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庸人自擾-清代採選秀女的訛言與社會恐慌

并列篇名

Ignorant People Disturb Themselves: Societal Panic and Rumors About the Selection of "Xiunü" in the Qing Dynasty

DOI

10.6503/THJCS.2014.44(3).03

作者

邱仲麟(Chung-Lin Ch'iu)

关键词

清代 ; 選秀女 ; 謠言 ; 社會恐慌 ; 江南 ; 嫁妝 ; Qing Dynasty ; selection of Xiunü ; rumor ; societal panic ; lower Yangtze River area ; dowry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4卷3期(2014 / 09 / 01)

页次

419 - 45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依照清朝的制度,採選秀女與普通漢人並不相干,但清代各地卻發生了十九次這類的謠言。在這十九次之中,順治年間九次,康熙年間八次,雍正、乾隆年間各一次。在地域上,順治十三年(1656)的謠言涉及至少九個省。就省分而言,發生頻率最高的是江蘇,特別是蘇州、松江兩地又多於其它地區。順治年間訛言特別頻繁,可能與採選秀女的制度不明、滿漢在族群上互信不足這兩個因素有關。而在順治十八年以後,清廷每三年於八旗兵丁駐守的城市採選旗人女子,也容易引發漢人無端自擾,謠言紛起。加上江蘇地方官員常選取漢人女子進貢入宮,亦可能造成漢人疑惑不安。另一方面,漢人社會(特別是江南地區)重視嫁妝與聘禮,金額日益增加之餘,成為這類訛言與社會恐慌爆發的潛在導火線,一旦謠言出現,貧者往往藉此嫁娶以節省花費。

