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

并列篇名

The Evolutionary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Cheng 誠 in Mencius, Zhuangzi and Liishi chunqiu,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a of "Non-ver bal Rule"

DOI

10.6503/THJCS.2005.35(2).01

作者

佐藤將之(Masayuki Sato)

关键词

「誠」 ; 「精」 ; 《禮記》 ; 《孟子》 ; 《莊子》 ; 《呂氏春秋》 ; concept of cheng 誠 ; concept of jing 精 ; non-verbal rule ; Liishi chunqiu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5卷2期(2005 / 12 / 01)

页次

215 - 2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在先秦文獻中,「誠」字用例概念意涵的演變、暨在政治思想的發展上之意義。本文的分析試圖釐清,在戰國時代不同的文獻之間,其「誠」概念演變的幾個特色,其要點如下。春秋時代以前的文獻中,幾乎沒有概念化的「誠」字的例子。在《禮記》的〈檀弓〉、〈曲禮〉等篇章的用例中,「誠」字主要係針對「鬼神」的「虔誠」;在其他的例子裡,則有延伸到在祭祀儀禮中、或「齋戒」時的「虔誠」之意。到了《孟子》「誠」字開始與「善」字相結合,用來描述統治者和人民之間的影響關係。相對地,在《莊子》中,「誠」字則在批評儒家的價值概念,即「仁義」和「禮」的脈絡下出現,《莊子》主張,「誠」係指一種「真心」的意思,而此「真心」乃是屬於「天地」的。到了戰國末年所編輯的《呂氏春秋》中,基於「相類相應」的思維模式, 以及其「誠」與「精」概念相結合, 而提倡透過「非語言」的意念傳達(即「精」和「精」之間的互應)。其體而言,有「誠心」的統治者之「精」會引起被統治者的正面反應,而能夠由此不靠法令等語言的手段贏得人民的服從。如此,透過戰國時代的概念發展,由《呂氏春秋》中的「誠」和「精」概念之結合,「誠」概念在其「養生→與天地合一→非語言的統治」的理論架構中發揮其思想特色。

