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摩羅,志怪,民俗:魯迅詩學的非理性視域

并列篇名

Mara, Anomaly and Folklore: On the Visions of Irrationality in Lu Xun's Poetics

DOI

10.6503/THJCS.2009.39(3).04

作者

劉正忠(Cheng-Chung Liu)

关键词

摩羅詩學 ; 志怪書寫 ; 民俗 ; 魯迅 ; 非理性詩學 ; Satanic poetics ; anomaly writing ; folklore ; Lu Xun ; irrational poetics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9卷3期(2009 / 09 / 01)

页次

429 - 4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論述魯迅詩學所蘊含的一種非理性視域,進而探討漢語美學現代性的議題。文中嘗試綜合考慮西方詩學影響、本土民俗體驗、作者人格構造等三種因素,進行相互印證,以便展示其繁複的面貌。首先,將重考青年魯迅留日時期所受容的「摩羅詩學」,著重闡釋他對平和美學觀與馴良倫理觀的批判。其次,則將分析魯迅對「民間信仰」的運用與「志怪傳統」的發揚。一則聯結外來的「摩羅」與本土的「鬼物」,一則區判「魔/鬼」的型態與內涵。最後,則從「詩意」與「詩語」等兩個方面,進一步觀察非理性因素如何落實於文本,創造富於現代性的嶄新詩學範式。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visions of irrationality in Lu Xun's poetics and explores modernity in Chinese esthetics. I consider three factors synthetically-poetic influences from the West, local folklore, and the personality of the author-which, studied together, reveal their complicated features. First, the Satanic poetics that Lu Xun had accepted since his youth in Japan is re-examined. My interpretation emphasizes what he criticized about the ethical trends toward docility as well as the esthetic trends toward peace. Next,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Lu Xun applied the ”experience of folk belief” and developed the ”tradition of anomaly writings” (zhiguai). I connect foreign ”Satan” (Mara) and local ”vengeful ghosts,” on the one hand, and recognize their particular type and content on the other. Finally, I focus on ”poetic meaning” and ”poetic language” to observe how irrational factors were practiced in texts. The result has been a brand-new poetic paradigm which is rich in modern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Guan, Kean-Fung.(2006).The shift of 'bartering the body for the soul': the physique, spirit,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characters in Lu Xun's novels.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s Humanitas Taiwanica,65,113-149.
    連結:
  2. Boyd, James Waldemar.(1975).Satan and Mara: Christian and Buddhist Symbols of Evil.Leiden:Brill Academic.
  3. Calinescu, Matei.,Berg, C.,F. Durieux,G. Lernout(ed.)(1995).The Turn of the Century: Modernism and Modernity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Berlin:Walter de Gruyter.
  4. Freud, Sigmund(trans.),James Strachey.(1952).Totem and. Taboo: Some Points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ntal Lives of Savages and Neurotics.New York:Norton.
  5. Genette, Gerard(trans.),Man Sheridan.(1982).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 Girard, René.(1977).Violence and the Sacred.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7. Hu, Hui-Jie.(2004).in-bearing, redeeming and surpassing: a second essay on Lu Xun and his text through Mu-lien drama.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18(2),104-108.
  8. Kitaoka, Masako.(2006).The Movements of the Dream to Ssav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from the Discussion on Satanic Poets to 'Diary of a Madman".Osaka:Kansai University Press.
  9. Kitaoka, Masako.(trans.),He Nai-Ying.(1983).A Study on the original material of "On the Power of Mara poetry".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0. Ku, Tim-Hung.(1996).Comparative approach to Lu Xun's Satanism in his prose poems collected in Wild Crass-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Japaness med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ception.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25(3),234-253.
  11. Lee, Leo Ou-Fan.(1995).Voice from the Iron House.Taipei:Strom & Stress Publishing Company.
  12. Lin, Yu-sheng.,Leo Ou-fan Lee(ed.)(1985).Lu Xun and His Legac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3. Lu, Xun.(1983).The complete works of Lu Xun.Beijing: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4. Turner, Victor W.(1967).The Forest of Symbol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5. Wang, David Der-Wei.(2004).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Narrative.Taipei:Rye Field Publishing Co..
  16. Yeung, Arnold.(2006).Study in Demonlogy.Hong Kong:Ming Feng Press.
  17. ぺイゲルス、松田和也譯(2000)。惡魔の起源。東京:青土社。
  18. 卜倫、徐文博譯(1990)。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臺北:久大文化公司。
  19. 卜倫、高志仁譯(1998)。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20. 丸尾常喜著、秦弓譯(2006)。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1. 中野美代子著劉禾山譯(1977)。從中國小說看中國人的思考方式。臺北:成文出版社。
  22.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5,59-470。
  23. 片山智行(1991)。魯迅「野草」全釋。東京:平凡社。
  24. 王利器編(1981)。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1987)。人間詞話新注。臺北:里仁書局。
  26. 王瑤(1998)。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王德威(2004)。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敍事。臺北:麥田出版社。
  28. 王德威(2007)。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
  29. 北岡正子(2006)。魯迅救亡の夢のゆくえ:惡魔派詩人論がら「狂人日記」まで。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