英文摘要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election of xiunü 秀女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Han Chinese, but rumors that the selection would involve Han Chinese arose nineteen time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cluding nine times during Emperor Shunzhi 順治's rule, eight times during Emperor Kangxi 康熙's rule, and one time each during Emperor Yongzhen 雍正's rule and Emperor Qianlong 乾隆's rule. The rumors began in 1656 and circulated in at least nine provinces. They arose most frequently in Jiangsu 江蘇 Province, especially in Suzhou 蘇州 and Songjiang 松江. Perhaps the largest number of rumors circulated during Emperor Shunzhi's rule because of unclear xiunü selection guidelines and mistrust between the Han Chinese and the Manchus. After 1661, cities garrisoned by soldiers of the Eight Banners 八旗兵 held xiunü selections once every three years. This easily led to unfounded worries among Han Chinese, and rumors started to spread. Another possible cause of worry among the Han Chinese was that local officials in Jiangsu Province had often selected Han women for their tributes to the palace. In addition, Han Chinese (especially those who lived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area)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dowries, and the increasing amount spent on dowries had become an explosive issue, further propelling rumors and societal panic. Once a rumor started to circulate, poor families would quickly marry off their daughters to avoid costly dowr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吳永芳、錢以愷等修纂,《(康熙)嘉興府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清康熙六十年刊本
  3.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4. (2011)。上海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5. (1997)。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6. (2010)。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7. 汪匡鼎、和羹修纂,《(康熙)內丘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間刻本
  8. (2006)。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2004)。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
  1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張 坊、胡元琢等修纂,《(乾隆)新修曲沃縣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三年刊本
  12. (1997)。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3.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14. 葉紹袁,《啟禎記聞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
  15. 陳雪屏,《謠言的心理》,長沙:藝文叢書編輯部, 1939
  16.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7. 邱育泉、何才煥修纂,《(同治)安化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18.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9. 謝希閔、王顯文等修纂,《(嘉慶)瀏陽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嘉慶二十四年刻本
  2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1991)。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府縣志輯。上海:上海書店。
  22. (2010)。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3. (2010)。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4. 崔應階、姚之琅等修纂,《(乾隆)陳州府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清乾隆十二年刊本
  2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26.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27.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28. (2000)。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29. 王希琮等修纂,《(道光)天門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道光元年刻本
  3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蔡澍纂修,《(乾隆)江陰縣志》,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九年刻本
  33. (2010)。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4. 張文英修纂,《(雍正)崇明縣志》,上海圖書館藏清雍正五年刻本
  3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涵芬樓秘笈》第2 集,上海:商務印書館, 1917
  38.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汪士鵬原修,韓瑛增續,《(雍正)沁源縣志》,上海圖書館藏清雍正八年續修刻本。
  4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1992)。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上海: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
  43. (2000)。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44. (2010)。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45. (2007)。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6.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1992)。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上海:上海書店。
  4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0. 范啟源、薛馧修纂,《(乾隆)雒南縣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清乾隆五十二年刊本。
  51. 黃登穀、淩之調修纂,《(乾隆)鄱陽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四年刻本
  52.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53.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1992)。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上海:上海書店。
  55. 丁廷楗修纂、趙吉士修纂(1975)。(康熙)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6. 巴泰修(1964)。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57. 戈鳴岐纂修(1983)。(雍正)嘉善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8. 王春瑜(2011)。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北京:金城出版社。
  59. 王春瑜(1985)。明代文化史雜識。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1),61-65。
  60. 王楷修纂、張萬銓修纂(1976)。(乾隆)祁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61. 王樹卿(1980)。清代后妃制度中的幾個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980(1),38-46。
  62. 王鴻泰(2002)。社會的想像與想像的社會:明清的信息傳播與「公眾社會」。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
  63. 王繼祖修纂、夏之蓉修纂(1968)。(乾隆)直隸通州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4. 丘良任(1993)。明代的選秀女。紫禁城,74,19。
  65. 司馬光、顧頡剛點校(1956)。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
  66. 史鳴修纂、姜炳璋修纂(1983)。(乾隆)象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67. 任桂淳(1993)。清朝八旗駐防興衰史。北京:三聯書店。
  68. 合山究(1999)。「選秀女」と明清の戲曲小說。日本中国学会報,51,137-151。
  69. 朱子彥(2003)。明代的採選制度與宮人命運。史林,2003(3),86-89。
