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五十年代香港左翼電影的革命話語-《父慈子孝》、《桃李滿天下》與《虹》

并列篇名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of 1950s Left-Wing Hong Kong Films-"Loving Father", "Faithful Son", "A Teacher's Reward", and "Rainbow"

DOI

10.6637/CWLQ.2013.42(1).129-153

作者

陳智德(Chi-Tak Chan)

关键词

左翼電影 ; 革命話語 ; 《父慈子孝》 ; 《桃李滿天下》 ; 《虹》 ; left-wing films ;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 "Loving Father" ; "Faithful Son" ; "A Teacher's Reward" ; "Rainbow"

期刊名称

中外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42卷1期(2013 / 03 / 01)

页次

129 - 15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因應1949年以後政治氣候的變化、陣營內部的調整以及香港政府的政治壓力,戰後香港第一波左翼電影如《珠江淚》(1950)、《羊城恨史》(1951)、《小二黑結婚》(1950)等所提出的「反帝」、「反封建」與階級鬥爭等鮮明的政治訊息,在1952年以後出品的戰後第二波左翼電影中淡化下來,轉以較隱晦的方式表達。《父慈子孝》(1953)透過倫理主題的故事,細寫革命陣營內部的動搖;《桃李滿天下》(1954)在海外華僑教育問題以外,更思考革命路線的掙扎,提出更複雜的問題;改編自茅盾同名小說的《虹》(1960)則把革命話語隱密化,卻由於觀眾心領神會而成了開放的隱語。戰後香港第二波左翼電影由於政治路線的變化、港府的壓力、商業市場的考慮等因素,比前期表達了更曲折迂迴的革命話語。本論文擬以此三部影片為例子,探討戰後香港第二波左翼電影的革命話語,包括革命陣營內部的分歧、革命路線和策略的反思、革命話語的傳遞等。

英文摘要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wave of post-war leftist films such as Dawn Must Come (1950), Old Memories of Canton (1951) and Peasant Takes a Wife (1950), the second wave films produced after 1952 expressed toned-down political messages of "anti-imperialism" and "anti-feudalism," with direct propaganda replaced by subtler and oblique expression, due to political changes, internal reforms within the leftist camp, and political pressure from the HK Government after 1949.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n these second wave leftist films that deal with internal disagreements, rethinking of revolutionary strategies and direction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by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three films as examples. Loving Father, Faithful Son (1953) is an exposition of the struggles within the revolutionary camp under the disguise of a moral story. A Teacher's Reward (1954) deals with the more complicated issue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different revolutionary directions underneath its surface story on the education for overseas Chinese. And in Rainbow (1960), an adaptation of the eponymous novel by Mao Dun,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s told in a more elusive, metaphorical manner, the message of which, however, local audiences have no difficulty in deciphering. Due to factors such as changes in the larger political situation, pressure from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consideration,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s in general expressed in more implicit ways in these second wave leftist films of Hong Ko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外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盧敦、蔡昌,導演。1955。《桃李滿天下》。香港:新聯影業公司。
  2. 鄒芷臨。1954。〈「父慈子孝」題材新鮮〉。《文匯報》11月12日。香港電影資料館剪報資料。
  3. 王章。1960。〈「虹」片配音充滿時代氣息〉。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簡報資料,無日期。
  4. 左几,導演。1954。《父慈子孝》。香港:新聯影業公司。
  5. (1994)。香港上海:電影雙城。香港:市政局。
  6. 李晨風,導演。1960。《虹》。香港:新聯影業公司。
  7. 茅盾。1949。《虹》。上海:開明書店。
  8. 《廖承志文集》編輯辦公室編(1990)。廖承志文集。香港:三聯書店。
  9. 王德威(2009)。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台北:麥田。
  10. 朱順慈(2001)。理想年代:長城、鳳凰的日子。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11. 何思穎編(2011)。文藝任務‧新聯求索。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12. 余慕雲(2000)。香港電影史話‧第四卷。香港:次文化堂。
  13. 余繩武編、劉蜀永編(1995)。二十世紀的香港。香港:麒麟書業。
  14. 吳羊璧(1999)。四、五十年代影評的一段歷程。第三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彙編,香港:
  15. 杜雲之(1986)。中國電影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汪毓和(1991)。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7. 林年同(1991)。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允晨文化。
  18. 香港國際電影節(2000)。香港電影回顧專題:跨界的香港電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19. 夏衍(1980)。劫後影談。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20. 曹直編(2004)。文化青山:香港達德學院概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1. 梁秉鈞編(2012)。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22. 梁秉鈞編、黃淑嫻編(2005)。香港文學電影片目。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23. 郭靜寧(2003)。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24. 郭靜寧編(2000)。南來香港。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25. 陳建華(2007)。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6. 黃愛玲編(2004)。李晨風─評論‧導演筆記。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27. 黃愛玲編、李培德編(2009)。冷戰與香港電影。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28. 廖一原、馮凌霄執筆、周落霞、吳邨(1997)。香港愛國進步電影的發展及其影響。當代電影,3,10-16。
  29. 廖志強(2001)。一個時代的光輝:「中聯」評論及資料集。香港:天地圖書。
  30. 臧克家(1982)。詩與生活。香港:三聯書店。
  31. 劉靖之(1998)。中國新音樂史論(上)。台北:耀文事業有限公司。
  32. 盧敦(1992)。瘋子生涯半世紀。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
  33. 鍾雷(1965)。五十年來的中國電影。台北:正中書局。
  34. 顧也魯(1989)。藝海滄桑五十年。上海:學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