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儒門聖賢皆孝子:明清之際理學關於成聖與家庭人倫的論述

并列篇名

All Confucian Sages were Filial Persons: Confucian Discourse on Sagehood and Familial Ethics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DOI

10.6503/THJCS.2014.44(4).03

作者

呂妙芬(Miaw-Fen Lu)

关键词

明清之際 ; 儒學 ; 聖賢 ; 孝 ; 家庭人倫 ; Ming-Qing Transition ; Confucianism ; sage ; filial piety ; familial ethics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4卷4期(2014 / 12 / 01)

页次

629 - 6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討論明清之際家庭人倫與儒學成聖的關係,指出清初儒者除了嚴厲批判向內靜修以悟道的工夫型態外,也更強調家庭是儒者修德之場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克盡人倫之職,以孝親出發,才是成聖的首要工夫。家庭是每個人命定的一部分,儒者成聖之道唯有在事親盡孝之中,才可能完成。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儒者對於聖賢的描述也更強調家庭孝子的形象。即使沒有特殊孝行史料佐證,仍極力闡揚孔子、顏回之大孝,正因為深信五倫即天理、孝弟為入聖之階,故聖賢必定是孝子。清初儒學走過晚明融會三教、心性本體高峰後,再次定位於家庭日用人倫中的聖賢之教,只是在重視日用人倫時,儒士並未放棄對天理與道德本性的信念,甚至可能更多講求尊天與事天之學。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es a conflict exist between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morality and familial obligations in Confucian discourse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How important are the family and the fulfillment of familial obligations in Confucian moral cultivation? In terms of learning to become a sage, what relationship obtains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one's mind-heart and familial ethics? If the fulfillment of familial ethics is required for Confucian sagely learning, how is it represented in the images of Confucian sages? By investigating the above questions,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early Qing Confucians tended to reject the internal practice of the mind-heart and instea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ulfilling familial obligations. They claimed that Confucian sagely learning had to be realized within the household, arguing that a person could never abandon his familial obligations in order to engage in sagely learning. In other words, filial piety was viewed as a requirement for sagehood.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idea, early Qing Confucians highlighted filial piety in their writings about past Confucian sage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strong evidence, scholars of the time argued that Confucius and Yan Hui had achieved great filial piety. In a departure from the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mind-heart and Three Teaching syncretism popular in the late Ming, early Qing Confucianism thus re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amilial ethics. Despite this, however, the concepts of a moral heaven and an inherently good human nature were not abandoned, and they continu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of the peri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史甄陶(2011)。東亞儒學靜坐研究之概況。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347-374。
    連結:
  2. 呂妙芬(1999)。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65-207。
    連結:
  3. 呂妙芬(2008)。〈西銘〉為《孝經》之正傳?─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139-172。
    連結:
  4. 呂妙芬(2013)。王嗣槐《太極圖說論》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79,1-34。
    連結:
  5. 呂妙芬(2012)。楊屾《知本提綱》研究:十八世紀儒學與外來宗教融合之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0,83-127。
    連結:
  6. 陳廷燦,《郵餘閒記》,日本內閣文庫藏清康熙二十年刊本
  7.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8.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0.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陳龍正,《幾亭全書》,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東京高橋情報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清康熙四年刊本影印
  1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毛先舒,《聖學真語》,《思古堂十四種書》,日本內閣文庫藏清初寫本
  15.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6.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7. (2000)。四庫禁燬存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8. (1992)。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19. (1965)。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0. (196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
  2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2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顏茂猷,《雲起集》,日本內閣文庫藏晚明刊本
  2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27.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29.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高明,《顏子疏解》,日本內閣文庫藏清順治九年刊本
  3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1975)。斷句本二十五史。臺北:新文豐出版。
  33.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嚴有穀,《嗜退菴語存》,日本內閣文庫藏清康熙十六年序刊本
  3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7. (2001)。古籍叢殘彙編。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8. (2000)。四庫禁燬存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39. (1965)。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0. (2006)。歷代日記叢鈔。北京:學苑出版社。
  4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4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祝文彥,《慶符堂集理學就正言》,日本內閣文庫藏清康熙二十五年序刊本
  45. (1975)。斷句本二十五史。臺北:新文豐出版。
  46. 王啓元,《清署經談》,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明天啓三年刊本
  47.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48. 竇克勤,《事親庸言》,日本內閣文庫藏清康熙六十年序刊本
  49.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50.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Chow, Kai-wing(1994).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2. Elman, Benjamin A.(1984).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3. 王夫之(1975)。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
  54. 王汎森(2012)。清初「禮治社會」思想的形成。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
  55. 申涵光(1994)。荊園語錄。上海書店:上海。
  56. 朱用純(1994)。毋欺錄。上海書店:上海。
  57. 朱熹(1957)。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
  58. 何佑森(2009)。清代學術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59. 吳冠宏(2000)。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
  60. 呂妙芬(2013)。明清儒學生死觀的新發展。近世中國的儒學與書籍:家庭、宗教與物質網絡,臺北:
  61. 呂妙芬(2012)。從儒釋耶三教會遇的背景閱讀謝文洊。新史學,23(1),105-158。
  62. 呂妙芬(2011)。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
  63. 呂妙芬(2003)。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4. 呂妙芬(2003)。婦女與明代理學的性命追求。無聲之聲:近代中國婦女與文化, 1600-1950,臺北:
  65. 李光地(1995)。榕村語錄。北京:中華書局。
  66. 李紀祥(1992)。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
  67. 李顒(1996)。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
  68. 周可真(2006)。明清之際新仁學─顧炎武思想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69. 周甲辰(2011)。舜帝傳說與傳統道德的深層建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70. 周汝登(1970)。東越證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
  71. 林久絡(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72. 林聰舜(1990)。明清之際儒學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3. 耿介(2005)。敬恕堂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74. 高明士編(2005)。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75. 高明士編(2005)。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76. 陳來(2000)。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臺北:佛光文化。
  77. 陳泳超(2000)。堯舜傳說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78. 陳確(2009)。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
  79. 陳麗桂校注(2002)。新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
  80. 楊儒賓(2004)。宋儒的靜坐說。臺灣哲學研究,4,39-86。
  81. 楊儒賓(2002)。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臺北:
  82. 虞世南(1962)。北堂書鈔。臺北:文海出版社。
  83. 潘平格(2009)。潘子求仁錄輯要。北京:中華書局。
  84. 鄭玄注(1965)。重刊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85. 龍巴爾編、李學勤編(1997)。法國漢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86. 羅汝芳(2007)。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87. 龔鵬程(1994)。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李志宏(2019)。《續金瓶梅》的歷史觀照與人倫籲求-以吳月娘母子離散敘事為考察中心。清華中文學報,21,81-128。
  2. 呂妙芬(2016)。明清士人在家拜聖賢的禮儀實踐。臺大歷史學報,57,229-268。
  3. 楊硯(2017)。晚明儒家思潮影響下利瑪竇的策略選擇:試論《天主實義》對「無後為大」的反駁。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24,41-72。
  4. 詹宜穎(2015)。論康有為《中庸注》、《孟子微》、《論語注》對「仁」的詮釋。靜宜中文學報,7,95-116。