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

并列篇名

The Communion of Aroma, Atmosphere and Qi: Holy Experiences, Bodily Perception, and Ethical Issues concerning Qi in the Sacrificial Rites of the Pre-Qin Period

DOI

10.6503/THJCS.2013.43(3).01

作者

林素娟(Su-Chuan Lin)

关键词

氣味 ; 氣氛 ; 身體 ; 感通 ; 隱喻 ; 祭禮 ; aroma ; atmosphere ; body ; communion ; metaphor ; sacrificial rites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3卷3期(2013 / 09 / 01)

页次

385 - 4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素娟(2009)。喪禮飲食的象徵、通過意涵及教化功能─以禮書及漢代為背景。漢學研究,27(4),1-34。
    連結:
  2. 林素娟(2008)。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2,171-216。
    連結:
  3. 林素娟(2005)。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13,59-94。
    連結:
  4. 黃文宏(2011)。論日本近現代哲學中的「感性論」傾向─以中村雄二郎的「共通感覺」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75,217-241。
    連結:
  5. 劉滄龍(2011)。〈性自命出〉的情性論與禮樂觀。鵝湖月刊,36(9),32-43。
    連結:
  6. 山田業廣、郭秀梅校點、岡田研吉校點、加藤久幸校點(2004)。素問次注集疏。北京=Beijing:學苑出版社=Academy Press。
  7. 中村雄二郎、吳神添譯(2004)。哲學的現代觀。臺北:群策會出版社。
  8.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2001)。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9. 巴赫金、李兆林譯、夏忠憲譯(1998)。拉伯雷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0. 方向東(2008)。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2001)。毛詩正義。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12. 王 弼注、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2001)。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王先謙(1996)。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4. 王健文(1995)。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
  15. 王國維(2002)。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6. 加斯東.巴什拉、杜小真譯、顧嘉琛譯(2005)。火的精神分析。長沙:岳麓書社。
  17. 卡西勒、于曉譯(1998)。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
  18. 石田秀實、楊宇譯(1996)。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圖書。
  19. 朱曉海(2002)。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32(1),1-30。
  20. 朱熹、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21. 牟斯、昂利.于貝爾、楊渝東譯、梁永佳譯、趙丙祥譯(2007)。獻祭的性質與功能。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米爾恰.伊利亞德、晏可佳譯、姚蓓琴譯(2008)。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3. 米爾恰.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
  24. 何乏筆(2003)。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34-43。
  25. 何乏筆(1998)。修身與身體(二):身體,氣氛與美學經濟之批判。文明探索叢刊,15,63-73。
  26. 何晏注、邢昺疏(2001)。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伯梅、谷心鵬譯、翟江月譯、何乏筆譯(2003)。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10-33。
  28. 余英時(1989)。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
  29. 宋灝(2008)。跨文化美學視域下的中國古代畫論。揭諦,14,37-78。
  30. 李亦園(2004)。文化的圖象。臺北:允晨文化。
  31. 杜預注、孔穎達疏(200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周策縱(1989)。古巫醫與六詩考。臺北:聯經出版。
  33. 邱宜文(1996)。巫風與九歌。臺北:文津出版社。
  34. 洪興祖(1973)。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35. 范甯注、楊士勛疏(2001)。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6. 夏蘭蘭編輯、楊菲菲編輯(1999)。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7. 孫希旦、沈潚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8. 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39. 孫詒讓(2000)。周禮正義。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40.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41. 徐復觀(1988)。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特納、黃劍波譯、柳博贇譯(2006)。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Beijing: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43. 秦家懿(1985)。「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17(2),15-27。
  44. 荊門市博物館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Beijing:文物出版社=Cultural Relics。
  45. 馬王堆漢墓研究小組編(1974)。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46. 張光直(1983)。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
  47. 張光直(1990)。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
  48. 張珣(2006)。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考古人類學刊,65,9-33。
  49. 許慎、段玉裁注(197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50. 郭慶藩輯(1995)。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51. 陳昭瑛(2005)。「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法鼓人文學報,2,25-39。
  52. 陳鼓應(1999)。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53. 陳麗桂(1999)。郭店楚簡〈性自命出〉所顯現的思想傾向。中國學術年刊,20,137-150。
  54. 裘錫圭(1992)。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5. 雷可夫、詹森、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Taipei:聯經出版=Linking Publishing。
  56. 劉安、劉文典集解(1998)。淮南鴻烈集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57. 劉枝萬(1967)。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灣祈安醮祭習俗研究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8. 劉昫(1976)。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59. 劉樂賢(1994)。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60. 鄭玄注、賈公彥疏(2001)。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61. 鄭玄注、孔穎達疏(2001)。禮記注疏。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62. 鄭玄注、賈公彥疏(2001)。儀禮注疏。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63. 盧元駿(1977)。說苑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4. 蘇輿(2007)。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藝勻(2023)。素牲-中國血食文化與佛道齋祭的兼容。中國飲食文化,19(2),3-66。
  2. 黃慧芬(2018)。「經學史重探(I)-中世紀以前文獻的再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4),137-153。
  3. 紀志昌(2014)。六朝佛法與世教交涉下的戒殺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5,41-94。
  4. 紀志昌(2016)。六朝佛法「殺生戒」與世教祠祀信仰的交涉。漢學研究,34(1),61-94。
  5. 林啟屏(2022)。中國古代禮樂傳統與文化定向:以祭祀為論述視角。政大中文學報,37,195-227。
  6. 林素玟(2019)。即身涵德、以體踐禮-《禮記》的身體美學。成大中文學報,65,1-44。
  7. 彭美玲(2016)。兩宋皇家原廟及其禮俗意義淺探。成大中文學報,52,67-114。
  8. 彭美玲(2020)。借用當代新學試論《儀禮》尸祭禮意及人祖感通的可能性。輔仁宗教研究,40,1-35。
  9. 王雪卿(2017)。禮如何做為一種工夫─以張載與朱子為核心的考察。成大中文學報,57,83-130。
  10. 楊建國(2022)。博山罏變:董若雨《非煙香法》之意涵初探。臺北大學中文學報,31,187-222。
  11. (2023)。宋元之際鍾馗文化的喪亂書寫:以「意」的承與變為核心。成大中文學報,83,6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