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中晚明情觀於社會經濟視野下的所見與侷限
|
并列篇名
|
On the Discourse of Ch'ing in Mid-Late Ming Studies
|
DOI
|
10.6503/THJCS.2008.38(2).01
|
作者
|
黃莘瑜(Sin-Yu Huang)
|
关键词
|
中晚明 ; 情 ; 啟蒙 ; 現代(近代) ; mid-late Ming ; ch'ing ; enlightenment ; modern period
|
期刊名称
|
清華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38卷2期(2008 / 06 / 01)
|
页次
|
175
-
20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雖然中晚明文化存在尊情的傾向,已為許多學者所認可,但以此作為研究前提或背景之前,或許應先探問:中晚明情觀如何浮上學術檯面?「情」所以成為中晚明的文化焦點,其實不僅關乎文化內部的歷史事實,也牽涉研究者處身的學術風尚。使晚明情觀浮上學術檯面的資本主義論述,力道雖強大,卻也同時掩蓋或渲染「情」在文本中及文本間的具體意涵。以戲曲、小說為例,飽含情欲的作品固然蔚為盛觀,然而它們和所謂「左派王學」、詩文評述中的情感論等等,是否構成連續且關係緊密的時代潮流?縱使學者近年來在地域經濟、城市風尚、士商關係、出版事業等範圓的研究上,多能突破經濟決定論的限制,但在聚焦於近現代的視野下,既以社會變動為解釋框架,則未必能置外於「啟蒙」或「反傳統」的聲浪。而「啟蒙」或「反傳統」概念的使用,本身就極具爭議性。因此,「情」是否為中晚明文化的關鍵詞?或如何成為關鍵詞?目前我們所能廓清的,恐怕不比所遮蔽的更多。
|
英文摘要
|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agreed that a ch'ing (情) -valuing trend existed in mid-late Ming culture, one should first ask how ch'ing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mid-late Ming academic world. The reason that ch'ing became a cultural focus in the mid-late Ming wa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prevailing culture, but also because of Ming academic fashion. Capitalist discourse caused ch'ing to become popular in the mid-late Ming. However, it was often invoked out of context to exaggerate intertextuality. While many operas and novels of this period were about love and desire, were they a part of the thought trends of that time? Although recent researchers have generally surpassed the limitations of economic determinism, they are often still influenced by "enlightenment" or "anti-tradition," both of which are contested concepts. Is ch'ing a cultural key word in the mid-late Ming? If so, how did it become one? This paper will shed some light on these question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2005)。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北京:新星。
連結:
-
戴璉璋(2006)。湯顯祖與羅汝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4),245-260。
連結:
-
(1987)。中國近世宗敎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
-
(1996)。現代儒學論:中國近世宗敎倫理與商人精神。River Edge, N.J.:八方文化。
-
(1955)。新建設,5
-
(1993)。世間只有情難訴-試論湯顧祖的情觀與他劇作的關係。大陸雜誌,86(6),32-40。
-
(1991)。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
-
(2005)。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
-
(1989)。方法とのての中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2006)。羅近溪的經典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就「克己復禮」的詮釋而談。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5,72-79。
-
(1973)。陳榮捷哲學論文集。臺北:無隱精舍。
-
(2001)。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
-
(2004)。泰州學派芻議。浙江社會科學,2,142-150。
-
(1999)。徐渭集。北京:中華。
-
(2005)。泰州後學顔山農思想緒論。浙江社會科學,1,133-139。
-
(2005)。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1998)。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2001)。市民社會。臺北:揚智。
-
(2002)。華崗社科學報,16
-
走出中世紀。上海:人民。
-
Timothy Brook,Gregory Blue(編)(1999).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genealogies of sinological knowled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大木康。李卓吾思想。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
-
大木康(2004)。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研文。
-
大木康(2002)。中國遊里空間:明清秦淮妓女の世界。東京:青土社。
-
方祖猷、梁-群、李慶龍編校整理(2007)。羅汝芳集(上)。南京:鳳凰。
-
王書奴(1988)。中國娼妓史。上海:三聯。
-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袁震宇、劉明今著(1996)。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古籍。
-
王璦玲主編(2004)。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篤(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王鴻泰(1999)。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當代,137,29。
-
王鴻泰(199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余安邦(2003)。情、欲與文化。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
余英時(1992)。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
-
余英時(1978)。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
-
吳震(2004)。十六世紀中國儒學思想的近代意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7。
-
吳震(2005)。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
-
巫仁恕(2005)。奢侈的女人。臺北:三民書局。
