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關鍵事件及其意義-以「秦火焚書」為討論的核心

并列篇名

Key Issu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s in Ancient China's History of Academia-A Discussion about the Incident of "Book Burning during the Qin Dynasty"

DOI

10.6503/THJCS.2006.36(1).04

作者

林啟屏(Chi-Ping Lin)

关键词

秦火 ; 經典 ; 聖人之道 ; book Burning during Qin (China) ; the classics ; the way of theb sages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卷1期(2006 / 06 / 01)

页次

109 - 1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秦火焚書」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此一事件對於中國文化發展的各個層面之影響,既深且廣。因此,研究中國思想之變化及其意義者,實不能略過。基於此,本文乃將研究焦點鎖定在「秦火事件」所帶來的思想史意義。底下將分成幾個部份進行分析:首先,本文將經由歷史現象之還原,針對「秦火事件」之一般性記載,進行文獻的梳理工作,期待說明此一事件的歷史樣貌。其次,本文將從「歷史斷層」的角度,指出學者因此一事件所帶來的「焦慮」及其影響。最後,舉實例以明「秦火」對於古代「學術想像」所起的作用及意義。

英文摘要

”Book Burning during Qin” is a major incid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aspect of Chinese culture is not only deep but also very extensive. Therefore, scholars who research transformations in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cannot skip this issue. Because of this reaso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Burning” incident in the history of thinking.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ubject by examining the history under the light of the general records concerning the ”Book Burning” incident by collocating the records and explaining the historical appearance at that period of time. This article then points out the concerns and their influ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Break”, which was brought by the incident itself. Eventually, this article views the ”Book Burning” incident as an example of the importance of and the numerous effects caused by ”Scientific Think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漢書補注
  2. 基本上,儒者之接受《詩》《書》而為學派所信仰之「經典」,並不是著眼於其所載記之客觀知識。儒者所看重的是書中所反映出的「真理」與「教訓」,是以是否爲客觀歷史的記錄,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3. (2004)。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 漢代經學的「正典化」及其意義―以「石渠議奏」爲討論中心
  5. 例如《舊唐書·李翱列傳》即云:「蓋遭秦火,《詩》、《書》、《禮》經燼滅,編殘簡缺,漢乃求之,先儒穿鑿,各伸己見,皆話古聖賢之名,以信其語,故所記各不同也」,即是顯例。其他,如涉秦漢經學發展議題者,多作是說,茲不贅列。
  6. 「民之父母」における「五至」につぃて
  7. 十三經注疏: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8. 漢初儒者的遭遇是相當不堪的,除了漢高祖對於儒生的輕蔑外,其後的黃老學風,更是令儒者吃足了苦頭。如竇太后對待儒者的方式,更是令人注意到漢初儒者處境的艱難。
  9. (1978)。新校本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10. (1975)。新校本正史 隋書。台北:鼎文書局。
  11. 漢書補注
  12. (2002)。論漢代經學的「正典化」及其意義―以「石渠議奏」爲討論中心。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3.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
  14. John B. Handerson(1911).Scripture Canon, and Commentary: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and Western Exegesi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5. 上野洋子(2004)。「民之父母」につぃて。中國研究集刊,36,98-112。
  16. 王夫之(1982)。讀通鑑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7. 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王邦雄(1991)。韓非子的哲學。北京:東大圖書公司。
  19. 王曉波(1991)。先秦法家思想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 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21. 司馬遷。史記
  22. 司馬遷。史記
  23. 皮錫瑞(1983)。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4. 皮錫瑞。經學歷史
  25.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26. 朱熹(200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27. 西嵨定生(1993)。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28. 李威熊(1988)。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9. 李淑珍(1999)。當代美國學界關於中國注疏傳統的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3),6。
  30. 李塨。顏習齋先生年譜(卷下)
  31. 杜正勝(1988)。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8,6-11。
  32. 杜正勝。秦火與焚書
  33. 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北京:允晨文化。
  34. 杜正勝。秦火與焚書
  35. 杜正勝。秦火與焚書
  36. 杜正勝。秦火與焚書
  37. 杜維明(1999)。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38. 邢義田(1987)。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9. 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禮記集解(下)
  40. 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89)。禮記集解(下)。北京:中華書局。
  41. 徐復觀(1985)。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2. 馬承源(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郜積意(2005)。上海,復旦大學。
  44. 張鼎國、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
  45. 陳俊民(2000)。朱子文集(四)。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敎基金會。
  46. 陸賈(1971)。新語。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47. 勞榦(1985)。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8. 程元敏。中國經學史。
  49. 程元敏。中國經學史講稿(二)
  50. 黃俊傑(2002)。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51. 黃俊傑。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
  52.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3. 黃俊傑(2001)。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54. 黃暉。論衡校釋(四)
  55. 黃暉(1990)。論衡校釋(四)。北京:中華書局。
  56. 葉國良、李隆獻(2005)。群經概說。臺北:大安出版社。
  57. 增淵龍夫(1993)。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臺北:中華書局。
  58.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
  59.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
  60. 蔣禮鴻(1996)。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
  61. 黎靖德(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62.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63. 錢穆。兩漢博士家法考
  64. 錢穆(1983)。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65. 顏元、王星賢、張芥塵、郭征(1987)。顏元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
  66. 再說“五至三無”
  67. 顧炎武(1997)。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07)。出土文獻與中國思想研究的相關課題。哲學與文化,34(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