  30. 北岡正子著、何乃英譯(1983)。摩羅詩力說材源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1. 弗萊、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1998)。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32. 伊藤虎丸(1975)。魯迅と終末論―近代リアリズムの成立。東京:龍溪書舍。
  33. 印順編(1987)。雜阿含經論會編。臺北:正聞出版社。
  34. 吉辛、陳恭啓、于嘉雲合譯(1980)。當代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出版公司。
  35. 吉岡義登(1989)。吉岡義豐著作集。東京:五月書房。
  36. 字文所安、王柏華、陶慶梅譯(2003)。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7. 吳文治主編(1998)。宋詩話全編。江蘇古籍出版社。
  38. 李歐梵(1995)。鐵屋中的吶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39. 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40. 李歐梵(2000)。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41. 李豐楙(1993)。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116-154。
  42. 汪暉(2000)。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石家莊:河北?育出版社。
  43. 汪暉(1995)。汪暉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4. 汪暉(2000)。死火重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5. 邢澍(1970)。聚學齊叢書本:金石文字辨異。臺北:藝文印書館。
  46. 周昌龍(1995)。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47. 阿部兼也(1999)。魯迅の仙台時代:魯迅の日本留學の研究。仙台:東北大學出版會。
  48.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
  49. 胡輝杰(2004)。負罪、拯救與超越-再論從目連戲看魯迅和他的文本世界。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2),104-108。
  50. 胡適(1985)。四十自述。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51. 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1995)。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夏濟安著、林以亮譯(1971)。夏濟安選集。臺北:志文出版社。
  53. 孫玉石(2001)。現實的與哲學的:魯迅「野草」重釋。上海:上海書店。
  54. 徐宏圖、王秋桂編著(1994)。浙江省目連戲資料匯編。臺北:施合鄭基金會。
  55. 徐復觀(1984)。中國文學論集續編。臺北:學生書局。
  56. 特納、黃劍波、柳博贇譯(2006)。儀式過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7. 郝譽翔(1998)。民間目連戲中庶民文化之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8. 張光直(1983)。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9. 張光直著、郭淨、陳星譯(1983)。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出版社。
  60. 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現代省思。臺北:大安出版社。
  61. 張新穎(1999)。在語言的地圖上。上海:文匯出版社。
  62. 張灝、余英時著(1999)。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啓蒙運動。臺北:聯經文化公司。
  63. 梁實秋(1964)。偏見集。臺北:文星書店。
  64. 淡癡(1954)。玉歷寶鈔勸世。臺中:瑞成書局。
  65. 淡癡(1992)。藏外道書:玉歷至寶鈔。成都:巴蜀書社。
  66. 許壽裳(1953)。亡友魯迅印象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7. 陳世驤(1998)。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68. 勞思光(1990)。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69. 奧托、成窮譯、周邦憲譯(1995)。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70. 楊牧谷(2006)。魔惑眾生-魔鬼學探究。香港:明風出版社。
  71. 楊澤、封德屏主編(1996)。台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
  72. 楊澤、胡曉真編(1995)。民族國家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
  73. 趙瑞蕻(1982)。魯迅「摩羅詩力說」:注釋·今譯·解說。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74. 劉若愚(1985)。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5. 劉苑如(2002)。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76. 劉家思(2007)。論紹興目連戲對魯迅藝術審美的影響。文學評論,4,148-154。
  77. 劉勰著、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78.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2000)。苦悶的象徵。臺北:昭明出版社。
  79. 德勒支、周穎、劉玉寧譯(2001)。尼采與哲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80. 鄭玄注、孔穎達疏(1981)。十三經注疏本: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81. 魯迅(1990)。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2. 魯迅(1990)。且介亭雜文末編。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3. 魯迅(1990)。魯迅雜文補編(一)。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4. 魯迅(1989)。彷徨。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5. 魯迅(1989)。熱風。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6. 魯迅(1989)。故事新編。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7. 魯迅(1989)。華蓋集續編。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8. 魯迅(1989)。吶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89. 魯迅(1989)。華蓋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0. 魯迅(1990)。集外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1. 魯迅(1989)。。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2. 魯迅(1989)。野草。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3. 魯迅(1989)。三閒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4. 魯迅(1991)。譯文序跋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5. 魯迅(1927)。野草。北京:北新書局。
  96. 魯迅(1989)。朝華夕拾。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7. 魯迅(1989)。二心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98. 魯迅(1982)。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99. 魯迅(1990)。集外集拾遺。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100. 魯迅、劉運峰編(2006)。魯迅全集補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01. 澤田瑞穗(1991)。地獄變-中國の入冥說。東京:平河出版社。
  102. 錢理群(1999)。心靈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03. 錢鍾書(1990)。七綴集。臺北:書林出版社。
  104. 龍樹著、鳩摩羅什譯(1981)。大智度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05. 藤井省三(1986)。魯迅:「故鄉」の風景。東京:平凡社。
被引用次数
  1. 江曉輝(2016)。魯迅〈摩羅詩力說〉對傳統詩學觀的改造及意義。興大人文學報,57,77-110。
  2. 張康文(2022)。會戰鬥的南洋「野草」-論雲里風的《野草》仿作。漢學研究,40(1),267-299。
  3. 朱芯儀(2019)。凌遲與救贖-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中央大學人文學報,67,45+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