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經典的重構:論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在《詩經》學史上的承衍與新變

并列篇名

Lü Zu-qian'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within the History of Studies on the "Book of Songs"

DOI

10.6503/THJCS.2012.42(1).02

作者

黃忠慎(Chung-Shen Huang)

关键词

呂祖謙 ; 《呂氏家塾讀詩記》 ; 朱熹 ; 《詩經》漢學 ; 《詩經》宋學 ; Lü, Zu-qian ; Lüshi Jiashu Dushi Ji ; Zhu Xi ; Han School of Book of Songs ; Song School of Book of Songs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2卷1期(2012 / 03 / 01)

页次

45 - 7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南宋呂祖謙(1137-1181)的《呂氏家塾讀詩記》是「尊《序》派」之名作,它採集解體式,以《詩序》的詮釋為理解詩義的核心,並掌握其時代精神,著重《詩經》學探求義理的意旨闡發,對於《詩經》經典的重塑有其建樹。近代對此書出現兩極化的評價:一方評論其解《詩》態度過於保守,無法突破《詩序》窠臼;另一方卻認為該書不僅反對《詩序》,突破過去對《毛傳》與鄭《箋》的解釋,依此呂氏絕非篤守《詩經》漢學傳統者。筆者根據呂書內容,重新詮釋其於《詩經》學史上的承衍與創新,並以統計數據結合經學動態發展史的觀念,推翻上述兩極化的評價,指出《呂氏家塾讀詩記》不但掌握時代脈絡與思潮,將《詩經》三百篇賦予時代意義,還總結《詩經》漢學與宋學的義涵,完成此一「尊《序》派」的《詩經》學著作。

英文摘要

Lü Zu-qian's 呂祖謙 ”Lüshi Jiashu Dushi Ji” 呂氏家塾讀詩記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s a masterpiece of the ”Shi Xu” 詩序 School, adopting the style of ”collecting various annotations.” Lü gathere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ook of Songs” by many scholars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his time. His understanding of poetry was based on Shi Xu, but he had his own valuable reconstruc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However, modern scholars are polarized in their views of ”Lüshi Jiashu Dushi Ji”. Some criticize Lü's comments on the ”Book of Songs” as being too conservative and not breaking away from Shi Xu. Some, on the other hand, believe that Lü not only opposes Shi Xu, but also that his interpretation represents a breakthrough compared to Mao ”Chuan” 毛傳 and ”Zheng Jian” 鄭箋, and therefore Lü is certainly not a traditional scholar who sticks to conventional studies of the Book of Song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Lü's ”Lüshi Jiashu Dushi Ji” within the history of these studies; it also argues against these opposing views of Lü's book using statistical data combined with a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 studi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Lüshi Jiashu Dushi Ji” not only captures the thinking of Lü's era, but also gives an epochal significance to the three hundred poems in the Book of Song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局=The Commercial Press。
  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局=The Commercial Press。
  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9. 陶文鵬,<呂祖謙>,http://libsw.lib.pu.edu.tw:3794/Content.asp?ID=64250&Query=1,2010年2月19日下載。
  10. (1967)。學海類編。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Company。
  1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12. 張立文,<呂祖謙>,http://libsw.lib.pu.edu.tw:3794/Content.asp?ID=56959&Query=1,2010年2月19日下載。
  1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局=The Commercial Press。
  14. 中國詩經學會編(2002)。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
  15. 中國詩經學會編(2002)。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
  16. 文幸福(1989)。詩經毛傳鄭箋辨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7. 王禮卿(1995)。四家詩恉會歸。臺中:清蓮出版社。
  18. 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朱維錚編(1996)。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 朱黎輝、王金生(2008)。呂祖謙家學傳承及文學貢獻分析。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45,25-56。
  21. 朱熹、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22. 朱熹(1971)。詩集傳。臺北=Taipei:臺灣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23. 朱彞尊(2004)。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4. 艾瑞克‧霍布斯邦、黃煜文譯(2002)。論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25. 余英時(1992)。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6. 吳冰妮(2009)。《呂氏家塾讀詩記》前後文本比較分析─以公劉首章為界線。文獻,2,106。
  27. 吳長庚編(2000)。朱陸學術考辨五種。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8. 李世萍(2008)。《鄭箋》對《毛詩序》的箋注。蘭州學刊,173,174-176。
  29. 李冬梅(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成都,四川大學。
  30. 李家樹(1990)。詩經的歷史公案。臺北:大安出版社。
  31. 杜海軍(2003)。呂祖謙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32. 杜海軍(2005)。呂祖謙的《詩》學觀。浙江社會科學,5,136。
  33. 杜海軍(2003)。讀詩記及其權屬與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6,84。
  34. 林慶彰編(1994)。姚際恆著作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35. 林慶彰編(2000)。經學研究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6. 姚永輝(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都,四川大學碩士學位。
  37. 洪春音(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
  38. 洪漢鼎編、傅永軍編(2008)。中國詮釋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39. 洪漢鼎(2002)。詮釋學史。臺北=Taipei:桂冠圖書公司=Laureate Co。
  40. 紀昀(1974)。四庫全書總目。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Company。
  41. 夏傳才(1993)。詩經研究史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42. 納蘭成德輯(1996)。通志堂經解。楊州:廣陵古籍刻印社。
  43. 馬瑞辰(1992)。毛施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
  44. 張西堂(1957)。詩經六論。上海=Shanghai: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45. 脫脫(1977)。宋史。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46. 郭麗娟(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中文所。
  47. 陳文和編(1997)。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8. 陳振孫(1979)。直齋書錄解題。臺北:廣文書局。
  49. 陸侃如(1987)。陸侃如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
  50. 陸德明(1988)。經典釋文。臺北:學海出版社。
  51. 惠棟(1985)。九經古義。北京:中華書局。
  52. 程元敏(2005)。詩序新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53. 程穎穎(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濟南,山東大學。
  54. 馮友蘭(2005)。中國哲學小史。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55. 黃宗羲、全祖望補修、陳金生點校、梁運華點校(1986)。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56. 黃忠慎(2009)。范處義《詩補傳》與王質《詩總聞》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57. 黃焯(1985)。毛詩鄭箋平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8. 黃靈庚(2005)。呂祖謙與鵝湖之會。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9,1-7。
  59. 楊念群編、黃興濤編、毛丹編(2003)。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0. 楊儒賓編(2002)。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喜馬拉雅研究展基金會。
  61. 趙制陽(1999)。詩經名著評介。臺北:萬卷圖書公司。
  62. 潘富恩、徐餘慶(1996)。呂祖謙評傳。南京=Nanjing:南京大學出版社=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63. 蔣善國(1980)。三百篇演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4. 蔡方鹿、付春(2008)。呂祖謙的詩經學探析。寧波黨校學報,30(2),102-104。
  65. 賴炎元(1984)。呂祖謙的詩經學。中國學術年刊,6,25。
  66. 戴震、張岱年編(1994)。戴震全書。合肥=Hefei:黃山書社=Huang shan Publishing House。
  67. 糜文開、斐普賢(1987)。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68. 鍾彩鈞編(2002)。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被引用次数
  1. 黃忠慎(2012)。謝枋得《詩傳注疏》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1,109-143。
  2. 黃忠慎(2014)。呂祖謙、嚴粲《詩經》學之比較研究。東吳中文學報,27,73-100。
  3. 黃忠慎(2017)。王靜芝《詩經通釋》析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14&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