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試論莊子文學空間-來自「嘗試言之」的考慮

并列篇名

On the Literary Space in "Zhuangzi"-Consideration of the "Try and Explain"

DOI

10.6503/THJCS.2013.43(3).02

作者

蔡岳璋(Yueh-Chang Tsai)

关键词

莊子 ; 文學空間 ; 形氣主體 ; 嘗試言之 ; 卮言 ; Zhuangzi ; literary space ; body-qi subject ; try and explain ; goblet words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3卷3期(2013 / 09 / 01)

页次

431 - 4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凡論及莊子(369-286 BC)文學,必然提及《莊子》寫景時如何地詩情畫意,敘事時又如何妙趣橫生,議論時令人拍案叫絕,抒情時又教人悠然心遠、引人入勝,修辭上的比喻、誇張、襯托、對比、鋪排,莫不獨樹一格,教人目眩神迷等。大抵環繞體道精神的抒情世界,進行文辭點評,或描繪語言風格、或著眼於虛構性傳聞、或強調歷史時代場域的文風流衍、神話敘事的想像與還原等面向立論。間或涉及作品題材的分類,但也主要以內容(而非形式)作為分類判準。然而,諸如此類揭露《莊子》文學性格的方式,似乎過於簡單,又使人解除武裝。本文對於莊子文學空間的思考,其出發點在於,若果「我」的統一是個體經驗這個世界的條件與基礎,那麼,當「我」屬於某種難以被固定下來的「形氣主體」-流動性匯聚所構成的主體之我時,會有卮言式的文本表現而與日常語言表述邏輯相拮抗,就不是無法想像。《莊子》中屢屢出現的「嘗試言之」將成為指認《莊子》所以成為一部文學作品而成立的閱讀關鍵,這也是經由一連串心識與身體修練而來的形氣主體所引發的書寫效果,其間的歙闢開合隱含了文學生產運動的根本意義與特殊的哲學手勢。

英文摘要

When it comes to ”Zhuangzi” 莊子 literature, people never forget to mention its poetic, humorous, and appealing features. When Zhuangzi describes a scene, it is poetic and scenic. His narratives are funny and his comments are admirable. If it is about expressing one's feelings, his writing is so captivating that it seizes your heart. The rhetoric he uses-such as metaphor, exaggeration, foil, analogy, and layout-is unique and dazzling. Generally speaking, most critics focus on the lyric world of one's experience to comment on the literary works of ”Zhuangzi”. They talk about his linguistic styles and fictional stories, emphasize the literary trend of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or try restoring and imagining a legendary myth. These perspectives, although more or less related to the categorization of Zhuangzi's works, are not based on genre but on content as the measure of categorization. These ways of discussing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zi” literature are simplistic and clumsy.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a reconsideration of ”I.” It presupposes that the unity of ”I” is the 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for a subject to experience this world.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when ”I” is a drifting and undetermined ”body-qi subject,” it is not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at this subject, composed of some flexible gatherings, would contain a textual presentation of ”goblet words,” which are the opposite of daily language and logic. In this article, the ”try and explain” of ”Zhuangzi” literature is a crucial in explicating how ”Zhuangzi” becomes a literary text. This is also an effect resulting from a body-qi subject that is inspired by spiritual recognition and bodily practice. Of this process, the exercises of assimilation and exclusion implicate fundamental meanings and particular philosophical gesture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刁生虎(2005)。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12,1-62。
    連結:
  2. 楊儒賓(2012)。莊子與儒家─回應《莊子四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137-141。
    連結:
  3. 楊儒賓(2011)。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41(4),587-620。
    連結:
  4. 蔡岳璋(2008)。精神斡旋與象徵交換─試論《莊子》內篇藝境。中外文學,37(4),149-192。
    連結:
  5. 龔卓軍(2008)。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79-99。
    連結:
  6. 王夫之、王孝魚點校(1964)。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
  7. 王叔岷(1992)。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8. 王叔岷(2007)。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
  9. 王叔岷(2007)。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
  10. 王國維、傅杰編校(1997)。王國維論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 司馬遷、楊家駱編(1999)。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12. 宇野精一編、邱棨鐊譯(1977)。中國思想(二):道家與道教。臺北:幼獅文化。
  13. 朱熹(1994)。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4. 朱熹(1999)。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15. 牟宗三(2005)。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米蘭.昆德拉、孟湄譯(1993)。小說的藝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7. 余英時、何俊編(2010)。余英時學術思想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余英時、盛勤譯、唐古譯(2000)。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17-28。
  19. 沈清松(1985)。莊子的語言哲學初考。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0. 唐君毅(1993)。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Taiwan Student Book。
  21.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常森(2002)。二十世紀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3.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
  24. 張隆溪(2007)。錢鍾書論《老子》。中國文化,2007(2),16-27。
  25. 張隆溪、馮川譯(2006)。道與邏各斯─東西方文學闡釋學。南京=Nanjing:江蘇教育出版社=Jiangsu Education Press。
  26. 許倬雲(1984)。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
  27. 郭慶藩輯(1997)。莊子集釋。臺北=Taipei:華正書局=Hua Cheng Book Shop。
  28. 陳榮捷編、楊儒賓編譯、黃俊傑校閱(1993)。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
  29. 勞榦(1966)。戰國時代的戰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下,801-828。
  30. 楊玉成(2004)。戰國讀者─語言的爆炸與閱讀理論。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Taipei:
  31. 楊儒賓(2009)。無盡之源的卮言。臺灣哲學研究,6,1-38。
  32. 楊儒賓(2001)。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臺北:
  33. 楊儒賓(1991)。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
  34. 楊儒賓(2007)。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注釋、詮釋,還是創構?,桂林=Guilin:
  35. 葛瑞漢、張海晏譯(2003)。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Beijing: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Chinese Social Sciences Press。
  36. 蜂屋邦夫、雋雪豔譯、陳捷譯(2000)。道家思想與佛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7. 廖炳惠(1995)。解構批評論集。臺北:東大圖書。
  38. 聞一多、李定凱編校(2003)。聞一多學術文鈔.周易與莊子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39. 蔡岳璋(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0. 鄭樹森編(1984)。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
  41. 賴錫三(2008)。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42. 賴錫三(2011)。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43. 錢新祖(1987)。佛道的語言觀與矛盾語。當代,11,63-70。
  44. 錢鍾書(2007)。管錐編(二)。北京=Beijing:三聯書店=SDX Joint Publishing。
  45. 顧彬(2004)。中國「解釋學」:一種想像的怪獸?─對理解差異的初步考察。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北京:
被引用次数
  1. (2018)。《莊子》的童心遊戲、視點轉化、倫理呼喚。文與哲,33,37-80。
  2. (2024)。莊子向左轉?-對於汪暉的章太炎詮釋的再思考。清華學報,54(1),14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