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晚明季本《四書私存》之特色及其意義

并列篇名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 of Ji Ben's "Sishu Sicun" in the Late Ming

DOI

10.6503/THJCS.2012.42(3).04

作者

朱湘鈺(Xiang-Yu Zhu)

关键词

《四書私存》 ; 四書學 ; 朱子 ; 季本 ; 陽明學 ; "Sishu sicun" 《四書私存》 ; The Teaching of "Sishu" ; Zhuzi ; Ji Ben ; Wang Yangming's Teaching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2卷3期(2012 / 09 / 01)

页次

489 - 5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如何闡釋良知之教」,不僅是王門學人自修、講會論學、弘揚師教的核心課題,亦是後代研究者所關注者。不過,諸多門人中不乏異行者,浙中王門季本(字明德,號彭山,1485-1563)以撰著經解闡發師教,即是其中一例。如何看待、詮解這個看似違背師教,卻又為當事人確信得以弘揚王學之舉,是一個值得探究卻尚待開發的課題。本文擬從形式上與思想內容上,取彭山諸多經注中,甚為重要的《四書私存》一書,進行討論。在形式上,相較於當時《四書》類制舉用書,彭山刻意輯錄師說,以入其書,正可見其用心;在內容上,彭山批判朱子性論、將朱子比為告子,及對致知的新解等特色,更可揭示其經注背後欲闡述師說的意圖。

英文摘要

'How to expound the doctrine of realizing innate knowledge' was a core issue among Wang Yangming's disciples that touched upon the correct way to cultivate the self, lecture and study. Among Wang's many followers, a member of the Zhezhong branch of Wang's school, Ji Ben, advocated a unique approach, which sought to expound Wang's teaching through the use of classical commentary. Since Wang objected to this method of exposition, Ji Ben's insistence on using it reveals that he strongly believed in its efficacy. Ji's classical exposition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and worthwhile topic of investigation; however, they have yet to be adequately studied. In an effort to remedy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 and intellectual content of Ji Ben's commentaries, focusing on the ”Sishu sicun”, which was one of his most important works. The paper first compares the format used in the ”Sishu sicun” to tha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Ji Ben intentionally included his teacher's quotations in this book, which distinguished it from works that adopted the perspective of Zhu Xi. Second, in terms of content, Ji Ben criticized Zhu Xi's theory of the nature, comparing him with Gaozi. Ji moreover included new explanations regarding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which reveals that his writings on the classics were aimed at expounding Wang Yangming's learn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朱湘鈺(2010)。浙中王門季本思想舊說釐正。東海中文學報,22,195-214。
    連結:
  2. 祝平次(2007)。王陽明的經典觀與理學的文本傳統。清華中文學報,2007(1),69-131。
    連結:
  3. 楊晉龍(2006)。〈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簡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3),145-151。
    連結:
  4. 楊儒賓(2009)。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1-245。
    連結:
  5. 劉柏宏(2006)。林慶彰先生〈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一文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3),133-143。
    連結:
  6.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7. 季本,《四書私存》,北京:北京圖書館藏,林氏樸學齋藏本。Ji, Ben. Sishu Sicun (A Private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 Beijing: Beijing Libary, Lin Shi Puxue Zhai Cangben.
  8. 俞長城,《可儀堂一百二十名家制義》,北京:國家圖書館藏,乾隆戊午年文盛唐懷德堂重刊本。
  9.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Tainan: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Solemn Culture Business Co.。
  10. 徐爌,《四書初問》,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明嘉靖刊本。
  1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2. 王邦瑞,《王襄毅公集》,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隆慶五年湖廣按察使溫如春刊本。
  13. 徐階,《世經堂集》,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間華亭徐氏原刊本。
  14.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5. 季本,《龍惕書》,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一年劉毅刻本。
  16. 木下鐵矢(2005)。「命」と「令」—朱熹の「天命之謂性」解釋—。東洋史研究,64(1),65-98。
  17. 王守仁、吳光編校、錢明編校(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
  18. 王畿、吳震編校(2007)。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19. 吉田公平(2001)。漢意とは何か。東京:東方書店。
  20. 朱湘鈺(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
  21. 朱湘鈺(2011)。依違之間—浙中王門季本《大學》改本內涵及其意義。文與哲,18,333-366。
  22. 朱熹(2004)。周易本義。北京:九州出版社。
  23. 朱熹、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朱熹、黎靖德編(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25. 牟宗三(1996)。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6. 牟宗三(1999)。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7. 牟宗三(2000)。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Student Book Co.。
  28. 佐野公治(1988)。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Tokyo:創文社=So Bun Sha。
  29. 余英時(2004)。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0. 宋濂(1977)。元史。臺北:鼎文書局。
  31. 李弘祺(2004)。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2. 李明輝(1993)。朱子論惡之根源。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33. 沈俊平(2009)。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Student Book Co.。
  34. 周啟榮(1998)。從坊刻「四書」講章論明末考證學。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
  35. 季本(1988)。季彭山先生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36. 林慶彰(1994)。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
  37. 林慶彰(2006)。對楊、劉兩先生文評的回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3),153-157。
  38. 侯美珍(2010)。評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書目季刊,44(3),111-134。
  39. 胡廣(1983)。四書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0. 唐君毅(1990)。哲學論集,臺北:
  41.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2. 徐渭(2003)。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
  43. 國立編譯館編(2000)。新集四書註解群書提要。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44. 張廷玉(1982)。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
  45. 陳 致(2007)。晚明子學與制義考。諸子學刊,上海:
  46. 陳弱水(1978)。論「成色分兩說」闡釋之流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7. 陳榮捷(2007)。朱子新探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8. 陳榮捷編(1983)。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9. 程顥、程頤(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50. 楊祖漢(1977)。論陽明的聖人觀。鵝湖學誌,1977(2),79-92。
  51. 楊祖漢(1984)。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
  52. 楊儒賓(1999)。《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臺大歷史學報,24,29-66。
  53. 賈志揚(1995)。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4. 蔡仁厚(1992)。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
  55. 鄧克銘(2003)。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18,185-222。
  56. 鄧洪波(2006)。中國書院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57. 羅汝芳(2007)。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58. 嚴靈峰輯(1966)。無求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59. 蘇錦玉(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
  60. 顧炎武(1984)。日知錄集釋。臺北: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劉德明(2017)。季本《春秋私考》研究─以對《左傳》的批評為核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0,1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