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克己復禮為仁──論儒家實踐理性類型學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重構

并列篇名

Mastering Oneself and Returning to Propriety is Ren: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an Typology of Practical Reason

DOI

10.6503/THJCS.2012.42(3).02

作者

林遠澤(Yuan-Tse Lin)

关键词

克己復禮 ; 仁 ; 孝弟 ; 團結 ; 後習俗責任倫理學 ; 實踐理性類型學 ; kejifuli ; Ren ; filial piety ; solidarity ; typology of practical reason ;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2卷3期(2012 / 09 / 01)

页次

401 - 4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對於《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的涵義,自漢、宋以來,一直存在著難解的爭議。本文將借助「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觀點,說明孔子主張「仁」應包含「克己」與「復禮」之辯證統一的關係,即意在以同時具有道德自我立法與社會團結整合之主體性實踐能力的「仁」,為內聖外王的實踐理想建立主體性的根據。準此,本文將先針對「克己復禮為仁」的不同詮釋,進行一種實踐理性類型學的分析,以指出將「仁」理解為道德自律性或習俗倫理性,都只是片面的觀點。其後,再透過當代道德發展理論的重構,說明孔子以「克己復禮」來定義「仁」,即基於他發現惟有「仁」這種實踐主體,才能分別以孝弟、忠恕與禮治等不同形式,表現出它可以同時做為根源性倫理、可普遍化判斷與社會團結的實踐依據。

英文摘要

Even today the Han-Song debate over the hermeneutic meaning of the Analects' passage, ”mastering oneself and returning to propriety (kejifuli) is Benevolence (Ren)” remains undecided. In this paper, I place the relation between ”mastering oneself” and ”returning to propriety” into a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unit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at ”Ren,” as practical subjectivity, must include the actual capacities of both moral autonomy and social integration.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Han-Song Confucians, who viewed ”Ren” either in terms of formal morality or traditional ethics, this paper adopts the viewpoint of the post-conventional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 ty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mastering oneself and returning to propriety,” it shows that ”Re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becomes manifest as filial piety, loyalty-forgiveness and the rule of rit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Ren” serves as the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ethical conduct, generalized moral judgment and social solidar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遠澤(2012)。論規範遵循之可期待性的理性基礎─論從對話倫理學的應用問題論道德、法權與政治責任的規範效力差異與互補。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3),285 -330。
    連結:
  2. 張崑將(2001)。朱熹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臺大歷史學報,27,83-124。
    連結:
  3. Kohlberg, Lawrence(1981).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4. Noddings, Nel(2003).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 白奚(2008)。援仁入禮、仁禮互動─對「克己復禮為仁」的再考察。中國哲學史,2008(1),19+126-128。
  6. 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7. 朱熹、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8. 牟堅(2009)。朱熹對「克己復禮」的詮釋與辨析─論朱熹對「以理易禮」說的批。中國哲學史,2009(1),20-33。
  9. 何炳棣(1991)。「克己復禮」真詮─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世紀,8,139-146。
  10. 何炳棣(1992)。答劉述先教授─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0,150-155。
  11. 何炳棣(1992)。原禮。二十一世紀,11,102-110。
  12. 吳震(2006)。羅近溪的經典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就「克己復禮」的詮釋而談。復旦學報,2006(5),72-79。
  13. 杜維明(1991)。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棣教授之前。二十一世紀,8,148-150。
  14. 阮元、鄧經元點校(1993)。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15. 林月惠(2008)。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6. 林遠澤(2009)。知言與知人:論儒家普遍主義倫理學的行動詮釋學基礎。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臺北:
  17. 林遠澤。禮治與正名─論儒家對於政治正當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漢學研究
  18. 林遠澤(2009)。評《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國際漢學,18,266-286。
  19. 林遠澤(2007)。評Heiner Roetz: Die chinesische Ethik der Achsenzeieit。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289-298。
  20. 林遠澤(2010)。論道德發展理論的當代爭議與儒家倫理學性格的釐定。思想與文化,2010(10),90-115。
  21. 芬格萊特、彭國翔譯、張華譯(2002)。孔子─即凡而聖。南京=Nanjing:江蘇人民出版社=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2. 孫國棟(1992)。「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二十一世紀,12,139-142。
  23. 許慎、段玉裁注(1980)。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出版社。
  24. 郭齊勇編(2004)。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
  25. 程樹德(1983)。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6. 黃開國(2003)。論儒家的孝道學派─兼論儒家孝道派與孝治派的區別。哲學研究,2003(3),46-52。
  27. 董平編(2007)。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28. 赫大維、安樂哲、何剛強譯(2004)。先賢的民主─杜威、孔子與中國民主之希望。南京=Nanjing:江蘇人民出版社=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9. 劉述先(1992)。從方法論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二十一世紀,9,140-147。
  30. 羅哲海、陳詠明譯、瞿德瑜譯(2009)。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Zhengzhou:大象出版社=Daxiang Press。
被引用次数
  1. 許玉青(2018)。《論語》與《老子》之生命觀照與人際實踐。興大中文學報,43,1-33。
  2. 林遠澤(2013)。禮治與正名─論儒家對於政治正當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漢學研究,31(1),255-284。
  3. 謝君讚(2018)。檢證《論語》-論孔子思想中的冥契主義向度。鵝湖學誌,61,45-92。
  4. (2017)。《論語》中的「媒介」尋繹—人之「感」的重層交錯與道德建立。文與哲,30,1-22。
  5. (2022)。自我與他者:倫理起源的探詢。揭諦: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學報,43,1-26。
  6. (2024)。《莊子》禮樂觀的思維特徵。哲學與文化,51(5),145-158。
  7. (2024)。共生哲學視野下的戴震哲學相偶性。淡江中文學報,50,1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