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淳化閣帖》與清代書法臨古

并列篇名

Model Calligraphy of the Chunhua Archive and Modeling on the Past in Qing Calligraphy

DOI

10.6503/THJCS.2010.40(3).05

作者

莫家良(Harold Kar-Leung Mok)

关键词

《淳化閣帖》 ; 清代書法 ; 書法臨古 ; Model Calligraphy of the Chunhua Archive ; Qing calligraphy ; copying in calligraphy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0卷3期(2010 / 09 / 01)

页次

453 - 4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淳化閣帖》自北宋刊刻以來,即成為書家重要的學書範本,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囑目現象。歷代醉心於此叢帖的書家,可謂不知凡幾,而在臨寫的過程中,不單寄寓了尊古的理想,更表現出書家對於晉代傳統的臨仿、演繹與更新。可以說,《淳化閣帖》的流行,是崇尚晉代傳統的帖學書法得以發展的關鍵。然而,由於經過不斷翻刻,《淳化閣帖》於清代已出現嚴重失真的問題,加上碑學新潮,其地位遂隨著時人的責難而下滑,而帖學書法亦面臨重大的考驗。本文擬就清代書壇中的《淳化閣帖》為討論對象,審視其起伏興衰及所涉及的種種問題。文中按清初、清前期及清後期為序,分別討論《淳化閣帖》的臨摹如何由盛轉衰,其間亦分析清人的臨古觀、書學觀、書史觀,以便為清代《淳化閣帖》以至當時的帖學書法,作出客觀的評價。

英文摘要

The Chunhuage Tie (Model Calligraphy of the Chunhua Archi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odel for calligraphers since its production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Widespread and far-reaching, its influence has been phenomena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roughout the ages, it has been looked upon as the epitome of revivalist ideals by innumerable calligraphers, who imitate, interpret, and reinterpret the Jin tradition while copying this anthology of calligraphy. In fact, the prevalence of this anthology was a catalys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he Model-Calligraphy School in the Jin tradition. Its influence receded in the Qing Dynasty, however, as repeated recarvings eroded the credibility of available versions at a time when the Stele School of calligraphy was on the rise. This essay attempts to trac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hunhuage Tie from the early Qing through the mid-and late Qing. To put the discussion in its proper context, the Qing views on copying ancient masterpieces, the study of calligraphic works, and calligraphic history are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Calligraphy Schoo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白謙愼(1999)。從傅山和戴廷栻的交往論及中國書法中的應酬和修辭問題(下)。故宮學術季刊,17(1),137-156。
    連結:
  2. 朱惠良(1993)。臨古之新路—董其昌以後書學發展研究之一。故宮季刊,10(3),61-94。
    連結:
  3. 何炎泉(2005)。張瑞圖(1570-1641)行草書風之形成與書法應酬。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9,133-162。
    連結:
  4. 何碧琪(2006)。佛利爾本《淳化閣帖》及其系統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0,19-78。
    連結:
  5. 林月惠(2004)。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3),177-218。
    連結:
  6. (1996)。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7.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ed.)(1970).The Unfolding of Nea-Canfucian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8. Hart, James(1999).Michel Henry's Phenomenological Theology of Life: A Husserlian Reading of C'est moi, la vérité.Husserl Studies,15(2),183-230.
  9. Heidegger, Martin,Churchill, James(trans.)(1962).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0. Henry, Michel,Etzkorn, Girard(trans.)(1973).The Essence of Manifestation.The Hague:Nijhoff.
  11. Henry, Michel,Etzkorn, Girard(trans.)(1975).Philosophy Phenomenology of the Body.The Hague:Nijhoff.
  12. Pulleyblank, Edwin(1994).Paper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re-Qin Chinese Grammar.Chang-sha:Yuelu Publishing House.
  13. Sweetser, Ev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Tengelyi, László(2009).Selfhood, Passivity and Affectivity in Henry and Lévin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17(3),401-414.
  15. Traugott, Elizabeth(1989).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Language,65(1),31-55.
  16. Traugott, Elizabeth,Dasher, Richard(2005).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上海博物館編(2003)。《淳化閣帖》與「二王」書法藝術研究論文稿。上海:上海博物館。
  18.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1986)。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北京:文物出版社。
  19. 尹一梅(2003)。祕閣皇風—《淳化閣帖》刊刻1010年紀念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20. 尹一梅編(2005)。懋勤殿本淳化閣帖。香港:商務印書館。
  21. 白謙愼(2003)。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22. 白謙愼(2004)。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臺北:石頭出版社。
  23. 仲威、沈傳鳳(2003)。古墨新研—《淳化閣帖》縱橫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4. 朱友舟(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京,南京藝術學院。
  25. 朱惠良(1993)。董其昌法書特展研究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6. 朱德熙(1988)。關於先秦漢語裡名詞的動詞性問題。中國語文,203,81-86。
  27. 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9. 何大安主編(2003)。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30. 何炎泉(2008)。張瑞圖《果亭翰墨》帖與書法應酬。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31. 何紹基(1987)。東洲草堂文鈔。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32. 何傳馨(2008)。王澍《積書巖帖》及其書學初探。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33. 呂叔湘(1956)。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4. 李潤桓(2008)。傳山書藝與《閣帖》。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35. 村上三島編(1998)。王鐸の書法。東京:二玄社。
  36.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37. 阮元、鄧經元點校(2006)。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38. 施安昌(2003)。清朝內府藏《淳化閣帖》。祕閣皇風—《淳化閣帖》刊刻1010年紀念論文集,香港:
  39. 柳揚(2008)。應酬—社會史視角下的清代士人書法。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40. 唐君毅(1975)。中國哲學原論.原敎篇。香港:新亞研究所。
  41. 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42. 容庚(1980)。叢帖目一。香港:中華書局。
  43. 祝嘉(1978)。藝舟雙楫疏證。香港:中華書局。
  44. 翁方綱、翁單溪校訂(1933)。蘇齋筆記。東京:古典刊行會。
  45. 崔爾平選編點校(1993)。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46. 崔爾平選編點校(1979)。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47. 崔爾平選編點校(1994)。明清書洗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48. 曹建(2005)。晚清帖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49. 莫家良(2001)。南宋刻帖文化管窺。中國碑帖與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50. 莫家良(2003)。《淳化閣帖》與書法臨古。秘閣皇風—《淳化閣帖》刊刻1010年紀念論文集,香港:
  51. 莫家良編、陳雅飛編(2008)。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52. 陳雅飛(2008)。乾嘉幕府的碑帖風尚—以錢泳爲視角。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53. 傅山(1987)。霜紅龕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黃思源編(2000)。王鐸書法全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55. 黃惇選注(1933)。董其昌書法論註。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56. 楊說(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所。
  57. 楊樹達(1929)。詞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8. 解惠全編、崔永琳編、鄭天一編(2008)。古書虛詞通解。北京:中華書局。
  59. 劉正成主編(1993)。中國書法全集。北京:榮寶齋。
  60. 劉正成主編(1994)。中國書法全集。北京:榮寶齋。
  61. 劉宗周(2007)。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62. 劉承慧(2010)。漢語並列複合標記的作用—從唐宋時期的並列複合標記「了也」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1(2),393-424。
  63. 劉承慧(2002)。試論漢語複合化的起源及早期發展。清華學報,32(2),469-493。
  64. 劉咸炘、楊代欣評注(1991)。弄翰餘瀋。成都:巴蜀書社。
  65. 錢謙益(1987)。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6. 薛龍春(2008)。應酬.受書人.觀看與表演—關於王鐸應酬書寫的思考。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67. 謝承仁編(1997)。楊守敬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