-
巫仁恕(2007)。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
-
李聖華(2002)。晚明詩歌研究。北京:人民文學。
-
沈德符(1959)。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
-
周建華、饒志勇(2005)。明代理學與江西文學-以湯顯祖爲例。江西社會科學,9,74-76。
-
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
-
侯外盧(1956)。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
-
侯外廬主編(196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
-
俞可平(1993)。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及其歷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4,59-74。
-
哈伯馬斯、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朱偉杰合譯(1999)。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
-
姜廣輝(1997)。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敎育。
-
帥機、毛效同(1986)。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
-
孫康宜(1992)。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綠。臺北:允晨。
-
徐朔方(1983)。論湯顯祖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
-
徐朔方(1980)。湯顧祖年譜。上海:上海古籍。
-
徐朔方、孫秋克(2006)。明代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
-
耿定向(1997)。庫全書存目叢書:耿天臺先生文集。臺南:莊嚴文化。
-
袁行霈主編(1999)。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
-
郝延平主編、魏秀梅主編(1998)。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說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馬濤(2003)。走出中世紀的曙光。上海:上海財經大學。
-
崔洛民(2001)。湯顯祖之江西意識及其與吳文人的矛盾。戲劇藝術,1,102-108。
-
張壽安合編、熊秉真合編(2004)。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
-
梁啓超(1995)。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
-
許滌新、吳承明主編(1985)。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北京:人民。
-
陳竹(1991)。明清言情劇作學史稿。武昌:華中師範大學。
-
陳建華(1992)。中國江浙地區十四至十七世紀社會意議與文學。上海:學林。
-
陳寅恪(2001)。柳如是別傳。北京:三聯書店。
-
陶鶴山(2001)。市民群體與制度更新-對中國現代化主體的研究。南京:南京大學。
-
傅衣淩主編、楊國楨、陳支平著(1999)。明史新編。臺北:昭明。
-
嵇文甫(1996)。晚明思想史論:左派王學。北京:東方。
-
嵇文甫(1990)。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
-
程芸(2006)。湯顯祖與晚明戲曲的嬗變。北京:中華。
-
程炳達、王衛民編著(2000)。中國歷代曲論釋評。北京:民族。
-
舒衡哲、劉京建譯(2000)。中國啓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臺北:桂冠。
-
華瑋(2003)。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華瑋主編(2005)。湯顯祖與牡丹亭: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
華瑋、江巨榮點校(2004)。才子牡丹亭。臺北:學生。
-
黃卓越(2005)。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
黃宗智(1994)。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
-
黃宗智主編(2003)。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
黃振林(2005)。晚明江西的戲曲面貌與湯顯祖劇作的腔調。廈門敎育學院學報,4,16-22。
-
楊芳燕(2001)。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伏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20(2)
-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1997)。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
-
葛兆光(2001)。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
-
葛兆光(2005)。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
-
葛兆光(2000)。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
-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
-
熊秉真(2001)。情欲、禮敎、明清。漢學研究通訊,20(2),1-3。
-
熊秉真主編、王璦玲、胡曉真合編(2003)。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2004)。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
-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1999)。情欲與禮敎-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2004)。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
-
趙曉華(2004)。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學術研究與論爭。南昌:百花洲文藝。
-
範毅軍(2006)。傳統市鎮與區域發展。臺北:聯經。
-
蔡其達(1989)。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中國論壇,28(12)
-
鄭利華(1995)。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形態。上海:復旦大學。
-
鄭志良(2004)。湯顯祖尺牘三封考釋。中國典籍與文化,3,96-99。
-
蕭□父、許蘇民(1995)。明清啓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育。
-
鍾彩鈞、楊晉龍主編(2004)。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齋籐茂(2000)。中國妓女と文人。東京:東方書店。
-
羅志田(2002)。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民國的新潮。漢學研究,20(1),6。
-
顧應祥(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靜虛齋惜陰錄。北京:書目文獻社。
-
龔鵬程(2001)。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
被引用次数
|
-
謝旻倫(2018)。情之辨析—湯顯祖情感論之再思。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4,57-79。
-
張美娟(2011)。羅近溪觀念中的「情性」與「情欲」之區別。哲學與文化,38(6),141-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