  70. 朱子彥(1998)。後宮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1. 朱紹文纂修(2001)。(乾隆)高淳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72. 朱蘭修纂、勞迺宣修纂(1968)。(民國)陽信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73. 佚名、甘蘭經點校(1985)。吳城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74. 吳履震(1963)。五茸志逸。上海: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
  75. 宋立中(2010)。閒雅與浮華:明清江南日常生活與消費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6. 宋立中(2005)。論明清江南婚嫁論財風尚及其成因。江海學刊,2005(2),140-146。
  77. 宋立中(2003)。婚嫁論財與婚娶離軌─以清代江南為中心。社會科學戰線,2003(6),133-137。
  78. 宋濂、翁獨健點校(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79. 李文耀修纂、張鍾秀修纂(2001)。(乾隆)束鹿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80. 李時茂修纂、趙永吉修纂(2011)。(順治)曲周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81. 李國榮編(2004)。清宮檔案揭秘。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82. 李道泰纂修、袁懋芹纂修(1989)。(康熙)建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83. 李漁輯(2008)。資治新書二集。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84. 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85. 沈華修纂、崔昭修纂(1992)。(雍正)武功縣後志。北京:中國書店。
  86. 沈鳳翔修纂、鄧嘉紳修纂(1976)。(同治)稷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87. 汪永安(1962)。(康熙)紫隄村小志。上海: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
  88. 周右修纂、蔡復午修纂(1968)。(嘉慶)東臺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9. 周來賀纂修(1975)。(同治)桑植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90. 周郁濱纂(1992)。(嘉慶)珠里小志。上海:上海書店。
  91. 定宜莊(1999)。滿族的婦女與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2. 房玄齡、吳則虞點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93. 枝巢子譔注(1986)。清宮詞。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94. 林春勝編|林信篤編(1958)。華夷變態。東京:東洋文庫。
  95. 林基中編(2001)。燕行錄全集。首爾:東國大學校出版部。
  96. 近魯草堂主人(1985)。養疴客談。臺北:新興書局。
  97. 邱仲麟(2013)。隆慶初年的選秀女訛言與社會恐慌。第十五屆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戚繼光國際學術研討會,蓬萊:
  98. 邱仲麟(2013)。奔嫁殆盡─明代採選秀女的社會恐慌。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中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99. 侯蔭昌修纂、張方墀修纂(1976)。(民國)無棣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00. 姚廷遴(1962)。歷年記。上海: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
  101. 昭槤、何英芳點校(1980)。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
  102. 柯劭忞、姚景安整理(1996)。新元史。海口:海南國際出版中心。
  103. 胡凡、王偉(1999)。論明代的選秀女之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5(6),110-116。
  104. 范之煥修纂、陳啟禧修纂(1989)。(康熙)湖口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05. 范金民編(2006)。江南社會經濟研究.明清卷。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06. 唐邦治輯(1967)。清皇室四譜。臺北:文海出版社。
  107. 孫能寬修、葉適修(2011)。(雍正)歸善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108. 孫蕙修纂、孔元體修纂(2001)。(康熙)長樂縣志。海口:海南國際出版中心。
  109. 馬睿(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大連,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系。
  110. 馬璐修纂、馬珀修纂(1984)。(康熙)德安縣志。德安:德安縣編纂縣志辦公室。
  111. 常廷璧修纂(1960)。(乾隆)無為州志。合肥:合肥古舊書店。
  112. 張天如修纂、魏式曾修纂、郭鑑襄修纂(2002)。(同治)永順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13. 張楷纂修(1985)。(康熙)安慶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14. 張履祥、陳祖武點校(2002)。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15. 梁鳳翔修纂、李湘修纂(2001)。(康熙)孝感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116. 許妍(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17. 郭松義(1991)。明清兩代詔選「淑女」引起的動亂─由日本史籍記載談起。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1),3-10。
  118. 郭鳳淵修纂、藍培原修纂(1969)。(民國)續修南鄭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19. 陳和志修纂、倪師孟修纂(1970)。(乾隆)震澤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20. 陳捷先編、成崇德編、李紀祥編(2006)。清史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21. 陳瑛修纂、鄧廷祚修纂(1968)。(乾隆)海澄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22. 陳樹芝纂修(1992)。(雍正)揭陽縣志。北京:中國書店。
  123. 陳鴻(2004)。臺灣文獻匯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24. 陸文衡(1969)。嗇菴隨筆。臺北:廣文書局。
  125. 陶宗儀(1959)。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
  126. 單士元(1960)。關於清宮的秀女與宮女。故宮博物院院刊,1960(2),97-103。
  127. 鄂爾泰修纂(1964)。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128. 馮其世修纂、汪克淑修纂(1989)。(康熙)武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29. 黃一農。二重奏:紅學與清史的對話。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130. 楊珍(1994)。康熙皇帝一家。北京:學苑出版社。
  131. 萬依、王樹卿、劉潞(1990)。清代宮廷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32. 葉夢珠、來新夏點校(1981)。閱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3. 董含、致之校點(2000)。三岡識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34. 董建中(2006)。清初的「拉郎配」。尋根,2006(1),88-91。
  135. 靳治荊修纂、吳苑修纂(1985)。(康熙)歙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36. 臧應桐纂修(1967)。(乾隆)咸陽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7. 蒲松齡(1984)。聊齋誌異。臺北:漢京文化。
  138. 蒲松齡、路大荒整理(1986)。蒲松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9. 趙令志(2008)。論清代之選秀女制度。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論文集:慶祝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成立 80 週年,北京:
  140. 趙宗耀修纂、歐陽燾修纂(1989)。(同治)彭澤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41. 趙爾巽、啟功點校(1977)。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142. 慶桂(1964)。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143. 蔣燦纂修(1985)。(康熙)婺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44. 談遷(1983)。(順治)海昌外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45. 鄭釴修纂、劉凝修纂(1989)。(康熙)南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46. 鄧之誠輯(1965)。清詩紀事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147. 戴良(1979)。清宮裡的秀女與宮女。自由談,30(9),36-39。
  148. 聯印修纂、張會一修纂(1968)。(光緒)霑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149. 瞿海源(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臺北:巨流圖書。
  150. 藤紹箴(1991)。清代的滿漢通婚及有關政策。民族研究,1991(1),83-91。
  151. 嚴如熤修纂、鄭炳然修纂(1968)。(嘉慶)漢中續修府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2. 闞紅柳(2011)。清初社會傳聞與皇權干預。清史研究,2011(3),150-156。
被引用次数
  1. (2017)。傳統經學的「嫁娶觀」與現代「結婚觀」及其相關問題探論。止善,2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