金(1995)。台灣文學探索。臺北:前衛。
  86. 彭瑞金(1995)。臺灣文學探索。臺北:前衛。
  87. 費孝通(2007)。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
  88. 費孝通(2007)。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
  89. 黃春明(1999)。放生。臺北:聯合文學。
  90. 黃春明(2006)。莎喲娜拉·再見。臺北:皇冠。
  91. 黃春明(2006)。莎喲娜拉·再見。臺北:皇冠。
  92. 黃春明(1999)。放生。臺北:聯合文學。
  93. 黃春明(1983)。鑼·自序。臺北:遠景。
  94. 黃春明(1983)。鑼·自序。臺北:遠景。
  95. 黃錦樹(2006)。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
  96. 黃錦樹(2006)。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
  97. 楊孟珠(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98. 楊孟珠(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99. 楊凱麟(2008)。硬蕊書寫與國語異托邦-台灣小文學的舞鶴難題。哲學與文學:舞鶴作品研討會,高雄:
  100. 楊凱麟(2008)。硬蕊書寫與國語異托邦-台灣小文學的舞鶴難題。哲學與文學:舞鶴作品研討會,高雄:
  101. 楊照、林宜溪(1997)。惡魚。臺北:麥田。
  102. 楊照、林宜溪(1997)。惡魚。臺北:麥田。
  103. 楊照、封德屏主編(1996)。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年代的台灣小說。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臺北:
  104. 楊照、封德屏主編(1996)。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年代的台灣小說。臺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臺北:
  105. 楊照、童偉格(2005)。無傷時代。臺北:印刻文學。
  106. 楊照、童偉格(2005)。無傷時代。臺北:印刻文學。
  107. 葉石濤(1994)。展望台灣文學。臺北:九歌。
  108. 葉石濤(1994)。展望臺灣文學。臺北:九歌。
  109. 廖淑芳(2008)。鬼魅、消費與往來-試析黃春明小說中的鬼敘事。2008第三屆經典人物-「黃春明跨領域」座談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
  110. 廖淑芳(2008)。鬼魅、消費與往來-試析黃春明小說中的鬼敘事。2008第三屆經典人物-「黃春明跨領域」座談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
  111. 鄭千慈(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112. 鄭志明(2005)。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臺北:大元。
  113. 鄭志明(2005)。臺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臺北:大元。
  114. 鄭清文(2000)。燕心果。臺北:玉山社。
  115. 鄭清文(2000)。燕心果。臺北:玉山社。
  116. 鄭清文(1999)。鄭清文短篇小說選。臺北:聯合文學。
  117. 鄭清文(1999)。鄭清文短篇小說選。臺北:聯合文學。
  118.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119.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120. 邁克·克朗、楊淑華譯(2005)。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
  121. 邁克·克朗、楊淑華譯(2005)。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
  122. 羅德仁、江寶釵主編(2007)。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臺北:麥田。
  123. 羅德仁、江寶釵主編(2007)。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臺北:麥田。
被引用次数
  1. 白水紀子,王姿雯(2010)。從陳雪《橋上的孩子》看女性鄉土想像。臺灣文學學報,17,45-65。
  2. 曾秀萍(2011)。扮裝鄉土─《扮裝畫眉》、《竹雞與阿秋》的性別展演與家/鄉想像。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2,89-133。
  3. 陳惠齡(2011)。論李昂小說中鹿城鄉土的異質書寫。淡江中文學報,24,131-162。
  4. 陳惠齡(2014)。從「生產鄉土」到「科幻鄉土」─台灣新世代鄉土小說書寫類型的承繼與衍異。國文學報,55,259-296。
  5. 陳惠齡(2014)。抒情意識與現代現實的交會─鍾理和《笠山農場》的烏托邦敘事美學。東吳中文學報,27,309-336。
  6. 陳孟君(2012)。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9,101-148。
  7. 陳震宇(2020)。從小說至兒童劇場的隱藏與再現:以《邦查女孩》到《一步一步:邦查女孩森林遇》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6(4),369-382。
  8. 林芳玫(2021)。從地方史到東亞史與世界史:巴代歷史小說的跨文化與跨種族視野。臺灣文學學報,38,1-34。
  9. 劉乃慈(2012)。日常的非常─《流水帳》的抒情鄉土與敘事。臺灣文學學報,20,99-126。
  10. 楊森(2017)。現代化歷程中的海峽兩岸鄉土文學—以黃春明與閻連科為觀察核心。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43,31-48。
  11. 詹閔旭(2020)。媒介記憶:黃崇凱《文藝春秋》與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歷史書寫。中外文學,49(2),9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