英文摘要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lucidate a characteristic aspect of early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The formation of a theory of ”non-verbal rule.” I have tried to explain it by tracing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term cheng 誠(sincerity) , which functioned as the key concept in its theorization, and by delineating its conceptual structure among major concepts that appear along with the term cheng in the Warring States texts. My observ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oints as follows.First, in its presumably earliest use, the term cheng appears to denote piety in funeral rites and ceremonies for ancestral worship. However , in the majority of its early usages, it is an ad verb, meaning ”really” or ”truly.”Second, in Mencius, the term cheng appears as a moral value. Yet, strangely , it is not combined with other major Confucian values such as ren, yi, li, etc. Instead, it appears in strong connection with the terms shan (goodness) and the phrase ”dongren” (to move others ), in which the term imp lies a kind of miraculous transformative power leading people to virtue.Third, in Zhuangzi , cheng appears as an important moral value, meaning the genuineness of one's mind and natural providence. Her e, the effect of the term che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vidential power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fourth, in Liishi chunqiu, the term cheng , in conj unction with the term jing, appears a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enabling a ruler to practice ”non-verbal rule. ” Her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cheng is taken to cause the transmission of atomic essence between the sender and receiver resulting in the receiver becoming virtuou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佐藤將之(2005)。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報,3,51-85。
    連結:
  2. 梅廣(2001)。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天道觀與語言觀。臺大文史哲學報,55,225。
    連結:
  3. 晉侯改葬共大子。左傅·僖公十年
  4. 不過,「誠」概念在這裡成為主題,似乎意味著這一段主張本身並沒有那麼早。但是我們至少可說,此處保留了比較早期用法的影響
  5.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論語•子張
  6. 先王貴誠信,識信者,天下之結也。管子•樞言
  7.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現本《禮記》中〈檀弓上•下〉兩篇之外,均看不到「子思曰」的句子
  8. 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呂氏春秋•用眾
  9. 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誠信以得之。呂氏春秋•爲欲
  10. 罰未行而民畏恐,賞未加而民勸勉,誠信之所期也。管子•立政
  11.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12. 誠信如神,夸誕逐魂。荀子•致士
  13. 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論語•子路
  14. 門人不敬子路。論語•先進
  15.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或也。誠不以當,亦衹以異。論語•顏淵
  16. 忘其所不王,此謂我志。德充符
  17. 貞爲不聽,信爲不誠。國語·晉語三
  18. 如果我們將「誠」出現的所有段落,看做前幾段以「子曰:好學近乎知」開頭的論述之延續,則不在此限。然而若如此看待,則包含此「誠」字出現的句子之後的一半也成為一大段的孔子發言,這與〈中庸〉前面的簡要段落的列舉之體裁不太相合
  19. 「子誠仁人也」(宣公六年)和「此誠爾國也」(昭公三十一年)
  20. 孔子家語•五帝德
  21. 謝於誠歸。大雅崧高
  22. An Yangming(2004).The Conecpt of Cheng 誠 and Its Western Translatio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Ⅳ(1),119-123.
  23. Kanaya, Osame,Ivanhole, P. J.(1998).The Mean in Original Confucianism.Chinese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Nivison and His Critics
  24. 小倉芳彥(1970)。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57-62。
  25. 內山俊彥(1971)。中庸新經の一解釋。東方學,41
  26. 未永高康(2001)。『禮記』中庸篇の「誠」の說について。中國の禮制と禮學,388-389。
  27. 吳怡。中庸誠字的研究,12。
  28. 吳怡(1972)。中庸誠字的研究,19。
  29. 板野長八(1984)。中庸篇の成り立ち。儒教成立史の研究
  30. 武內義雄(1943)。易と中庸の研究。原始儒家思想上經學
  31. 武內義雄(1943)。易と中庸の研究,133-138。
  32. 金谷治(1998)。中庸篇の成立。日本中國學會創立五十年記念論文集
  33. 金谷治(1951)。中と和。文化,15(4)
  34. 金谷治(1960)。秦漢儒生的活動。秦漢思想史研究
  35. 金谷治(1953)。中庸化について:その倫理としての性格。東北大學文學部研究年報,4
  36. 津田左右吉(1949)。漢儒の著作しかた。津田左右吉全集,18,174-203。
  37. 紀志昌。「誠」與「齋戒」―從祭禮到哲學的轉化。1085。
  38. 重澤俊郎(1949)。原始儒家思想と經學,149-160。
  39. 島村哲男(1974)。『中庸』篇の構成とその思想:個のあり方をたづねて。集刊東洋學,32
  40. 莊萬壽(1992)。《大學》、〈《中庸》與黃老思想〉。道家文化研究,1,248。
  41. 陳鼓應(1996)。道家在先秦哲學上的主幹地位。道家文化研究,10,48-56。
  42. 馮友蘭(1992)。大學爲荀學說。三松堂全集,11,234-241。
  43. 馮友蘭(1988)。中國哲學史。三松堂全集,2,340-341。
  44. 董俊彥(1984)。從思想看中庸成篇最早在孟子之後。師大學報,29
  45. 齋木哲郎(2004)。秦儒と『中庸』。秦漢儒教の研究,117-144。
被引用次数
  1. 陳福濱(2009)。《孟子》的「誠」—從「善」、「動」與「覺」之義理論起。哲學與文化,36(11),25-41。
  2. 陳寅清(2014)。《列子》書中「誠」、「信」概念的翻譯與詮釋問題─以葛瑞漢之《列子》英譯本所作的考察。翻譯學研究集刊,18,25-40。
  3. 計鋒(2016)。「誠」、「真」互涵與會通的觀念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10,181-234。
  4. 楊儒賓(2017)。喚醒物學—北宋理學的另一面。漢學研究,35(2),57-94。
  5. 佐藤將之(2007)。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4,87-127。
  6. 佐藤將之(2009)。《荀子》《呂氏春秋》「忠」論和「忠信]論之展開及其思想意義。清華學報,39(3),473-504。
  7. 佐藤將之(2009)。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4),35-60。
  8. 佐藤將之(2010)。戰國早期的「非語言」統治思想以及其與「誠」概念之結合。政治科學論叢,43,53-82。
  9. 佐藤將之(2013)。《荀子》「理」概念探析:呈現人類文明的秩序。哲學論集,46,19-45。
  10. 佐藤將之(2013)。綜合中的統合:《呂氏春秋》的「理」與「理義」概念探析。東亞觀念史集刊,5,317-364。
  11. 佐藤將之(2016)。《呂氏春秋》和《荀子》對「人類國家」構想之探析: 以其「人」觀與「群」論為切入點。政治科學論叢,69,149-182。
  12. 佐藤將之(2017)。《呂氏春秋》和《荀子》「類」與「染」之相應思想。政治科學論叢,74,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