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

并列篇名

Reinterpretations of Laozi's Metaphysics by Contemporary Scholars: Ontology, Aesthetics, Mythology, and Mysticism

DOI

10.6503/THJCS.2008.38(1).02

作者

賴錫三(Hsi-San Lai)

关键词

老子 ; 牟宗三 ; 袁保新 ; 劉笑敢 ; 傅偉勳 ; 陳榮灼 ; 楊儒賓 ; 存有論 ; 美學 ; 神話學 ; 冥契主義 ; 海德格 ; Tzung-san Mou(牟宗三) ; Pao-hsin Yuan(袁保新) ; Xiao-gan Liu(劉笑敢) ; Wei-hsun Fu(傅偉勳) ; Wing-cheuk Chan(陳榮灼) ; Rurbin Yang(楊儒賓) ; ontology ; aesthetics ; mythology ; mysticism,Heidegger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卷1期(2008 / 03 / 01)

页次

35 - 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牟宗三朝向實踐和境界形上學的轉向,無疑具有觀看視域的典範轉移之革命意義。換言之,牟宗三對道家的形上詮釋,具有分水嶺的指標意義,當他將實有形上學的詮釋扭轉為境界形上學時,除了要進行實踐的轉向之外,同時也具有總結之前的道家形上詮釋之企圖。從此之後,後牟宗三時代的學者,不得不認真考慮他對實有形上學的批判。然而,正視牟宗三對實有形上學的批判,就必得要繼承並走向他所謂的境界形上學嗎?本文認為後牟宗三時代的道家形上詮釋之發展,其實正在蘊釀種種超越牟先生的可能。換言之,如何評論並重塑後牟宗三時代的道家形上詮釋,是一個旣新穎又極富可能性的工作。本文將嘗試選擇具有突破意義的研究成果做為考察的對象,例如袁保新、劉笑敢、傅偉勳、陳榮灼、楊儒賓等學者的攻尖成果,進行分析、評論和重塑,期待從他們和境界形上學的對話過程中,找出未來道家形上學詮釋的新方向,以備筆者將來嘗試對這些新詮釋給予對話和整合。據筆者目前的分析和歸納,這些新方向至少有: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這四條創造性詮釋進路。它們都具有超越或豐富境界形上學的新可能,值得將來學者們進行道家形上學研究時參考。

英文摘要

Tzung-san Mou was an important scholar who caused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study of Laozi's metaphysics. He abandoned Western speculative metaphysics and came back to Eastern practical metaphysics. There are several Contemporary scholars after Tzung-san Mou whose interpretations of Laozi's metaphysics are noteworthy: Pao-hsin Yuan (袁保新), Xiao-gan Liu (劉笑敢) , Wei-hsun Fu (傅偉勳), Wing-cheuk Chan (陳榮灼), Rur-bin Yang (楊儒賓). In this article, I synthesize these scholars' analyses and, by way of induction, propose four different angles from which to study Daoist metaphysical interpretations: Ontology, Aesthetics, Mythology, and Mystic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4)。神話、老子、莊子的同異研究―朝向「當代新道家」的可能性。台大文史哲學報,139-178。
    連結:
  2. (2006)。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學」的整合道路。臺大中文學報,25,283-332。
    連結:
  3. 沈清楷(2006)。從棄存揚升到延異。哲學與文化,33(5),77-78。
    連結:
  4. 黃雅嫻(2006)。從限制到蔓延―德希達哲學中的「隱喻」。哲學與文化,33(5),60。
    連結:
  5. 賴賢宗(2004)。海德格論道:一個文獻學之考察。思與言,42(2),229-265。
    連結:
  6. (1996)。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7. 老莊、郭魚與禪宗-禪道哲理聯貫性的詮釋學試探。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
  8. 海德格爾選集-上
  9. (1975).The Trans-Onto-Th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in Heidegger and Taoism.Symposium 'Language and Languages of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San Francisco:
  10. (1992)。王弼與郭象玄學思想之異同。東海學報,33,123-138。
  11. (1999)。生命的實理與心理的虛用。立緒出版社。
  12. (1996)。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
  13. (1991)。「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性」哲學諸型態。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22。
  14. 海德格與天台宗。鵝湖,8(10)
  15. 再論老子之道的義理定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7(2),150。
  16. (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允晨。
  17. (1999)。道與玄牝。台灣哲學研究,2,167。
  18. (1986)。Heidegger And Chinese Philosophy。雙葉。
  19. (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
  20. Charles Wei-Hsun Fu(1973).Lao Tzu's Conception of Tao.Inquiry,16
  21. Creative Hermeneutics(1976).Taoist Metaphysics And Heidegger.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3,115-143.
  22. 毛怡紅(1995)。海德格爾的「原始倫理學」及其當代影響。哲學雜誌,12,72-85。
  23.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出版社。
  24. 伊利亞德、楊儒賓譯(2000)。宇宙與歷史。台北聯經。
  25. 伊利亞德、楊儒賓譯(2000)。宇由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聯經。
  26. 余英時(2004)。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
  27. 坡爾著、戈革譯(1999)。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
  28. 約翰·內哈特著、賓靜蓀譯(2003)。黑糜鹿如是說。台北:立緒出版社。
  29. 孫周與選編(1996)。海德格爾選集-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30. 孫周興。老子對海德格的影響。哲學與文化
  31. 格瑞漢·帕克斯、萊因哈德•梅依。黑森林上空升起的太陽:海德格與日本的關聯。海德格爾與東亞思想。
  32. 海德格。走向語言之路。
  33. 海德格。海德格選集
  34. 涂紀亮主編(2003)。維特根斯坦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35.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允晨出版社。
  36. 張祥龍。海德格爾與道及東方思想。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
  37. 張灝(2004)。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
  38. 陳來(1996)。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
  39. 奧特·波格勒、萊因哈德•梅依。東西方對話:海德格與老子。海德格爾與東亞思想。
  40.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7(1)
  41. 葉舒憲(1997)。莊子的文化解析。湖北人民出版社。
  42. 葉舒憲、蕭兵(1996)。老子的文化解讀。湖北人民出版社。
  43. 熊偉(1997)。自由的真諦-熊偉文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44. 熊偉譯、王慶節譯(1993)。形而上學導論。仰哲出版社。
  45. 聞一多(1993)。聞一多全集(一)。里仁書局。
  46. 劉笑敢(1988)。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7. 蕭師毅、G. Parkes ed.(1987)。Heidegger and Asian Thought。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被引用次数
  1. 何儒育(2012)。從「冥契」途徑論王弼《老子注》之知識論向度。清華學報,42(2),191-232。
  2. 黃猷欽(2010)。臺灣與中國郵票裡的中國文字設計與書寫。清華學報,40(3),543-581。
  3. 賴錫三(2010)。神話•變形•冥契•隱喻―老莊的肉身之道與隱喻之道。臺大中文學報,33,1-44。
  4. 賴錫三(2011)。論惠施與莊子兩種思維差異的自然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129-176。
  5. 賴錫三(2013)。《莊子》「即物而道」的身體現象學解讀。中正漢學研究,22,91-136。
  6. 賴錫三(2014)。《莊子》自然觀的批判考察與當代反思。東華漢學,19,1-76。
  7. 廖崇斐(2016)。境界與場域-牟宗三與林安梧對《老子》「自然」概念的不同理解。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9,89-104。
  8. 葉若潔(2018)。葉朗對《老子》美學詮釋的觀點。教育學誌,39,15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