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何義麟(2009)。1930年代台灣人的國族認同──以台中「東亞共榮協會」之發展為中心。文史台灣學報,1,222-241。
連結:
-
蘇子中(2012)。「旋轉呀旋轉──在不斷向外擴張的漩渦中」:《中外文學》四十而不惑?!。中外文學,41(2),157-183。
連結:
-
Adorno, Theodor W.,Weber, Samuel(Trans.),Weber, Shierry(Trans.)(1983).Prisms.Cambridge, MA:MIT P.
-
Agamben, Giorgio,Kishik, David(Trans.),Pedatella, Stefan(Trans.)(2009)."What Is an Apparatus?" and Other Essays.Stanford:Stanford UP.
-
Benjamin, Walter,Jephcott, Edmund(Trans.),Shorter, Kingsley(Trans.)(1997).One-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London:Verso.
-
Eiland, Howard(Ed.),Jennings, Michael W.(Ed.),Jephcott, Edmund(Trans.)(2003).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 4, 1938-1940.Cambridge, MA:Belknap P of Harvard UP.
-
Grosz, Elizabeth(1985).Criticism, Feminism and the Institution: An Interview with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Thesis Eleven,10–11(1),175-187.
-
Little, Daniel(2020).Philosophy of History.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Rancière, Jacques,Rose, Julie(Trans.)(1998).Disagreement: Politics and Philosophy.Minneapolis:U of Minnesota P.
-
子安宣邦,董炳月(譯)(2018).何謂「現代的超克」.北京:新知三聯書店.
-
朱耀偉(2015)。香港(研究)作為方法──關於「香港論述」的可能性。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47,47-63。
-
吳豐維(2007)。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4,63-78。
-
林莊生(1992).懷樹又懷人──父親與同時代友人的故事.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
林暉鈞(譯),廖欽彬(編校),張政遠(審訂)(2019).洪耀勳文獻選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洪子偉(編),鄧敦民(編)(2018)。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臺北:
-
洪子偉,高君和(2018)。誰的哲學,如何百年?臺灣哲學的過去與未來。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臺北:
-
洪子偉,鄧敦民(2018)。導論。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臺北:
-
陳瑞麟(2018)。論臺灣哲學的主體性。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臺北:
-
黃文宏(譯注導讀),洪耀勳(2020).洪耀勳日文哲學著作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廖顯禕。〈有所謂的「台灣哲學」嗎?從「多樣性哲學」談起〉。《沃草烙哲學》。2021年8月30日。網路。2021年11月3日。
-
德里克, Arif,馮奕達(譯)(2018).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新北:衛城出版公司.
-
蔡士偉(2018)。正義的延異:臺灣幽靈認同考察。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臺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