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連類、諷誦與嗜欲體驗的傳譯─從〈七發〉的療疾效能談起

并列篇名

Correlative Thinking, Recit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Desire in Early Han "Fu"

DOI

10.6503/THJCS.2006.36(2).04

作者

鄭毓瑜(Yu-Yu Cheng)

关键词

漢大賦 ; 七發 ; 連類 ; 諷誦 ; 嗜欲體驗 ; 身體醫療 ; Han "fu" ; Seven Stimuli ; correlative thinking ; recitation ; experience of pleasure ; nurturing the body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卷2期(2006 / 12 / 01)

页次

399 - 4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枚乘〈七發〉的療疾效能談起,參考如《韓非子》、《呂氏春秋》、《准南子》等書中的相關記載,也引用〈子虛賦〉、〈上林賦〉、〈洞簫賦〉等相互應照,主要針對兩方面進行討論:一方面去追索以記誦名物知識、詩歌史料擅長的賦家,如何也可以如同哲學家或方技醫家,參與君王身體照護的行列,同時分辨賦家所提出的照護說法,與原理探求、道德規範或醫治方法有何異同;另一方面要思索的是,嗜欲,尤其是發自耳目感官的慾望,如何透過語言或文字而可以被如實地經驗,本文尤其著重分析賦家在連類法與連綿詞的運用,如何可能憑聲達意而進行跨越類別的狀態聯想。希望透過這兩方面的討論,將漢初大賦放在更廣大的屬於君王身體養護的某一種角度來重新詮釋,也試圖為基於感官的嗜欲如何成為被認可的經驗論述,提出在語文操作上更具體的分析。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takes as its point of departure the curative powers of Mei Sheng's ”Seven Stimuli”; goes on to discuss relevant passages from texts such as ”Han feizi”, ”Lushi chunqiu”, and ”Huai nanzi”; and cites as points of comparison ”Zixu's Rhapsody,” ”Rhapsody on Shanglin,” and ”Rhapsody on Wind Pipes.” My discussion follows two lines of inquiry: (1) in what manner can the epideictic (”fu”) poet-who can cite the names of myriad things and recite history through verse-be likened to a philosopher or a medicine man in his role as caretaker of the ruler's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how do the curative techniques offered by the epideictic poet compare to inquiries into fundamental cosmic principles, ethical norms, and medical techniques? (2) how can pleasures-in particular, the pleasures of sight and sound-be experienced through language? The emphasis of my essay is on analyzing the epideictic poet's deployment of categories that organize experience and the effects of reduplicative binomials. Such binomials, by virtue of being able to take on multiple referents simultaneously, can create correspondences across categories. Through these two lines of discussion, I wish to reframe the epideictic verse of the early Han as a technique of nurturing the ruler's health, and understand how desires based in perception are understood as an accepted mode of narrating experience through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workings of ”fu” langua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漢書
  2. 呂氏春秋校釋
  3. 史記
  4. (1977)。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5. (1979)。十三經注疏本,詩經注疏:小雅。臺北:藝文印書館。
  6. (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7. (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8. (1980)。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9. (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0. 史記
  11. 子虛賦
  12. 司馬相如集校注
  13. 司馬相如集校注
  14. (1979)。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
  15. (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6. 呂氏春秋校釋
  17. 漢學研究,15(1),45-71。
  18. 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
  19. (1969)。文史叢刊:九歌天問二招的成立背景與楚辭文學精神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20. 司馬相如集校注
  21. 呂氏春秋校釋
  22. 史記
  23. 司馬相如集校注
  24. (1979)。十三經注疏本: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6. 詩經注疏:檜風
  27. 于連、杜小真譯(2003)。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書店。
  28.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1988)。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9. 王先謙(1977)。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王褒、李善注。昭明文選
  31. 王褒、洪興祖。楚辭補注:九懷
  32. 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集校注
  33. 宋玉、洪興祖。楚辭補注
  34. 李建民(2000)。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35. 李善注。昭明文選
  36. 李善注(1975)。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7. 李善注。昭明文選
  38. 李善注。昭明文選
  39. 李善注。昭明文選
  40. 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41. 東方朔、洪興祖。楚辭補注:七諫
  42. 金國永(1993)。司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洪興祖(1995)。楚辭補注:九歌。臺北:大安出版社。
  44. 洪興祖。楚辭補注:九章
  45. 洪興祖。楚辭補注
  46. 符定一編(1968)。連綿字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7. 郭維森、許結(1996)。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8. 郭慶藩(1980)。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49. 陳奇猷(198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50. 陳奇猷(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陳奇猷(198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52.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
  53. 棟奇猷(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塚本信也(2005)。琴を携えるものたち-琴の文化的位相とその變遷。「經典、聖人與中古文人自我形象之再思」學術研討會
  55. 楊儒賓主編、祝平次主編(2005)。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56. 葉國良編(2004)。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7. 葉舒憲(1994)。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58. 劉文典(1974)。淮南鴻烈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9. 劉向、洪興祖。楚辭補注:九歎
  60. 劉師培著(1984)。中國中古文學史、論文雜記:論文雜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1. 劉勰。文心雕龍
被引用次数
  1. 陳成文(2014)。漢魏六朝「七」體研究綜述。書目季刊,48(1),1-16。
  2. 鄭毓瑜(2008)。身體行動與地理種類—謝靈運〈山居賦〉與晉宋時期的「山川」、「山水」論述。淡江中文學報,18,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